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跳动,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是巧合吗?
一位筑基后期、即将结丹的天才剑修,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不小心”地遗落一枚玉简,又恰好掉落在刚刚向她提问过的、毫不起眼的外门弟子脚边?
这概率未免太低了些。
可若不是巧合……那又是什么?
刻意赠与?为什么?因为她那个略显刁钻的问题?
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林小婉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各种荒谬的猜测纷至沓来,又被她强行压下。
她下意识地四下张望,确认并无人特别留意她手中的玉简后,几乎是逃也似的,拉着还在嘀嘀咕咕“到底是谁掉的呀”的田灵儿,快步返回了自己的小屋。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她才长长吁出一口气,背靠着冰凉的门板,感觉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摊开手掌,那枚淡青色的玉简静静躺在掌心,材质普通,并无任何灵力光华流转,看上去就像功法阁里最不起眼的那一类基础玉简。
唯有凑近了,才能隐隐嗅到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冷冽清香,与她记忆中高台上那惊鸿一瞥的身影气息隐约吻合。
这让她愈发心慌意乱。
“师姐,你怎么神神秘秘的?”田灵儿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玉简,“这到底是什么呀?看你紧张的。”
林小婉勉强定了定神,将玉简握紧:“没什么,可能就是……哪位师兄师姐不小心掉的吧。我看看里面是什么,也好找机会还给人家。”
这个借口拙劣但勉强能用。田灵儿“哦”了一声,虽然还是觉得师姐反应有点过度,但也没再多问,很快被窗外飞过的一只彩色灵雀吸引了注意力。
打发走田灵儿,林小婉独自坐在床边,再次拿起玉简。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运转“宁心”术,让狂跳的心渐渐平复。
指尖凝聚起一丝微弱的灵力,小心翼翼地点向玉简。
没有预想中的禁制反弹,也没有任何危险的气息。灵力畅通无阻地注入其中。
下一刻,一段清晰却并不庞杂的信息流涌入她的脑海。
并非想象中的高深功法,也不是什么强大的攻击法术。
而是一篇……关于灵力精细操控的心得体会。
文字简洁,条理分明,一如它那可能的主人般清冷透彻。
里面详细阐述了炼气期修士,尤其是木、水属性灵根修士,在灵力运转过程中容易忽略的诸多细微关窍,如何以最省力、最有效率的方式引导灵力,如何感知灵力在不同经脉节点处的微妙变化并做出最佳调整,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滞涩……
其中许多观点,正好完美解答了她之前提问中未能完全理解的延伸疑惑,甚至直指她现阶段修炼中遇到的、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几个瓶颈!
这玉简里的内容,就像是专门为她此刻的量身定做!
林小婉彻底愣住了。
心中的猜测几乎得到了证实。
这绝不可能是无意遗落!没有谁会随身携带一篇如此具体、针对性如此强的修炼心得,还恰好“掉”给最需要它的人!
是苏沐雪!
真的是她刻意留下的!
为什么?
高高在上的内门天才大师姐,为何会关注一个渺小如尘的外门弟子?甚至还费心留下这般指引?
震惊、疑惑、难以置信……种种情绪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细微却真实的暖流悄然漫过心田。
无论对方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份“馈赠”本身,对她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珍贵无比。
她握紧了玉简,指尖感受到那冰凉的触感,心底却泛起奇异的温热。
不再犹豫。
她摒弃杂念,再次沉浸心神,仔仔细细地研读、揣摩起玉简中的每一个字句。
越是体会,越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巧妙与精深。许多她之前凭感觉模糊摸索的地方,此刻被清晰点明,豁然开朗。
按照心得的指引,她开始尝试调整自身灵力的运转方式。
过程起初有些别扭,习惯了粗放式的引气,突然要如此精细操控,难免生涩。
但她有“万象亲和灵体”打底,对自身灵力的掌控本就有优势,加上“宁心”术辅助,很快便逐渐适应。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原本在经脉中奔腾的灵力,变得愈发如臂指使,圆转如意。
修炼“宁心”术时,进入那种和谐宁静状态的速度更快,维持得也更稳定。
日常引气修炼的效率,竟然在原本就惊人的基础上,又提升了少许!
更让她惊喜的是,再次施展《基础灵植术》时,她对地气脉络的感知更加清晰,灵力的疏导和浸润变得愈发细腻精准,效果倍增。
“师姐。
”田灵儿某次看到她给一株濒死的月光草注入灵力后,那草不仅起死回生,甚至叶片边缘还隐隐泛起银光时,忍不住惊叹。
“你这灵植术……是不是偷偷拜了哪位长老为师啊?怎么感觉比灵药园的师兄还厉害了点?”
林小婉只是笑笑,含糊道:“可能就是……练得多了,有点心得吧。”
她低头看着自己莹白的手指,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愈发温顺精纯的灵力,脑海中却不期然地又浮现出那双清冷如寒星的眼眸。
复杂难言的情绪再次涌动。
感激之余,那份困惑和一丝隐秘的、连自己都不敢深究的欣喜,交织在一起。
她将玉简小心地贴身收好,这是独属于她的秘密。
那位大师姐……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似冰冷疏离,却会如此细致地关注到一个外门弟子的困境,并用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给予帮助。
这份人情,她记下了。
虽然不知如何偿还,也不知对方为何如此。
但此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这份心意。
尽快变得更强。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再次沉入修炼之中。周身气息在“宁心”术的调和下,圆融而平和,与周围的草木清风悄然融为一体。
唯有心底那圈因某人而起的涟漪,仍在微微荡漾,久久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