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银白的巨大战舰在大海上压过巨浪航行着,身后是绵延千米的白色尾迹。

【高科技协议已授权,全载机挂载配置更新】

【确认进行限界突破,消耗心智魔方*2 当前等级100/100】

【获得协议点数:2 当前协议点数:3】

——————————————

联众级航空母舰利赛特号 lv.100

耐久:9000 航空:660 机动:155 防空:730

反潜:??? 装填:??? 幸运:75

雷达搜索半径:300nmi/70nmi(反隐)(升级后)

声呐搜索半径:40nmi

载机:UNSC“天空骑士”无人机*18 黄蜂无人机*18

阿波罗战斗机*9 维和轰炸机*9 世纪轰炸机*3

阿瑞斯截击机*3 先锋炮艇*1 月神超音速轰炸机*1

冷冻直升机*5 隼鹰侦察机*5

新增载机:海精灵无人机*18 闪电联合攻击机*9

幽灵轰炸机(舰载型)*1

总计载机数:100

——————————————

【弹药补给完毕,当前弹药数:5/5】

深海集群本应该由于深海旗舰的沉没而四散分离重新回到栖地,但此刻它们却在雷达中塔兰托防线一处港湾的位置上聚成了一团,似乎要重整旗鼓,发动第二轮攻击。

杜缘大概能够猜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雷达上那些一闪而逝的光点就可以说明一切。

有另一个家伙正在背后操控着一切,而且这位幕后的操纵者,最少也是一位院长级别的深海,而且还极有可能是一位原型的现代航空母舰的院长。

如果依照区域来猜测的话,“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可能性高一些,“戴高乐号”的载机是阵风M,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也有部分可能是以美国航母为原型的深海院长,那样的话事情就变得很糟糕了。

幸好,根据后续隼鹰侦察机的侦察结果,之前在天空中出现过的F-35战斗机的型号应该是F-35B,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次敌方是以伊丽莎白女王级为原型的深海院长了。

如果相对于原型这位深海院长并没有经过特别离谱的强化的话,杜缘有1000%的把握击败对方。

根据F-35B的巡航速度以及之前在战斗中每十分钟一次的攻击间隔,再加上自己舰载雷达并没有探测到深海院长位置,那么对方很有可能是将自己的舰载机分成了数波以十分钟的间隔进行空袭,其本体应该距离塔兰托港口500nmi以内。

结合杜缘自己当前的位置,最终范围被缩小在以塔兰托港口为中心半径500nmi,以自身为中心半径300nmi的两个圆没有交错的部分。

不过在与这位深海院长正面对决之前,杜缘还需要先处理掉随时可以威胁到塔兰托港口的深海集群。

杜缘将自身的舰载机规划好起飞顺序依次放出,最后在上空组成编队,速度最快的侦察机绕过深海集群的位置向可疑区域搜索深海院长的藏身之处。

为什么要绕过深海集群?

高空中,幽灵轰炸机打开机腹弹仓,露出四枚排列整齐的,几乎占据了其全部机腹空间的巨大航弹。

——那是四枚30wt当量级的战术核弹。

在距离深海集群30nmi外45000英尺的高空中,世纪轰炸机,维和轰炸机紧随幽灵轰炸机打开了弹仓,经过升级后换装的126枚AGM-158C反舰导弹和四枚战术核弹一同被射向深海集群暂时停靠的港湾。

反舰导弹抢先一步命中目标,将那些可能在核爆中幸存的深海栖舰按照优先度依次击沉。

几秒后,四轮小小的太阳在港湾中冉冉升起,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引起的海啸将这个位于人工岛内的港湾几乎翻了个底朝天,同样被翻了个底朝天的,还有港湾中的众多深海栖舰。

位于核爆中心的深海栖舰被巨大的热量汽化了表面,随之而来的冲击波顺着汽化后产生的结构脆弱的部分将那些深海栖舰整个撕开,稍远一些的深海栖舰则被冲击波砸出了不小的损伤,随后便被核爆后的巨浪排在了海底,经历了水压的进一步侵蚀后,又被水流重重地拍在了沙滩上。

离核爆中心稍远一些的位置,体型巨大的量产型深海战舰身上的生物质被强烈的光辐射点燃,细胞中的遗传基因被高能粒子流冲得粉碎,巨大战舰上属于生物的部分很快便在腐烂与燃烧中尽数消失,失去了生物质链接的战舰也随之四分五裂,解体成无数的小碎块沉入了大海。

仅仅三分钟,深海集群中近万只深海栖舰和量产深海战舰便几乎被消灭殆尽,只剩下零星的深海驱逐舰在惊恐中四散奔逃。

虽然核弹对于海面上的大型舰艇杀伤力有限,但四枚核弹一起在狭小的港湾中爆炸,再加上深海栖舰不像人类战舰一样体积巨大,就算勉强挺过了光辐射和冲击波的摧残,被大浪拍到陆地上,对于没有行走结构的深海来说依然是死路一条。

核爆所产生的巨浪仅仅持续了几分钟便平息下来,但核爆后产生的强烈的电磁干扰却需要好久才能够彻底散去。

就在这时,位于护航编队最末尾的阿波罗战斗机的光电雷达突然发现了敌机的身影。

六点钟方向,距离7海里,高度40000,目视敌F-35机群!

数量:11 更正,数量:27 最后更正,数量:45!

45架F-35B,这是在全部搭载F-35B战斗机时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甲板的最大搭载数量了,一次性出动这么多的战机只有一个可能:自己的位置暴露了!

幸好核爆时产生的强电磁干扰让F-35B战斗机不得不靠得更近一些才能发射反舰导弹,不然90枚AGM-158C,绝对够杜缘喝一壶的了,至少会给她造成相当大的麻烦。

对面的F-35B战斗机集体丢下副油箱和对地武器打开加力爬升准备空战,杜缘也控制着护航编队的战机调转机头打开加力迎向F-35B机群。

在这个距离上,对面F-35B战斗机上的AIM-120中距弹反倒成为了累赘,意识到这一点后对面的深海院长又让战机扔下中距弹,随后打出了对头的第一枚AIM-9X,这之后F-35B战斗机便只有一枚AIM-9X和GAU-12/U 25mm机炮能够用来对空了。

反观杜缘这边,狗斗空战可是红警系列绝大部分战机的拿手好戏,湛蓝色的光棱和暗绿色的射线交错纵横,即使是受到了核爆后的电磁干扰影响降低了锁定效率,在领先F-35B近二十年的火控系统的引导下,海精灵无人机与闪电联合攻击机上的潮汐激光炮,聚能电子炮相继开火,很快便拦截了半数以上的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

剩余的响尾蛇导弹在热诱弹和箔条干扰弹的干扰下偏离了轨迹,仅有三枚成功击中了目标,两架黄蜂无人机和一架闪电联合攻击机燃烧着坠落到了云层之下。

紧接着,杜缘这边的机群也开始进行第一轮的齐射,各式各样的空空导弹被一股脑地丢了出来,有红外制导的,有雷达制导的,甚至于还有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种在近距离格斗中看起来就相当不靠谱的制导方式,把对面的F-35B打的是晕头转向。

几秒后,双方战斗机都已经被拉近到了一个几乎不分彼此的距离,随即便是激烈的空中混战。

与之前在塔兰托港口上空发生的一、二代机空战不同,这一次参战的双方都具有强大的超机动能力,人均矢量发动机,也不用考虑飞行员对过载的承受能力,各种机动的幅度几乎是达到了皇牌空战的程度。

然而,F-35B作为F-35系列中最拉胯的一款战斗机,其相对稍弱一些的机动能力在这时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随着最后一架F-35B被激光炮一炮捅穿,这场空中的遭遇战最终以杜缘一方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与此同时,侦察机也传来了敌方深海院长的位置信息。

【发现敌方深海院长,方位257,距离370海里,识别名: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