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忙、并尽可能轻柔地,将自己从尼尔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幸运的是,他依旧睡得很沉,大概是太过疲惫了。我坐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皱褶的白色连衣裙,感受着清晨的冷风吹拂在身上。
片刻之后,尼尔也醒了。他看着我,又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怀抱,先是有些茫然,随即温柔地笑了。我们对昨晚的事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以避免尴尬。
我们在野外的最后一顿早餐,是昨晚剩下的几块兔肉。吃完后,尼尔小心地扑灭了篝火,抹去了我们所有的痕迹,然后他转过身,向我伸出了手。
“走吧,卡琳。是时候了。”
我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手中。这一次,这紧握的手不仅代表着守护,也代表着我们两人相互的慰藉。我们即将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们走出藏身之处,踏上了土路。路变得越来越清晰,我开始听到一些陌生的声音。鸡鸣声、车轮的“咯咯”声,还有隐约传来的人的交谈声。那是生命的声音,是文明的声音。
道路引领我们来到最后一片树林的边缘,茂密的树冠遮挡了所有的视线。尼尔走在前面,拨开一根巨大的树枝,然后……整个世界在我们眼前豁然开朗。
我们正站在一座小山丘上,俯瞰着一幅令人震撼的景象。
下方,是一个繁华的集镇。
木头和石块建成的房屋鳞次栉比,有着标志性的红褐色瓦顶。狭窄的鹅卵石路在房屋间蜿蜒,路上,人群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能看到挑着货物去市场的农夫,敞开店门的工匠,远处低矮城墙上巡逻的卫兵,还有在街上嬉戏打闹的孩童。人们的谈笑声、叫卖声、铁匠的敲击声、马的嘶鸣声,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嘈杂而充满活力的、属于人类生活的交响曲。
对卡琳而言,这或许是一幅熟悉的景象。但对我,一个来自21世纪的男人刘宇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文化冲击。
我一辈子都生活在城市里。但眼前的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的拥挤与热闹。陌生,是因为它的古老与原始。没有摩天大楼,没有汽车,没有电灯。只有人,劳动力,以及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感觉就像刚从一台时间机器里走出来,回到了中世纪。
我站在那里,完全被震撼了。身旁的尼尔也沉默着,但他的沉默与我不同。当我因新奇而惊叹时,尼尔的眼神里却充满了警惕与审视。他看的不是繁华的景象,而是那些人。他观察着卫兵,观察着那些看起来可疑的群体,努力评估着此地的安全程度。他握着我的手,不自觉地又收紧了一些。
我们成功逃离了密林,逃离了野生自然的危险。但现在,我们又准备踏入另一片森林。一片由房屋、街道,以及最重要的——人心,所构成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