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清算时刻!

回想起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的所作所为,诸葛桉发觉自己几乎所有的脑细胞都是花费在处理蜀汉大臣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魏延、杨仪这两个没有情商的家伙上。

如今,大局已定,蜀汉的核心领导们在自己的协调下针对未来数年的国策达成一致,自己终于可以腾出功夫来,好好敲打料理料理不听话的将军们了。

一声轻语落下,偏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冰冻。原本正要拿起酒爵的蒋琬动作一顿,费祎脸上刚刚舒展开的皱纹又拧了起来。杨仪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得难看,搭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魏延刚拿起一块鹿肉,听到这话,手停在半空,脸上写满了莫名其妙。

主位上的刘禅,挺直了腰板,原本有些松弛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全神贯注地看着诸葛桉,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你们两个人,还知道自己是大汉的将军和长史吗?”

诸葛桉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头。

“撤军途中就敢为了指挥权在阵前争吵,回到成都,在陛下面前,在这议事的殿上,还敢像市井泼皮一样对骂!你们把陛下的颜面置于何地?把大汉的法度置于何地?是不是觉得丞相府的规矩管不到你们了?还是觉得,我变成了这副模样,说话就不管用了?”

“师尊,且慢。”

话音刚落,主位上的刘禅猛地从案几后站起身。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诸葛桉一愣,停下话语,羽扇轻摇,打算看看这孩子准备了怎么一场戏。

刘禅迈开步子,绕过面前的案几,一步步走到魏延面前。他个子还不算高,但此刻居高临下地站着,投下的阴影恰好笼罩住跪坐在席上的魏延。

“魏将军,你可真是好大的威风啊。”

刘禅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意。

“在朕的面前,你都敢跟杨长史如此吵嚷。朕都不敢想,平日里在师尊面前,你又是何等的放肆!”

“陛下!末将不敢!末将只是……”

魏延还想顶嘴,粗着脖子想要辩解。

“住口!”

刘禅厉声打断他。

“朕说你敢,你就是敢!抵赖,便是罪加一等!”

魏延被这一声喝斥震得一愣,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低下头,不再言语。

“就凭你今日在朝堂之上,藐视君威,咆哮殿堂,朕就是立刻将你拖出去斩了,满朝文武,谁敢说半个不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师尊爱惜人才,在你出征前就跟朕说过,魏将军乃国之爪牙,当世猛将,为你说了不少好话。朕,就卖师尊一个面子,不与你过多计较顶撞君上之罪。董允的调查,你放心让他去查,待最终论处之时,朕会念着你今日之过,让你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正好,师尊要新设军府,此事实乃军国之基,非比寻常。你就先卸下前军师的兵权,专门去给朕把这军府的架子搭起来,把规矩立好。这可是师尊点名要的,要是干得好,让朕和师尊都满意了,这征西大将军的位子,朕再还给你。”

魏延跪坐在那里,彻底傻眼了,张着嘴,半天没反应过来。

“啪。”

一块啃得干净的骨头从邻席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魏延的脑袋上,发出一声脆响。

费祎对魏延的迟钝无语至极,他压低了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魏延这才如梦初醒,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坐席上爬了起来,离开自己的位置,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刘禅的方向,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响头。

“臣……魏延,谢陛下隆恩!谢陛下!”

刘禅小手一挥,指向诸葛桉。

“谢朕做什么,要去,就去谢谢师尊。”

魏延听令,转身又朝着诸葛桉的方向,再次叩首。

“臣……谢丞相不杀之恩!”

“起来吧,回去好好吃饭。”

刘禅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重新坐下。

这……这还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吗?怎么突然就开了窍?这番敲打,恩威并施,连消带打,用得有模有样啊。我好像……也没教他这些吧?真是奇怪。

诸葛桉眨了眨眼,羽扇的动作慢了下来,她看着重新坐好的刘禅,那张尚显稚嫩的脸上,似乎真的多了几分她从未见过的东西。

“至于杨长史。”

跪坐在席上的杨仪身体抖了一下。

“杨长史,处置了魏将军,这事还没完呢。你的事,我们是不是也该说道说道?”

杨仪的身子矮了下去。

“属下...属下有何事,还请丞相明示。”

“魏文长行事鲁莽,自有他的不是。但你我心知肚明,大殿之上吵得不可开交,是你二人共同之过。我就问你一句,董允若是去查,你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从未有过因私废公、借着职权之便故意给魏将军使绊子的事吗?”

杨仪可不似魏延那般看不出好赖。

丞相拉自己跟魏延开小会是在敲打自己二人,是敲打,就不会下死手,只要自己认错,以后还是丞相的好同志。

至于魏延...

哼。

杨仪压下眼中的狠厉之色,头埋得更低,嘴唇翕动了几下。

“属下知错,请丞相责罚。”

诸葛桉看到杨仪的肩膀在微微发抖,心中窃喜,决定给他吃一颗定心丸。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也不必如此惶恐,你的才能,我与陛下都看在眼里。这随军长史的位子,干系重大,你心胸如此,仍需打磨,就先放下吧。”

杨仪的身体猛地一震,抬起头来。

撤自己的职?

虽然早有预期,但这个结果还是让生性倨傲、自认为是丞相继承人的杨仪难以接受。

他不禁后悔,如果自己没有那么急着弄死魏延,就不会沦落到这个下场。

诸葛桉接着说:

“至于你的过错,便用一件大功来抵吧。这些年东征西讨,军需调度上不成文的规矩不少。你于文书一道,向来精通,便由你牵头,将历次北伐的军需调度、粮草转运之法,好生总结归纳,去芜存菁,编撰成书,为以后北伐做准备。”

杨仪先是一愣,不过几下便反应过来其中的关节。

让自己写书,治学问,这是要让自己当三军之师?

军师!

以往丞相事必躬亲,这种影响全军的规矩,都是自己权衡亲自拟定。

现在,丞相竟然让我去写军法。

杨仪的眼神中闪过异样的光彩。

“事关重大,非你这般心细如发、熟稔典章之人不能胜任。若此事办妥,功劳远胜于你当个随军长史,你可愿意?”

“不止如此。我军之中,四司四曹,多是些只识得几个大字的粗人,算账、登记,一塌糊涂,致使钱粮耗费。我打算兴办一所学堂,专门教授军中书记官吏算学、会计、文书之法。这学堂的先生,我看,就由杨长史你来担着。把你这一身调度粮草、规划后勤的本事,都教给后辈,为我大汉培养出更多能干的文职人才。你教出来的学生越多,日后我军北伐,便越是如虎添翼。如何?”

“谢丞相栽培!”

杨仪离席起身,快步走到大殿中央,与魏延并排跪下。他双手高举过头,对着刘禅的方向,行了一个叩拜大礼,额头与冰凉的地砖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而后,对着诸葛桉又是一拜。

“臣!杨仪!谢陛下、谢丞相重用!臣必不负所托,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好,又搞定一个。终于,这两个刺头都服软了,想来自己接下来的施政,阻力会减小很多。

诸葛桉的目光扫过跪在殿中的二人,最后做出总结。

“你们二人的具体安排,就这么定了。但正式的任命,需等董允那边将此次北伐的功过赏罚彻查清楚,还有军府、学堂这两个新衙门的章程都拟定完毕之后,再由陛下正式下旨公布。在此之前,你们二人,就安心在家反省,把心思都放在自己接下来的新差事上。”

【主线任务完成:魏杨之争】

【评定结果:S】

【评语:完美!您不仅一举解决了魏延杨仪争吵的难题,更借此机会,大刀阔斧地推行“府兵制”改革,为蜀汉的国力恢复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举统筹全局,恩威并施,化解危机的同时开创了新的局面,充分展现了顶级的政治智慧与手腕。】

【任务奖励:解锁永久技能“风骨神笔”】

【S级评定额外奖励:游戏积分+100】

【S级评定额外奖励:可选二项体质增强】

宴席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继续。众人各自举起酒爵,互相敬酒,谈论着成都最近的天气和一些无伤大雅的趣闻。

尽管魏延和杨仪还是剑拔弩张,甚至都不看对方一眼,但诸葛桉却并不担心——闹呗,你俩都被我赶到二线岗位去了,还能闹出什么事?

终于,北伐后的这些烂事算是处理完了。

接下来,奖励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