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最终还是在夕立让路人“大饱眼福”之前赶到了现场,令杜缘感到庆幸的是,大青花鱼和抚顺还算识相,钻的都是一些无人的小巷子,要是走的是大路,那夕立可就要在江宁“声名远扬”了。

emmm……或者说“球名远扬”?

与此同时,江宁城北,张记茶馆。

“廿二!你少给我扯这些有的没的,就一句话,这合同你签还是不签!”

日头渐渐爬上了梧桐树的树梢,正值午时三刻,城北老城区的大大小小几十家餐馆多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此刻的张记茶馆内却是一片剑拔弩张。

十来个打扮各异的混混胡乱地做了四桌,个个都凶神恶煞地盯着堂前站定的一位伙计模样的老人。

说是打扮各异,实际上这帮人衣着和街上的普通路人也不差多少,要不是手上多多少少拿点能伤人的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闲人过来看热闹。

当然了,气势一定是到位了的。小混混嘛,不求有多么能打,能撑起场子来就行,要是什么时候真动起手来,反倒是显出当老大的能力不足了。

是的,现在这个场面,这帮小混混的老大基本上也不得不到了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使用武力然后在警察到来之前“有序撤离”的地步了。

说起这帮小混混的老大,那可是整个江宁城少有人知少有人晓的地头蛇,自封绰号“过江龙”,听说是因为在外省打人犯了事,为了逃避抓捕才来到的江宁。

到了江宁以后,过江龙凭着打架厉害,收拢了一帮社会上的无业游民,结果叫一家商会看上了收拢起来当做打手,名义上算是“保安”,发着保安的工资,干着混混干的事。

混混能干什么事?无非就是打砸抢讹逼,到了商会这里,就是利用他们和商会一起黑白两道双管齐下,用尽手段去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其中,金融上的消灭为上,物理上的消灭为下,因为物理上的消灭会让一部分人进局子,商会倒是无所谓,手下人关个十天半个月的也不会管,要是犯了大事就直接撇清关系,但这帮混混的老大可轻易不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好听的说法,是每个混混都是自己的兄弟,丢下兄弟不管不算义气;难听点的说法,就是这样做有损身为老大的名誉,手下的人可能会跑,到最后没了利用价值的自己也会被商会一脚踹开变成无业游民。

哦,对了,还有把人打成重伤要蹲的三年大牢。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讲明白一点:他们真的不想动手。

现在这个年头,警察越来越多,官府越来越有力,混混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能不摊上事还是尽量不摊上事比较好。

但是过江龙也没有办法,本来“招安”他的万福商会一向是政策宽松,买地一向是能成就成,稍微压迫一下,要是实在是硬骨头干脆就放着不管了,但到这家,商会却给下了死命令,成则万事大吉,不成过江龙他们就得卷铺盖滚蛋。

涉及到自己饭碗的问题,过江龙也不敢怠慢,在和这家茶馆撕破脸动手之前,他决定再做最后一番努力,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话说回到当下,过江龙的话说完之后,那被叫做廿二的人显然对眼前的这番阵势感到有些发憷,但最后他还是咬咬牙回答道:

“不签!”

这半个月里,算上这位“过江龙”已经有三拨人拿着这张合同过来要他签字。

合同的内容也没什么特殊的,只是寻常的房屋转让合同,字句里也没藏什么门道,甚至于连转让的条件也无甚不妥。万福商会开出的价格三份合同一份比一份高,第三份甚至于都高出了市场价的一倍有余。

这些年以来万福商会趁着经济改革的浪潮做大以后一直都在盘地,张记茶馆南面靠近新城区的地方有不少地皮都被万福商会给买下了,盖楼的盖楼开商场的开商场,江宁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万福商会少说也要占小半功劳。

也不只是万福商会,这几年好多的大企业和商会或多或少也搞点房地产的生意,赚了不少钱,其他人见有利可图也纷纷一拥而上。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说明,万福商会的这份合同不仅顺应时代发展,还走人性化道路,心那是大大滴善,好人呐!

但是廿二也有不签的理由。

廿二就叫廿二,没有姓氏,因为他是孤儿,很小的时候就在战乱中被父母遗弃,是张记茶馆的原老板张老爷子收养了他,长大以后他就在张记茶馆里当小二。

在这之前,人们都叫他“老张家的”,或者叫他“小孩儿”,14岁当了小二之后,因为自己是在农历某个月二十号多被捡到的,具体哪一天张老爷子也记不清了,结合他小二的职务,就给他取了个名叫“廿二”。

张老爷子一生没有娶妻,只有廿二这一个义子。老爷子没有给廿二的名字加姓氏,是想着有一天能找到廿二的生父,到时候再取定姓名,可知道老爷子过世,廿二也没有找到他的父母。

张老爷子一辈子几十年都放在了这个茶馆里,临走之前对廿二说:

【我走之后,留下的东西都是你的,我的遗物你都可以自己决定去处,那些东西就算是当掉了也不做紧,可唯独这间茶馆,你必须留在手里,百万千万亿万也不能换!】

其实廿二也纳闷,一间普通的小茶馆而已,为什么不论是已经过世的义父张老爷子,还是万福商会都死揪着不放。但既然张老爷子这么说了,不论如何,就是豁出一条命来,廿二也要把这间茶馆给守住。

嗯……老爷子也没说是完好无损的茶馆,被砸的话……应该也不算什么问题吧……

这一次万福商会派来的人态度要比之前两拨急切得多,看得出来那边应该是下死命令了。但如今的东煌政局日渐稳定,强买强卖的事万福商会应该是做不出来。

只是这段时间茶馆的生意越来越冷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张记茶馆的附近凭空多出了不少咖啡厅小餐馆之类的,几条连着老城区,不太关紧要的路也开始翻修,一修就是一个多月,好像怎么也修不完。

新城区里的年轻人普遍喜欢新鲜事物,本来就少去茶馆,现在又有了更近的咖啡厅,自然是一个都不来了。

茶馆的老主顾,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住在老城区,腿脚不好,一看到修路大多也不来了,茶馆的生意,一来一回就冷清了不少。

本来茶馆的生意就一天不如一天,这样下去的话,怕是连明年都撑不到。

难啊!

廿二的难处过江龙自然是知道的,大家都在江宁这一片,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三年的功夫就够他把江宁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认个遍了。

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有突破口,那就还有争取的可能。

过江龙坐回椅子上缓了口气平复一下心情,随后打量了一眼廿二一身茶博士行头和肩上的汗巾,笑了一声:

“我说廿二爷,您这身行头,到底是茶博士,还是店小二啊?你们张记茶馆现在难道连一个帮工也雇不起了吗?”

没等廿二回话,过江龙又继续说道:

“廿二爷,我也知道,张老爷子刚没走两个月,这张记茶馆也是他老人家的毕生心血,要是现在转手就卖给了万福商会,别说您接受不了,要是换我我也不干。可是您看,这茶馆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了。”

“现在的小年轻就知道潮流,一个个都往新城区里跑。不止是您这,您看您周边的几家老铺子,有多少都是经营不下去最后卖给开发公司的?就算是您一直坚持着不卖,看最近这段时间的架势,撑不了多久您这也得关门。”

廿二听了过江龙的话,也说不出什么。

廿二现在同时当着账房,茶博士和小二,每天时间还常有余闲,可见生意惨淡到了什么地步。再这样下去的话,年底的税费能不能交上廿二心里都没底。

廿二也想过像现在的年轻人们一样进新城区或者是去沿海的其它大城市里打工,但廿二早就不年轻了,到了地方人家看见他这一脸褶子都不敢录用他,怕他活干着干着腿一蹬晕死过去,到时候好点算工伤坏点直接就是出人命了。

况且廿二除了泡茶就只会算账,可现在这时节管账的少说都要高中学历,廿二就念过几年小学,直到现在户口上写的文化水平还是半文盲。

他倒是还会拉一手好二胡,但是戏班子们如今也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他?

过江龙看着廿二一张老脸上眉头紧蹙,就知道自己说到要点上了。他挥了挥手,旁边的小弟立刻从递来了另一纸崭新的合同。过江龙把这份合同盖在之前那纸合同上说道:

“廿二爷,这一份合同小弟我跟商会求了三天,最后人家才勉强让步,虽然商会还是要买您的地,但您这茶馆以后还是能开。万福商会以后要在这个地方盖一栋楼,到时候专门给您留出一套门市,就在老茶馆的地方,该有的地方一分不会少。您瞧着怎么样?”

廿二拿起桌上那纸新的合同,仔细看了一会,除了过江龙说的那些他求来的条件之外,其它的内容和之前的合同完全一致,没有暗藏任何条款。

廿二有些心动了,如果他签了这份合同,到最后张老爷子经营的茶馆还会以新的方式继续留存下来。

老旧的东西总是会被新的东西替代的,即使廿二不将茶馆转让给商会,传统的行业像是茶馆,驿站,酒楼之类的,也会被新兴行业取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过江龙看见了廿二的动摇,心想这次可能有戏,便继续劝道:

“廿二爷,也不是我们有意要冒犯您这,实在是商会那边逼得太紧,不得已才让小弟们过来撑撑场面,事成之后我请您到新城区里的大饭店里喝两杯,算是小弟给您赔个不是。 ”

过江龙这边劝得热乎,那边廿二虽然脸上变化不大,心里却凉了半截。

廿二在张老爷子身边几十年了,虽然万福商会给出的条件很诱人,但若要是张老爷子在世,哪怕是有人要动这茶馆的一砖一瓦,老爷子都要吹胡子瞪眼去跟人家拼命。

他想留着的不是这个茶馆的名号,也不是这块地皮,而是上面这不过半亩见方,打前朝就立在这里的老宅院。现在这帮人劝得越苦言软语,待会谈崩后砸得就越凶残狠辣。

廿二犹豫了一会,最终叹了口气,说道:

“对不起,虽然您给出的条件很好,但是先父留有遗嘱,这间茶馆,一点也不能动,这纸合同我无论如何也签不了,您还是请回吧。”

过江龙眉头狠抽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廿二如此不识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依旧不领情。

事已至此,不得不动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