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晨 科隆

“老大,看看他们这阵仗。”

距科隆大教堂7.6km, 科隆西南部某个高架环路附近的小旅馆里,哈利德·哈拉德坐在椅子上,原本用来放置生活用品的床头柜此时被放上了一个简易的电台,一位年轻的阿拉伯小伙子摘下耳机,将解密后写在纸条上的信息递给哈利德。

“呵,好一个天罗地网。”

哈利德看了阿拉伯小伙递来的纸条后,冷笑了一下,随后将这纸条收了起来。

“让他们继续观察,注意隐蔽不要漏出马脚,动手前留好自己的撤退路线。今天只是试探,还没到真正动手的时候,都注意着点别被鹰犬逮到。”

“是!”

哈利德走出自己的房间,吹了声口哨,下一秒,走廊两侧的房间中陆陆续续走出了数十名打扮各异的人。

“蝎组和我走,蝙蝠小队散出去,蛇组原地待命!该见见我们的北方同志了。”

哈利德话音一落,这些人便有序地分成了几组,其中一组的八个人聚拢在了哈利德的身边。这些人各个身强体壮,但此刻却将面容和体态都隐没在了厚实的冬衣中。

“走吧,同志们。”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阿拉伯地区的局势一直都算不上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阿拉伯地区被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统治着,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轴心国接管了原先同盟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殖民地,并进一步扩张,将几乎整个阿拉伯地区都变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但阿拉伯人民不甘心一直被他人统治,他们早就受够了殖民者的统治,不想再做猪狗任人使唤。他们要反抗,他们要独立,他们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哈利德·哈拉德出生在黎巴嫩的一个小村庄中,父亲是码头的装卸工,母亲则在种植园工作。他们每天要工作14到16小时,但没有任何工资。

当地的殖民政府会统一向这些阿拉伯工人分配食物,这些食物只勉强够一家人糊口,餐饭中看不见一点油花,肉食更是想都不要想。

哈利德本来有个弟弟,但他的弟弟终究没有挨过冬天的一个夜晚,在感染了风寒之后很快就死去了。

弟弟死后,哈利德家庭的生存压力并没有减轻多少,唯一的改变是弟弟身上披着的破布裹在了哈利德的身上。

实际上哈利德的父母隐瞒了哈利德弟弟的死讯,原本分配到哈利德弟弟身上的食物和布料给了哈利德,这让哈利德不必和其它小孩子一样一直挨冻挨饿。

在哈利德12岁的时候,已经死了五年的弟弟被警察发现,哈利德的母亲因此被活活打死,但哈利德的父亲却免于受到惩罚。

哈利德母亲工作的种植园收成不好,需要减少员工,但是哈利德父亲工作的港口却一直人手紧缺,正需要他父亲这种壮年劳动力。

哈利德之前在建筑工地负责一些小孩子干的工作,在这件事之后便被送到了码头,和父亲一起当装卸工人。

装卸工人每天的劳动强度很大,没几天哈利德就几乎直不起腰来。但他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不然下一秒就会挨鞭子。

又过了两年,哈利德的父亲在一次工作中意外倒下,搬运的重物砸到了他的大腿,不出意外他将残疾,然后离开码头。

铁血帝国不需要不能工作的人,哈利德父亲的下场可想而知。

在码头监工察觉到他身上的变故之前,哈立德的父亲灵机一动,他让哈利德到甲板边上,随后一下子将哈利德推下了船。

“离开这里!”

这是哈利德听到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哈利德落入了水中,他在水下憋气直到监工发现哈利德的父亲的腿伤。

哈利德的父亲几拳打翻了监工,随后又与码头的警卫扭打在了一起。几十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中所积下的怒火都在此刻被发泄出来,哈利德的父亲此刻仿佛忘却了疼痛,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体会到“自由”的感受。

当子弹穿透哈利德父亲的胸膛时,装卸完毕的货轮在悠长的汽笛声中离开了港口,一起离开的还有在码头上人们被父亲吸引注意时,趁机偷偷溜上船的哈利德。

随后哈利德·哈拉德离开中东,跟随商船来到了北方联合。等到商船离去后北方联合的士兵在集装箱里发现了他,之后他被送往一所特殊学校学习。

在那里,他得到了面包,得到了棉服,得到了对于人的尊重。

北方联合的思想和社会制度深刻影响了他,在学成之后,哈利德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仍受到帝国统治的家乡,成立了阿拉伯人民阵线,几十年来一直战斗在反抗殖民压迫的第一线当中。

哈利德发誓要让他的同胞作为人而不是奴隶生活在世上,他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度,他要让阿拉伯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反抗压迫他们的殖民者。

在整个铁血帝国的殖民史上,哈利德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勇猛智慧的抵抗人物。作为人民阵线的第一书记,本该在后方指挥的哈利德常常出现在战场和特别行动的最前方,亲自领导组织行动。

而今天,哈利德得到情报,铁血帝国有许多重要人物会出席这次会议。而在这次国际会议中,铁血会和各国讨论到关于阿拉伯地区的殖民地的问题。

铁血帝国一向非常反感其它国家插手阿拉伯殖民地的事务,但不列颠皇家掌握了铁血帝国目前急需的北方航线,而北方联合的威胁也让铁血帝国不得不在某些程度上对不列颠皇家妥协。

对哈利德他们而言,在阿拉伯地区的势力越多,铁血帝国就越需要分心注意其他国家势力的影响,不再全力剿灭哈利德的阿拉伯人民阵线游击队,这会有利于人民阵线的发展。

至于这些情报从何而来……在北方联合,哈利德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同志”。

虽然北方联合帮助哈利德的目的并不单纯,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建立一个亲近北方联合的政权并削弱铁血帝国的实力,但他们至少不会压迫、奴役自己的同胞。

最起码,他们把自己当作“人”来看待。

过了一会,哈立德一行人乘车来到了距离旅店两公里的一个饭店。

哈立德一行人都戴着墨镜和棒球帽,一路上有说有笑,从远处看上来就像是一群准备去打棒球的精神小伙。

进入了店里之后,哈立德以流利的德语对前台说道:“来十份墨西哥牛排。”

前台的服务生听了,回答道:

“抱歉,这里早餐没有墨西哥牛排,但我们有法兰克福的特色牛排,还请诸位在二楼稍等片刻。”

哈立德一行人来到了二楼,一位有着经典日耳曼人长相的经理带领众人绕过了二楼的公共餐厅,在一个拐角进了电梯。

通过电梯哈立德一行人进入了三楼,之后又很快在另一个更加隐秘地方乘电梯来到了饭店的地下一层。

“这里有你们想要的东西,选好之后就装在车上让你们的人开走,这辆车就送给你们了,走的时候记得按一下墙上的按钮,你们留在上面的车我会替你们处理。”

说完,经理就乘坐电梯离开了这里。

哈立德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宽大的地下车库,车库的中心是一辆小型厢式货车,货车的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物。在货车一边的墙上有一个方形的按钮,另一边则是一个紧闭着的铁门。

门没有锁,哈立德将门拉开,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军火。

三面十几米长四米高的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武器,从手枪,冲锋枪,步枪到榴弹发射器,反坦克火箭筒应有尽有,按照所使用的弹药分成了十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升降式柜台,里面存放着满满的对应型号的子弹。

哈立德从墙上取下一支AKM突击步枪,原本挂着AKM突击步枪的墙壁突然向外延伸了一段,露出另一支一模一样的突击步枪。

“哇……”

这一幕将哈立德身后蝎组的战士们看呆了,他们中的有些人这辈子都没见到过这么多枪。这些武器集中起来,至少能够武装一个营的步兵。

“好了,各位,我们只拿四个区域的武器,使用7.62*39的,使用7.62*54的,以及40mm下挂榴弹,还有火箭筒。不要拿太重的武器,我们需要机动作战。动作麻利点。”

“是。”

哈立德带领的战士们快速行动了起来,很快他们就将武器和弹药装满了小货车车厢的一半空间。哈立德这里参与行动的人只有三十多位,用不上过多的武器。

哈立德的战士们所拿的武器大多是和哈立德一样的AKM步枪,也有一部分的RPK机枪以及SVD狙击步枪,这些枪械易于维护和使用,可靠性也比较高。

最主要的是,在殖民地进行游击作战时,除了铁血的武器之外,人民阵线的士兵们最常用的就是这些北方联合的老式武器,有些人将这些武器亲切地称之为“红色镰刀”,寓意这些武器像镰刀一样收割帝国殖民者的爪牙。

在拿完了武器弹药之后,哈立德按下了墙上的按钮,车库的前方空无一物的墙上轰然打开了一个暗道。

哈立德一行人乘上了车进入到暗道之中,在暗道里拐了两个弯之后,他们进入了另一个隐蔽的地下车库,驶向了地上。

在他们身后,暗道被层层关闭,联通这个地下车库的暗门也直接封死,显然这是一个一次性的出口。

北方联合的特工组织“克格勃”早已将整个铁血帝国渗透的如同筛子一般,除了不能也不会直接发起政变之外,据说连皇帝每天早上吃什么克格勃都一清二楚,在堪称欧洲腹地的科隆藏匿如此多的军火和秘密通道,对他们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于此同时,在科隆大教堂的东部的街上,一辆小轿车以惊人的速度在马路上一路狂飙,直直地冲向了科隆大教堂的莱茵兰会议开幕式会场。

这辆车的所有车窗都贴上了黑色的贴纸,让人看不到车内的情况,这很快就引起了大教堂周围安保人员的注意。

在这辆汽车的后方,两辆警车将油门踩到底想要追上这辆小轿车,虽然二者的距离一直在缩短,但在这辆小轿车抵达教堂前这两辆警车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

震耳欲聋的发动机声让周围的数个街区都能清晰地听到,前方的民用车辆纷纷避让开来,不敢去挡这辆时速已经超过了两百的马路杀手。

磅磅磅……

子弹接连不断地打在这辆小轿车的轮胎、发动机舱盖和前挡风玻璃上,这辆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几乎完全碎裂,但还是没有显露出车内的景象,一块黑色的纱布横在了挡风玻璃后面。

就在这辆轿车即将冲入教堂的前一秒,一辆满载的大货车突然从小轿车前方的路口横插而出,这辆轿车来不及转弯,直直地撞在了大货车的中部货箱位置,巨大冲击力让这辆大货车一震,车厢从车头上脱落了下来,中间的部分被小轿车撞出了一个凹陷,露出了里面一个个被牢牢固定且摆放整齐的巨大金属块。

至于那辆小轿车,撞击的力量让它比较松散的结构直接飞了出去,而小轿车本身则由于撞击缩成了一团,已经几乎看不出车型了。

这辆小轿车最终被截停的位置在教堂东北部,距离教堂有二百多米,所以站在大教堂门口附近的埃米尔一行人只听到了“彭”的一声,之后则是连绵不绝由远及近的警笛声,这让埃米尔心头一紧。

“江风,那边发生什么事了?”

埃米尔问。

“没什么,一起车祸。”江风摇了摇头,“没有人受伤。”

“这么大的声音居然都没有人受伤……”

埃米尔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但没有多问。江风也不做更多解释,静下心来继续通过天空中利赛特的侦察机监视科隆会场的情况。

和一般的事故现场处理不同,这一次,科隆的警察们在简单地记录并调查了一下现场之后,便用拖车将受损的车辆拖走,在一个身穿棕色夹克的人指挥下快速清理起了现场。

一个戴着墨镜的干练女人从大货车的驾驶室中跳了下来,待现场差不多处理完毕之后走到身穿棕色夹克的男人身边。

“你好,伦纳德先生。”女人伸出手,手上还带着黑色的皮质手套。

“你好,你是……”男人迟疑了一下,摘下手套轻轻地和对方握了一下手。

“军情六处第三行动小组负责人,莫里斯蒂·乔西·夏洛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