村长很明显流露出了几分为难的表情,早在几个月以前,帝国就已经下发过明文律法,要求不得聚集。
为的就是防止流民闹事。
至于怎么样算是聚集,没有人能有明确的概念,因为帝国下发的这个律法就带着几分模糊的性质。
毕竟帝国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底线模糊,到底怎么样算违反帝国律法怎么样不算违反,全都由帝国的官员说了算。
这条律法不容任何人狡辩,被判违法以后就是关进大牢,眼下这个乱世,大牢可不是人待的地方。
进去以后,不死也得脱层皮。还要连累家人,想尽办法花钱、跑关系把人给保出来。
要是没有家人……那就只有死在大牢里一条路了。
以至于人心惶惶,就连那些逃难的流民、乞丐,也都纷纷保持了距离,稀稀拉拉的逃难队伍,甚至在帝国边境都成了特色了。
那逃难的队伍从远处看去,比帝国的城墙还要惹眼。
不受管控四处逃亡的流民队伍都是如此,那尚且还在帝国治理之下的这个边境的村子,岂不是更不敢做出违抗帝国律法的事情?
不过……
村长看向面前的祝婉安,他也明白祝婉安是想把大伙都聚集起来,众人齐心协力把眼下的难关给度过去。
毕竟大家通力协作才有可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可要是被帝国追查起来……自己这个当村长的,可是第一责任人啊。
“我倒是觉得祝小姐说得有理,村长,眼下这种情况村里再各过各的只怕是会饿死。”
雯雯的父亲也开口了,很明显他的表态比祝婉安要好使一点。
毕竟作为曾经帝国军队的百夫长,现在靠着自己的身手在山林里打猎,在这乱世之中他和雯雯父女两个人倒是也活得相对轻松些。
至少不必在温饱线上挣扎,雯雯甚至有时候还能从自己的口粮里省一份出来,接济祝小满。
他表态比祝婉安好使的原因就在这里,他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村里人挨饿跟他们家又没有任何关系。
哪怕是土匪、叛军甚至是帝国官方的歹人杀过来,他们父女也完全可以隐匿进山林,等风波过了再回来。
因为他放着安逸的选择不选,而是选择为村子贡献一份力量,那在村长眼里,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助力。
村子里的青壮年太少了,大部分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孩童。
大家都是被发配到这里来的,很多曾经都是大贵族的夫人、千金,别说是干粗活了,就是挑水的功夫都得现学。
“如果祝小姐愿意带着村民们打井种地的话……好,那就按祝小姐说的办,有什么责任,我来担。哪怕是帝国查下来了,把我推出去就好,我还有儿子、还有女儿,哪怕我被抓走了,他们也能继续担任我的职位,继续护着大家,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让村里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听着村长的话,祝婉安有些意外,这个看起来挺瘦的一个老头,比自己想象中要正派的多。
按理说,被发配到这边境的村子来的,都是曾经的贵族或高官,能被发配肯定是罪人。
可罪人会有这么正派的想法吗?
莫非……这个发配根本就不是按照是否犯罪来评判的,而是看帝国君主的心情?
可能说错一句话,或者只是说了句实话,都会因为触怒小心眼外加玻璃心的皇帝而被发配边境?
以这个帝国现在的乱象来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