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索许久,我发觉我还是没法解说这个故事写了什么,因为当故事被付诸于你眼中的时刻,故事就已经没法再由我来诠释了。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文字所构筑的故事角度也是不同的。
就好像我说“花”,有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玫瑰,有人会想到百合,满天星,亦或是别的一些什么。我说“雨“,有人会想到路灯下零碎的雨丝,有人会想到晦暗天空,亦或是被打湿的树叶,湿润的花瓣,躲雨的行人,五颜六色的伞,地面的水洼,潮湿的风。
用文字描述出的画面,在不同经历的人眼中总有不同的意象。
以前我倒是很执着于总希望向你解释,我到底在写些什么,你应该怎样去阅读这样的故事,后面才意识到这很傲慢,如何去阅读一个故事是读者的自由。
相对的,能够写出什么样的故事,也是创作者的自由。
开书的时候其实很迷茫,不知道该写什么。
正如同我之前说,说出口的语言会成为束缚的锁链,写下的文字也是如此。
我在菠萝包最赚钱的几本书都是古风多女主题材,但我一直觉得我古风写的并不好,我完全不擅长用文字来描绘所谓古色古香的氛围,也不擅长有关于升级战斗的爽点塑造,至于装逼打脸的存在痕迹更是微乎其微,甚至你说所有古风都是东西南北中四域攻略女主的公式大全都没关系,因为事实如此。
时至今日还有小宝宝不明白,如果一个作者擅长某个领域,那么他只需要在这个领域不断深耕就好了。正因为每个人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于是所擅长的地方是不同的,有人善于构建世界观,有人善于描写细微的情感,有人善于炫酷的战斗画面,有人善于悬疑推理,诸如此类。
作者要做的是在扬长避短的同时,经过逐渐的练习与学习去完善短的部分,但不应该刻意将短的那一部分作为主体,否则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我也相信某些人或许真的是出于好意,但将自己认为的正确强加在他人身上来限制他人的自由,既是傲慢,亦是病态的弥赛亚情节。
我这种古风写起来确实很简单,因为有太多前人早已把符号塑造好了,有关于宗门,仙子,修行,境界,秘境,功法,大比,狐娘,女帝这些都不需要我再去解释,因为读者早已习以为常,所以我的古风只是套着壳去写一个攻略女主加升级循环到结束的故事,仅此而已。
而写了整整两百万字的师尊以后,我脑袋里本能想的又是下一本古风该写什么,师尊是个很轻松的故事,我只需要去琢磨什么样的剧情轻松欢快就好了,这样的故事也没什么不好,我也很喜欢。
但我不只是喜欢这些东西。
顾清这个故事的开头其实是我半年前写的,因为半夜睡不着幻想的时候想到了这么一个故事,于是我就写了个开头放在了那。
然后就放了很久很久。
当我需要开新书的时候,看着这个开头半天,我却忽然觉得很陌生。
因为我已经写了两百万字古风,习惯了嘻嘻哈哈当乐子大王,再看到半年前的开头,我甚至有种这开头到底是不是我写的奇妙怀疑感。
然后我开始顺着这个开头往下写,再然后写了九千全被我删掉了。
因为感觉很割裂,仿佛第一章和第二章完全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这也是我决定等师尊写完休息一个月的原因,我对写书的态度一直都很别扭,无论如何必须要我自己先满意,才愿意交给你去评判好坏。
每当这种茫然的时候,就该到开始翻书充电的时刻了,狠狠给自己通电了好一阵以后,写的前十章总算比较满意了,于是决定写这个故事。
这本书的故事节奏很慢热,从前十章大概就能看出来,因为他并没有通过特定的符号与标签来塑造某个充满情绪起承转合的故事桥段。
正如之前说的,作者是没资格教读者应当如何阅读的,而选择用这个较为慢热的故事开头来写都市风格的故事,是我的习惯。
因为我更喜欢写一些简短的日常,用零碎的细节来填满它,每一个剧情过渡之间总有大量琐碎的日常。
对于日常的态度,我总是很喜欢,但也总有人不喜欢,这又是一种视角上的不同。
对于我而言,写剧情是更为简单的,因为剧情只需要根据细纲的思路把人物塞进去,再设计好场景和对话就可以了,这真的很轻松,因为不需要去揣摩那些细腻的情感,也不需要去设计那些藏匿了真心的对话。
所以以前偶尔看到写日常被人点草水文会感到很无奈,这就是读者视角和作者视角之间的不同。
在我的理解里,网络小说应当是情绪叙事,而非爽点叙事。总有些零碎的,细腻的,难以被察觉的情绪,也有表达出来的意义。
每一种故事存在,都应当有属于它的价值。
……………………
说起来,我还是挺幸运的。
大多数时候,过度的表达自我不被他人所接受才是常态,但这本书成绩其实真挺好的,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些,所以,尤其感谢喜欢这个故事的你。
正因为你的喜欢,才让我意识到这样的故事也有属于它的价值。
写书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学习,不断试错,我会自己去好好努力学习感受一些能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的东西,也会努力去雕琢更有感染力的画面,路途中总难免有疏漏亦或是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多一点耐心,是我所渴望得到的尊重,但没有也没关系,你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故事。
衷心感谢诸位厚爱支持,卷一【落水狗】结束。
让我们开启卷二【空心人】的故事。
再次感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