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暗夜惊变

暮色四合,闻府的桃林被染成一片暗红。闻灯倚在桃树下,剧烈的咳嗽震得单薄的肩膀不住颤抖,指缝间渗出点点猩红,落在雪白的裙摆上,如绽放的红梅。她自知时日无多,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与死神的较量。

忽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桃林的寂静。闻灯警惕地抬头,只见一个少年如鬼魅般跃入桃林。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清俊的轮廓。少年一袭白衣,衣角沾满尘土,手中握着一把泛着寒光的匕首,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决绝。

“什么人?”闻灯强撑着站起身,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少年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这寂静的桃林竟还有人。他迅速隐匿身形,却在看到闻灯苍白如雪的面容和虚弱的模样时,心中一动。

“我无意冒犯,只是路过此地。”少年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闻灯盯着他,目光如炬:“路过?为何鬼鬼祟祟?”

少年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如实说道:“我听闻闻府有一味能起死回生的灵药,特来求药。”

闻灯心中冷笑,这世间哪有真正的起死回生之药。她刚欲开口驱赶,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鲜血染红了手帕。

少年见状,心中一紧,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一步:“你……你没事吧?”

闻灯摆了摆手,强压下喉间的腥甜:“不用你管,速速离去,否则我便叫人了。”

少年却并未离去,反而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递到闻灯面前:“这是我自制的止血药,你且试试。”

闻灯警惕地看着他,并未伸手去接。少年无奈,只好将瓷瓶放在石桌上:“信不信由你,我并无恶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闻府的守卫们举着火把,朝着桃林赶来。“小姐!您没事吧?”为首的守卫大声喊道。

少年神色一变,转身欲逃。闻灯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从后山走,那里守卫少!”少年回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章:再遇药香

三日后,闻灯拖着病弱的身躯,来到城中的药铺。她想要寻些草药,缓解自己日益加重的病情。药铺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闻灯在药架间缓缓踱步,仔细挑选着药材。

“姑娘,可是需要帮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闻灯心中一惊,转身便看到了那日在桃林相遇的少年。他此刻身着一袭淡青色长袍,手中拿着一个药筐,正微笑着看向她。

“是你?”闻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少年点点头:“在下李浮白,那日多谢姑娘相助。”

闻灯微微颔首,转身继续挑选药材。李浮白却跟在她身后,轻声说道:“姑娘的病情似乎比那日更重了,若不嫌弃,在下可为姑娘诊治一二。”

闻灯停下脚步,狐疑地看着他:“你会医术?”

李浮白自信地一笑:“略通一二,姑娘不妨一试。”

闻灯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李浮白带着她来到药铺后的一间小屋,让她在桌边坐下。他仔细地为闻灯把脉,眉头渐渐皱起。

“姑娘这病……”李浮白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闻灯平静地说道。

“姑娘这是天生的顽疾,若不及时医治,恐难长寿。”李浮白神色凝重地说道。

闻灯苦笑一声:“我早已知道,只是这世间并无能根治此病的良方。”

李浮白目光坚定地看着她:“虽无根治之法,但在下可尽力为姑娘缓解病情。”说着,他走到药柜前,熟练地抓了几味草药,“这些草药每日煎服,可减轻姑娘的病痛。”

闻灯看着他认真抓药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多谢。”她轻声说道。

李浮白将包好的草药递给她,微笑着说:“姑娘客气了,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找我。”

闻灯接过草药,点了点头。走出药铺时,她回头看了一眼,李浮白正站在门口,目送她离去。那一刻,她的心中泛起了一丝异样的涟漪。

第三章:桃林之约

自那以后,闻灯时常会去药铺找李浮白。李浮白每次见到她,都会细心地为她诊治,调整药方。两人渐渐熟悉起来,除了谈论病情,也会聊一些其他的话题。

这日,李浮白突然对闻灯说:“我知道一处桃花开得极好的地方,明日带你去看看如何?”

闻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黯淡下来:“我这身子,怕是走不了太远。”

李浮白笑着说:“无妨,我背你去。”

闻灯脸一红:“这怎么使得。”

李浮白却已蹲下身子:“上来吧,别错过了好景致。”

闻灯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轻趴在了李浮白的背上。李浮白起身,朝着城外走去。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闻灯感受到李浮白身上传来的温暖,心中满是欢喜。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片桃林。此时正值春日,桃花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如梦幻般美丽。李浮白将闻灯轻轻放下,闻灯漫步在桃林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真美。”闻灯感叹道。

李浮白看着她的笑容,心中一动:“以后每年桃花开的时候,我都带你来这里。”

闻灯一愣,随即低下了头:“你何必如此……我这身子……”

李浮白打断她的话:“别再说这样的话,我一定会治好你的病。”

闻灯抬起头,看着李浮白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好。”她轻声说道。

两人在桃林中坐了许久,李浮白突然说:“我会酿酒,用这桃花酿的酒,味道一定很不错。等酿好了,第一坛就给你喝。”

闻灯笑着点头:“那我就等着了。”

夕阳西下,两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桃林。在回去的路上,闻灯靠在李浮白的背上,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样的时光能够久一些,再久一些。

第四章:暗流涌动

闻府内,气氛突然变得诡异起来。近日,不断有奇怪的事情发生,府中的下人时常在夜里听到奇怪的声响,却又找不到任何源头。闻灯的病情也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愈发严重,即便每日服用李浮白开的药,也只能暂时缓解,无法从根本上改善。

这日,闻灯正在房间里休息,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争吵声。她强撑着起身,打开房门,只见管家正与一个陌生的黑衣人争执。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擅闯闻府?”管家声色俱厉地问道。

黑衣人冷笑一声:“我们自然是为了那东西而来,识相的就赶紧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闻灯心中一惊,走上前去问道:“你们要找什么?”

黑衣人看到闻灯,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闻小姐,只要你交出闻家的祖传秘籍,我们便饶你闻府上下一命。”

闻灯心中疑惑,闻家从未有过什么祖传秘籍,这些人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闻家并没有什么祖传秘籍。”她坚定地说道。

黑衣人显然不相信,脸色一沉:“闻小姐,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说着,他一挥手,身后的几个黑衣人立刻冲了上来。

管家和府中的护卫们纷纷上前阻拦,一场混战就此展开。闻灯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却又无能为力。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如闪电般冲入战团。

“住手!”李浮白的声音响起,他手中拿着一把长剑,剑势凌厉,瞬间将几个黑衣人击退。

黑衣人看到李浮白,微微一愣:“你是什么人?竟敢坏我们的好事!”

李浮白挡在闻灯身前,眼神冰冷:“我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今日谁也别想伤害她。”

第五章:身世之谜

混战之中,李浮白以一敌众,剑招凌厉,将黑衣人逼得节节败退。为首的黑衣人见势不妙,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暗器,朝着闻灯射去。

李浮白眼疾手快,毫不犹豫地侧身挡在闻灯面前。暗器狠狠地扎进他的肩膀,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衫。

“李浮白!”闻灯惊呼一声,心中满是担忧和自责。她连忙跑过去,想要查看李浮白的伤势。

李浮白强忍着疼痛,安慰道:“我没事,你别担心。”说着,他再次挥剑,朝着黑衣人攻去。

在李浮白的拼死抵抗下,黑衣人终于落荒而逃。闻灯松了一口气,这才注意到李浮白的伤势。她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到房间里,为他处理伤口。

“为什么要这么傻?干嘛替我挡这一下。”闻灯一边为他包扎,一边哽咽着说道。

李浮白温柔地看着她:“因为我不想让你受伤。”

闻灯心中一暖,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就在这时,管家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地说:“小姐,老奴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那些人为何认定我们闻家有祖传秘籍?而且他们的身手不凡,背后定有强大的势力支持。”

闻灯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我也觉得奇怪,闻家从未有过什么秘籍。”

李浮白沉思片刻,说道:“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闻小姐,你对自己的身世了解多少?”

闻灯一愣,缓缓说道:“我自幼便在闻家长大,只知道父母早逝,是叔父将我抚养长大。其他的……我也不太清楚。”

李浮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许从你的身世入手,能找到一些线索。”

闻灯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任:“好,那我们就一起查清楚这件事。”

此时的闻灯还不知道,这一查,竟牵扯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也将她和李浮白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第六章:酿酒寄情

在经历了黑衣人闯入的风波后,闻灯和李浮白决定暂时放下追查身世的事,先让闻灯好好休养。李浮白依旧每日为闻灯诊治,悉心照料她的病情。

这日,李浮白突然对闻灯说:“桃花已经开得正好,是时候酿桃花酒了。”

闻灯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自从李浮白说要用桃花酿酒给她喝,她便一直记挂在心上。“那我们现在就去?”她迫不及待地说道。

李浮白笑着点头,带着闻灯再次来到那片美丽的桃林。粉色的桃花如云似霞,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浪漫的花雨。

李浮白开始采摘桃花,他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筐。闻灯坐在一旁,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欢喜。

“来,帮我个忙。”李浮白招呼闻灯过来。

闻灯站起身,走到他身边。李浮白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挑选桃花,如何清洗,如何与酒曲等材料混合。两人靠得很近,闻灯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浮白身上淡淡的气息,脸颊不由得泛起红晕。

在李浮白的指导下,桃花酒很快就酿好了。他们将酒密封在坛子里,埋在桃树下。

“要等些日子,酒才能酿好。”李浮白说,“到时候,我们就在这桃林里,一边赏花,一边喝酒。”

闻灯看着他,眼中满是憧憬:“好,我等着。”

夕阳的余晖洒在桃林里,为两人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这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这份悄然滋长的情愫。然而,闻灯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她不知道这样美好的时光还能持续多久,也不知道那隐藏在暗处的阴谋何时会再次降临。

第七章:神秘来信

桃花酿酒后的日子,闻灯与李浮白的相处愈发融洽,然而一封神秘来信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天清晨,闻灯正在窗边发呆,看着窗外飘落的桃花,心中想着与李浮白的点点滴滴。突然,一名丫鬟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信。

“小姐,这是刚刚有人放在府门口的,说是给您的。”丫鬟将信递给闻灯。

闻灯接过信,皱了皱眉头。信封上没有任何字迹,摸起来还有些潮湿,似乎刚从水中取出。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有力:“闻家之秘,关乎生死。今夜子时,城郊破庙,只身前来,否则后果自负。”

闻灯心中一惊,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找李浮白商量,可信中要求她只身前往,她又担心会给李浮白带来危险。

犹豫再三,闻灯还是决定先瞒着李浮白,独自去一探究竟。她将信藏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府中等待夜幕降临。

夜幕笼罩大地,子时将近。闻灯换上一身黑衣,悄悄从后门溜出闻府。城郊的破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寒风呼啸,吹得破庙的门窗吱呀作响。

闻灯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进破庙。庙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有人吗?”她轻声喊道。

突然,一道黑影从暗处闪现,站在闻灯面前。“你终于来了。”一个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响起。

第八章:惊人真相

破庙内,烛火忽明忽暗,映照着神秘人的脸庞。那人戴着黑色面具,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死死盯着闻灯。

“你究竟是谁?信中所说的闻家之秘又是怎么回事?”闻灯强装镇定,声音却微微发颤。

神秘人冷笑一声:“闻家之秘,足以颠覆整个江湖。你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病弱小姐?哼,你身上流淌着的,是上古神秘家族的血脉!”

闻灯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你在胡说!我自幼在闻家长大,从未听闻此事。”

“那是因为你的叔父将真相隐瞒了!”神秘人语气中带着嘲讽,“当年,你的父母为了保护你,惨遭灭门,只有你被叔父偷偷送出。而那本所谓的祖传秘籍,实则是记载着开启上古神秘力量的关键!”

闻灯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扶着身旁的柱子才勉强站稳。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时候模糊的记忆片段,似乎真的有一场大火,还有父母焦急的面容。

“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闻灯声音颤抖地问道。

神秘人向前一步,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我可以帮你解开身上的血脉之谜,让你获得强大的力量,摆脱这病弱之躯。但你要答应我,找到那本秘籍后,必须交给我!”

闻灯心中一阵挣扎,她渴望健康,渴望力量,更想知道自己的身世真相。可她又隐隐觉得这人不可信。就在她犹豫之际,破庙外突然传来一阵打斗声。

“不好,有人来了!”神秘人脸色一变,“记住我的话,想活命,就乖乖合作!”说完,他身形一闪,消失在黑暗中。

紧接着,李浮白冲进破庙,看到安然无恙的闻灯,松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会来,幸好赶上了。”

第九章:心意相通

李浮白冲到闻灯身边,上下打量着她,确认她没有受伤后,才终于松了口气。“你怎么这么傻,这么危险的事也不告诉我?”他语气中满是责备,却又藏不住浓浓的关切。

闻灯咬着嘴唇,低声说:“信上让我只身前来,我怕给你带来危险。”

李浮白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轻轻将闻灯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傻瓜,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告诉我,我们一起面对。你忘了吗?我说过要保护你。”

闻灯抬起头,看着李浮白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她忽然觉得,只要有他在身边,再大的危险也没那么可怕了。

“李浮白,刚刚那人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闻灯轻声问道。

李浮白点点头:“大概听到了一些。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我都会陪着你把真相查清楚。”

闻灯心中感动不已,眼眶微微泛红:“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李浮白看着她,眼神坚定:“不用谢,因为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桃林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想要守护一生的人。”

闻灯愣住了,心跳陡然加快。她看着李浮白真诚的眼神,终于鼓起勇气,轻声说:“我也喜欢你。”

李浮白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他轻轻将闻灯拥入怀中。破庙外,夜色依旧深沉,但此刻两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与甜蜜。他们知道,前方的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只要彼此相伴,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第十章:危机四伏

自从在破庙得知身世秘密后,闻灯和李浮白的生活愈发小心翼翼。他们开始暗中调查闻家往事,试图找到那本神秘秘籍的线索,然而每多年后,李浮白站在曾经埋酒的桃树下,轻轻挖出那坛桃花酒。桃花依旧灼灼盛开,可身边却再无那个令他牵挂的身影。闻灯为守护苍生,在与神秘势力的最终决战中耗尽心血,用生命封印了上古力量。

他缓缓打开酒坛,酒香四溢,恍惚间又看到闻灯巧笑嫣然地向他走来。一滴清泪落在酒中,李浮白仰头饮尽,带着对闻灯的思念,继续践行着两人曾许下的守护世间的誓言。而那盏他们共同点亮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耀,诉说着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与传奇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