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idn’t kill us made us stronger
Stories left on our skin, wear them with everything
What didn’t kill us made us stronger
...
这赛百味的逼格就是和外面那些妖艳货不一样啊......这bgm我有听过,是瑞典歌手Tove Lo给分歧者3唱的电影主题曲Scars。这几句歌词也算是我印象特别深的。不过这个时候放出这种歌来,还放得那么大声,我总感觉预示着什么......
店里似乎和往常并无二样。无论是灯光、摆设还是前台的食物和店员。我略微瞟了几眼,便迅速低下头,帽檐遮住脸。
虽然说吃完馄饨后我又在餐巾纸上给梨深交代了一些细节,不过我仍然对她究竟能否达成目标有所疑虑。
叶梨深蹦蹦跳跳走上前去:“给我来个白面包,12英寸。”
“好的。您要加什么料?”
“金枪鱼吧。”
晕,为什么点我最爱吃的金枪鱼?
还有,你到底想干什么?
店员转身把面包放进烤箱。
“大叔啊,你们这儿的酱料能不能卖给我一点啊。”
晕!还以为有多高深的技巧。
叶梨深减弱了声音。“我真的很喜欢你们这里的酱呢,大哥哥!外面买不到这种酱啊,卖给我一点好不好嘛!”
卧槽!卖萌技巧。这我得学学,回家拿笔记记下来。
“这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大兄弟有点为难了,“我待会儿打电话问问老板同不同意。”
皮球踢给了老板。
这样的话还得继续魅惑老板......什么鬼!这叫利用自身优势。
Bgm声音很大,大多数人没有关注到这里发生的小插曲。
“结账再给我加两杯可乐!”
“好的。”
我暗中环视整个店面,找了一个离门比较近的靠墙位置坐了下来。心中一团乱麻。叶梨深已经确定这是一个偶然事件?或者是想通过店员的反应来试探这家店有没有可能坑人?不不不,也有可能伪装出良善的模样,伺机给店员足以导致昏迷的一击。也不对,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从他身上找不出有用的信息和线索怎么办?
陈雁!你最近真是智商越来越下线了,肯定是因为潜意识里太焦虑......
想着这个的时候,梨深已经端着盘子去打饮料了,好像我们真的是来这里吃饭的一样。
你刚才不是吃过馄饨了吗!
等等,她这个面包是打包了的。
面包的其他成分大家都在吃,没问题。也就是说,也就是说——
我看到了她还打包了两杯可乐。我昨天也喝了可乐。
对哦!
如果这一切是因为我吃的食物里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成分、并且不是有人有意为之,那么现在就可以搜集样本拿回去分析,而搜集样本一定要全面,不要让解决问题的关键被我们漏过去。广撒网,鱼儿才不会溜。就好像化学实验找最佳浓度、最佳pH什么的,一个梯度十七八个预实验做下去,总有一个能击中目标,但是如果做的太少可能就把目标漏过去了,时间就白白流逝。
如果是对手有意为之,如此必然已经打草惊蛇,蛇一旦动了就会露出点什么破绽,我们要尽力把这只看不见的手从暗处调动到明处。
但是真要说有什么化学物质能让身体起这样的巨大反应,我是闻所未闻的。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有超出我理解范围的迹象。从这么复杂的食品混合物体系里面想要提出有效成分难比登天。
不过,要是有疯狂科学家发现这样恐怖的生物学机制,在学术界必然已经有什么蛛丝马迹。灵感不是一天得来的,假设某个科学家发现了这种新物质,他是如何得知这种物质的功能的?换句话说,他为什么会往这个方向上想?举个例子,为什么不认为它是治感冒的或者是治沙眼的?怎么想到在一个双性人身上进行测试?一定有什么先决的东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我是双性人这一点之前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过。所以这是疯狂科学家的可能性不太高。而这种东西已经被基本研究清楚并被仇家施加到我身上的概率更加低。今天真是智商下线!
那么,梨深为什么要陪我玩“受迫害”游戏?
按照我之前的思维回路,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我还沉浸在阴谋论和混乱的思绪中,潜意识里很难相信他人。她想要获取我的信任,必然要先变成我的思维同类,逐渐诱导我的思考回到正轨。
一个电话、再加上见面两句唇语就能获得这么多信息吗?如果把我放在她的位置我会怎么思考?电话和见面确定了“陈雁”处于某种非正常的境况。“陈雁”说出“死妖精”唇语而非“叶梨深”来回复叶梨深的直呼其名说明想通过平时的绰号叫法获取信任,而我这样的人都要这么急于获取信任和帮助很可能意味着我的思维处于半混乱状态。在馄饨店的笔谈使得她厘清了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我的生理乃至心理状态。
太恐怖了!不愧是我的老对手。
======
以下是作者的废话: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能读到这里想必大家对我的放毒方式已经有所适应了。(●'◡'●)
在此我想请各位朋友们,倘若你们觉得本文的故事还有些意思,请不要吝惜点赞收藏书评等,您的支持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励!
如果方便也请顺手推广一下本文,有毒的东西怎么能只有自己一个人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