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国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晚,就像那些被推迟执行的政策一样。老张站在自家狭小的厨房里,看着新闻播报员用标准的播音腔念着最新的社保新规:"从下月起,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协议均视为无效......"
老张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在华信制造厂干了十五年,从一个毛头小伙熬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师傅。十五年来,为了多拿点现金,他和公司签过无数次"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当时觉得挺划算,每个月能多拿一千多块钱,够家里的开销了。
可现在,一切都要变了。
第二天一早,厂长老王把所有员工召集到车间里。老王的脸色比阴天还难看,手里拿着一沓文件,沉默了好久才开口:"兄弟们,我也不绕弯子了。新规定下来,咱们厂要给每个人交社保,一个月增加成本四十多万。厂子本来就不景气,现在......只能裁人了。"
车间里炸开了锅。有人骂政策,有人骂老板,有人提议大家一起降薪渡过难关。
"降薪?开什么玩笑!"年轻的小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房贷车贷一个月就要还八千,降薪我喝西北风去?"
"就是,凭什么让我们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另一个工人也附和道。
老王无奈地摊了摊手:"那就只能裁员了。按年龄从大到小,老张、老赵、老孙......"
听到自己的名字,老张感觉天塌了。五十三岁的年纪,上有老母,下有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这个时候失业,简直是晴天霹雳。
第二章 柳暗花明
失业后的一个月,老张几乎跑遍了全城的工厂和公司。但现实很残酷——年过五十的他,要么被嫌年纪大,要么被嫌文化低,处处碰壁。
"爸,要不我退学出来工作吧。"儿子张磊看着愁眉苦脸的父亲,心疼地说。
"胡说八道!"老张瞪了儿子一眼,"你好好念书,爸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老张心里也没底。直到有天路过早市,看到卖豆腐脑的老李生意红火,他突然有了主意。
老张从小就跟奶奶学过做豆腐脑,手艺还算不错。他东拼西凑弄了三千块钱,买了推车、锅具和原料,在市中心找了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始卖豆腐脑。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老张的豆腐脑虽然味道不错,但卖相一般,价格也定得有点高——两块钱一碗。周围其他摊贩都在私下议论:"这老头疯了?豆腐脑卖两块?"
但老张有自己的坚持。他精选优质黄豆,用的是山泉水,调料也都是好的。每碗豆腐脑的成本确实要一块钱,加上人工和摊位费,两块钱的价格已经很良心了。
渐渐地,客人们发现老张的豆腐脑确实好吃——豆香浓郁,嫩滑爽口,分量还足。口碑传播开来,生意越来越好。到后来,每天能卖三百多碗,毛利润三百多元。
虽然不算富裕,但总算能养活一家老小了。老张很知足,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子,一直忙到天黑才收摊。手上磨出了茧子,腰也累弯了,但心里踏实。
第三章 不速之客
好景不长。一天正值中午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穿戴整齐的老太太突然出现在老张的摊前。
"你这豆腐脑怎么卖两块钱?"老太太声音很大,引得周围的客人都看过来。
老张陪着笑脸:"大姐,您要来一碗吗?我这豆腐脑用料好,味道正宗......"
"什么味道正宗?我告诉你,当年豆腐脑就卖5分钱!5分钱!你现在卖两块,这是黑心,是没良心!"老太太指着老张的鼻子大骂。
这老太太就是李大妈,今年六十八岁,每月领着一万块钱的退休金。她年轻时在国企当会计,退休后闲得无聊,就喜欢到处管闲事。
老张耐心地解释:"大姐,现在物价不比当年了。我这豆腐脑光成本就要一块钱,还不算人工费......"
"我不管你什么成本不成本的!"李大妈打断了老张的话,"豆腐脑就该卖5分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必须把价格降到5分钱,不然就是违反了正义!"
老张哭笑不得:"大姐,5分钱连成本都不够,我会亏死的。"
"亏死也得降价!为了正义,什么代价都值得!"李大妈义愤填膺地说着,声音越来越大,"我今天就在这里监督你,看你还敢不敢黑心赚钱!"
围观的客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觉得李大妈有道理,有的觉得她太过分。老张不想和她争辩,继续给客人盛豆腐脑。
但李大妈不肯罢休。她真的就赖在摊位旁边,每来一个客人,她就凑过去:"别买他的豆腐脑,两块钱一碗,黑心得很!当年就卖5分钱的东西,现在竟然涨价二十倍,这样的奸商不能惯着!"
第四章 众声喧哗
李大妈的"坚持"确实起了作用。原本热闹的摊位渐渐冷清下来,很多客人听了她的话,都不敢买老张的豆腐脑了。
更要命的是,李大妈还把这事告到了市场监督局和法院,说老张恶意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好在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老张的定价合理合法,李大妈败诉了。
但败诉并没有让李大妈收手,反而让她更加愤怒。她每天都准时出现在老张的摊位旁,风雨无阻地"执行监督任务"。
慢慢地,有些人开始被李大妈的话洗脑了。特别是一些退休的老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听李大妈唠叨,渐渐也觉得老张确实过分了。
陈大爷就是其中一个。这个每月领五千元退休金的老头,原本是老张的常客,很喜欢吃老张做的豆腐脑。但听了李大妈的话,他也开始站在"正义"的一边。
"老张,我觉得李大妈说得有道理。"一天中午,陈大爷端着刚买的豆腐脑对老张说,"物价不能随便涨,这是原则问题。你应该把价格降到5分钱。"
老张叹了口气:"陈大爷,我跟您解释过多少次了,成本就要一块钱,5分钱卖我全家都得饿死。"
"那也得降价!"陈大爷拍着桌子说,"正义比什么都重要!不能涨价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为正义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应该的!"
老张终于忍不住了:"逼我全家活活饿死算什么正义?!"
陈大爷被激怒了:"你竟敢质疑正义?你竟敢辱骂正义?我告诉你,和正义相比,你全家人的命算个屁!为了正义,饿死全人类也是应该的!"
周围的人都停下来看热闹。让老张意外的是,竟然有不少人开始附和陈大爷。
"就是,做生意要有良心!"
"当年的价格就该是永远的价格!"
"奸商就该受到制裁!"
老张环顾四周,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面孔,心里涌起一股寒意。这些人口口声声说着正义,但他们真的正义吗?
他知道李大妈的底细。这个满嘴正义的老太太,天天闯红灯,在小区里和保安吵架,经常骂农民工是"低等人",说他们"拖累了城市发展"。
陈大爷更是虚伪。老张听说,这个老头经常劝当公务员的儿子贪污受贿,说什么"不贪白不贪,要给孙子留点财产"。前两天还看到他在超市因为几毛钱和收银员吵得不可开交。
这些人平时自私自利,满身毛病,但在"正义"的大旗下,却变得如此理直气壮。
第五章 山雨欲来
生意彻底做不下去了。每天来买豆腐脑的客人越来越少,而来指责老张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年轻人路过时,也会指指点点:"看,就是这个黑心老板,豆腐脑卖两块钱。"
老张的妻子看着日渐憔悴的丈夫,心疼地说:"老张,要不我们搬家吧,去别的城市重新开始。"
老张点了点头。在这个地方,他已经彻底待不下去了。房东也听说了老张的"恶名",开始催促他搬走,说影响了小区形象。
收拾行李的时候,老张心情复杂。他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很深,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儿子也是在这里长大的。但现在,他不得不离开了。
"别的城市的人会不会也不让我活?"老张对妻子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如果也不让我活,我就......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搬家的前一天晚上,老张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在梦里,他看到整个城市在剧烈摇晃,高楼大厦像积木一样倒塌,街道裂开一道道巨大的缝隙,人们在废墟中哭喊。李大妈被压在一堆瓦砾下,临死前还在喊着"正义";陈大爷被掉下来的招牌砸中,血流满地......
老张猛地惊醒,冷汗直流。这种梦他以前也做过几次,每次都很真实,而且——每次都会成真。
二十年前,他梦到工厂会发生火灾,第二天真的起火了;十年前,他梦到邻居家会发生车祸,结果也应验了。家里人都说老张有"神眼",但老张从不信这些迷信的东西,只当是巧合。
但这次的梦太真实了,真实得让他害怕。
第六章 抉择之夜
天亮后,老张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个梦。如果真的要发生地震,他应该告诉大家吗?
理智告诉他,这只是个梦,不能当真。但内心深处,他有种强烈的预感——灾难真的要来了。
老张想起了李大妈那张刻薄的脸,想起了陈大爷那些恶毒的话,想起了那些附和他们的人群。这些人逼得他走投无路,现在要让他救他们吗?
"既然你们不让我活,那我只好对你们见死不救了。"老张在心里说着,"至于那些善良的人,是被你们害死的!"
但良心又在谴责他:就算那些人对不起他,可城市里还有很多无辜的人呀。那些买他豆腐脑的忠实客人,那些同情他遭遇的好心人,他们也会死在地震中。
老张整夜未眠,一直在做思想斗争。到了天明,他终于下了决定——不说。
不是因为报复,而是因为他不相信会有人听他的话。一个被指责为"黑心奸商"的人说要发生地震,谁会信?说不定还会被当成疯子抓起来。
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相信,那些"正义"的人们也会把他的话当成诅咒。到时候李大妈和陈大爷肯定会说:"看,这个奸商多恶毒,竟然诅咒我们死!"
第七章 离别与审判
第二天一早,老张一家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开往邻市的长途汽车。透过车窗,老张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
阳光很好,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忙忙碌碌地赶着路。李大妈还在昨天老张摆摊的地方徘徊,可能在等着看老张"认错投降"。陈大爷在小区门口和人聊天,手舞足蹈地讲着什么,估计又在吹嘘自己如何维护了正义。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很平静。谁能想到,几天后这里会变成一片废墟呢?
到了新城市,老张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摊位,重新开始卖豆腐脑。这里的人们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两块钱一碗的豆腐脑很受欢迎。没有人跟他谈什么"正义",客人们只关心味道好不好,分量够不够。
老张的生意很快就稳定下来。虽然还是辛苦,但至少能安心地做下去了。
第八章 天地震怒
一周后的下午,老张正在摊位上忙碌,手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紧接着,各种新闻推送铺天盖地地涌来:
"正义市发生7.2级强震,死亡人数正在统计中......"
"正义市多处建筑倒塌,救援工作正在紧急进行......"
"专家称此次地震突发性强,预警时间极短......"
老张的手开始发抖。他点开新闻视频,看到了熟悉的街道变成了废墟,熟悉的建筑成了瓦砾。救援队员在废墟中搜寻生存者,挖掘机在清理阻塞的道路。
死亡名单还在不断更新。老张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李大妈,陈大爷,还有那些附和他们的人。他们的家人也大多没能幸免。
根据新闻报道,李大妈是在自家小区的花园里被倒塌的楼房砸死的。当时她正在和邻居们讲述自己如何"战胜了黑心商贩",楼房突然倒塌,她来不及逃跑。
陈大爷死在了儿子家里。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教育孙子要"维护正义",天花板突然坍塌,祖孙俩都被压在了下面。
讽刺的是,那些曾经支持老张的客人,很多人都侥幸逃过了一劫。要么当时不在家,要么住的是抗震性能好的新房子。
第九章 余波
地震的消息在全国都引起了震动。各地的救援队伍赶赴灾区,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老张也捐了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他的一份心意。
妻子问他:"你后悔吗?如果当初说出来,可能会救很多人。"
老张沉默了很久:"我不知道。也许说了也没人信,也许反而会被当成疯子。而且......"他停顿了一下,"那些人逼得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有考虑过我的死活吗?"
儿子张磊从大学赶回来,抱着父亲说:"爸,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错,是天灾。那些人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老张摇了摇头:"不能这么说。死去的人里面,也有很多无辜的。只是......人生就是这样,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得早晚的问题。"
新城市的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老张的故事。有人说他冷血,有人说他理智。但更多的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
一个年轻的客人对老张说:"大爷,我觉得您做得对。那些人嘴上说正义,其实是最不正义的。真正的正义应该是让人好好活着,而不是逼死别人。"
老张苦笑:"正义这个词,被太多人滥用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代表正义,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代表的只是自己的私欲。"
尾声
一年后,正义市基本重建完成。新的建筑更加坚固,新的居民也搬了进来。但老张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在新城市安了家,豆腐脑摊子也越做越大,还雇了两个帮手。生意红火,生活安稳。儿子大学毕业后也留在了这个城市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
偶尔有人问起当年的事情,老张总是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人要往前看。"
但深夜无人时,老张有时还是会想起那个梦,想起李大妈和陈大爷,想起那些死去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但他知道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天灾,而是那些打着正义旗号的人心。
真正的正义,应该是让所有人都能好好活着,而不是为了一个虚无的理念去毁灭别人。
老张继续卖他的豆腐脑,每碗还是两块钱。客人们觉得值这个价,老张也能养活家人。这就够了,这就是最朴素的正义。
天空很蓝,豆腐脑很香,生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