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颂离开后,枫川和藤冈如往常一样开始了小型合宿。

枫川母亲并非不通情理之人,自然不会将清水颂的离开归咎于藤冈。这个夜晚看似平常,唯一不同的是——藤冈的话出奇地多。

“下次把近藤也叫来吧!”藤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异常明亮,“我们可以办个大型学习会!”

(这家伙...病情又恶化了?)

枫川强忍着想要当场揭穿“灵逝”真相的冲动——这就像告诉精神病患者“你有病”一样,只会适得其反。

直到深夜,藤冈仍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在枫川再三追问下,他终于支支吾吾道:“其实...如果枫川君想的话,也可以邀请清水同学...”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反正你家还有空房间...我们可以挤一挤,然后你和清水同学就...”

“停!”枫川差点从坐垫上跳起来,“你这家伙到底在胡说什么啊!”

还有,你是怎么知道我家里有多余的房间的?

虽然提议越来越离谱,但藤冈的初衷确实是为他们着想——六月的期末考近在眼前,若不想宝贵的暑假被补习占据,组织学习会确实是明智之举。只是...

(为什么非要扯上清水不可啊!)

枫川望着兴致勃勃规划着“四人合宿”的藤冈,突然觉得“灵逝”的影响或许比他想象的还要麻烦。

截至今日,清水颂与枫川的行动已初显成效。

对清水颂而言,她对森川雅慧的疑惑已解开一半——若将此事比作占点游戏,A、B两点中已有一点被攻克,眼下正朝着第二个据点稳步推进。

待时机成熟,便可兵分两路,对最终目标形成夹击,合围之势。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但另一句老话亦在耳畔回响:“行百里者半九十。”

许多事看似只差临门一脚,却往往功亏一篑。

既然已在森川雅慧身上打开突破口,沿着这条线索深挖,何愁查不清鬼玖井环的底细?

换言之既然森川雅慧的防线已然松动,顺藤摸瓜查清鬼玖井环的真相还会远吗?

柏木高等学校建校百年,“灵逝”现象肆虐已逾四十载,而鬼玖井环深陷其中近三十余年,堪称身经百战的“老对手”,,堪称活生生的“灾厄化身”。

忆往昔,清水颂从各种蛛丝马迹中也可以看出夜行探偵団、零時零分の怪談クラブ、影絵の会,其余社团清水颂没有发现这方面证据的,没有社团独立活动的无名的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与清水颂和枫川一样同样面对“灵逝”的前辈同志们,也多次的向着鬼玖发起冲锋!

大大小小明争暗斗不下百场,有人铩羽而归、折戟沉沙,亦有人虎口拔牙,撕开过鬼玖的防线。

可以说,一旦冲破鬼玖的封锁,便如同握住柏木学园“灵逝”真相的半把钥匙——届时,更隐秘、更关键的线索将浮出水面,发掘出埋藏更深的真相,或许一举根除隐患亦非空想。

我不明白,为何众人总说,对鬼玖的最终调查需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明明敌人已是强弩之末,为何还要步步为营?眼看局势已如“飞龙骑脸”,为何还要一忍再忍?

仿佛这次争锋我们注定凶多吉少一样?

难道我清水颂就比之前辈们差吗?!

无论怎么讲,二对一,又握有森川雅慧的破绽,优势在我!

时光如白驹过隙,恍惚间已悄然流逝。

这段日子里,校园生活波澜不惊,恰似一部平淡的日常剧集,按部就班地上演着。

枫川与清水颂依旧形影不离,穿梭于旧校舍斑驳的回廊、社团大楼热闹的角落、田径场开阔的跑道,还有寂静的天台、繁花簇拥的花坛。

柏木学园的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讨论的身影,唯独图书馆不见二人踪迹。

放学后的行程,仿佛被固定成一条轨迹:学生会、与枫川同行、居酒屋,三点一线,周而复始。

不过在六月初,这个活动线路稍微改变了一下,加上了一个咖啡馆的地点。

而枫川,作为清水颂手下第一大将,这段日子也不过是按照“陪着”清水颂,然后就是随时的看着藤冈又有什么情况,反正在想到怎么解决这件事之前,枫川也就只能看着了。

然而,这段看似平静的日子里,清水颂等人的调查却陷入了僵局。

桧月本就神秘莫测,可遇而不可求;鬼玖那边更是毫无进展,如同撞上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就连先前稍有突破的森川雅慧,调查也暂时停滞不前。

还有那枚被清水颂取回的怀表,原以为能从中找到关键线索,可到手后才发现,它与交付前别无二致——它依然是个拒绝吐露秘密的哑巴。

无论尝试何种方法,都如石沉大海,激不起半点涟漪。

这着实让人失落。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宝箱,里面装有丰厚的宝藏,但自己就是打不开。

清水颂向来独立,不喜依赖他人,但面对如今毫无头绪的局面,在没有新情报的情况下,她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清水健的电话上,盼着能从中获取一丝转机。

究竟为何调查会陷入这般困境?是对手太过狡猾,滴水不漏?

并非如此,清水颂敏锐的直觉,早已捕捉到不少值得深挖的线索。

那是他们懈怠了吗?仔细想来,

倒也有些关联——期末考试的脚步近了!

常言道,对学生而言,考试在整个求学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说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至少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便是学习生活的重中之重。

即便是与“灵逝”搏斗的战士,此刻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武器,投身题海。

而毋庸置疑的是学期末的期末考试更是重中之重,它像一座横亘在学业征途上的巍峨高山,不仅检验着一学期的知识积累,更承载着老师的期待、家长的目光。

成绩优异者,能在班级光荣榜上熠熠生辉,收获嘉奖与掌声;稍有不慎者,则可能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满心懊悔与不甘。

那密密麻麻的试卷,红笔标注的分数,如同晴雨表,瞬间便能让教室里的氛围从雀跃转为沉寂,从叹息化作斗志。

教室里沙沙的笔声像蚕啃桑叶,课桌上摞起的课本遮住了半张脸,就连平日里最闹腾的后排男生,这会儿也把脑袋深深埋进模拟卷里——毕竟这场考试不仅关乎假期的舒心程度,更可能决定下学期分班时是笑着还是哭着进教室。

为了这场考试,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学生们抱着厚重的书本反复研读;深夜的书桌前,台灯下的身影仍在演算习题、背诵知识点,只为在考场上交出一份问心无愧的答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