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里被废置了一个世纪。”户田瞳奈坐在桌边,头发随意扎成一个小团团,正在用彩笔涂鸦传单草稿。
窗外的天色已经由金橘染成了浅粉,晚风透过被白鹭茜擦得干干净净的玻璃窗灌进教室,吹起她写有“心愿部”三字的临时纸横幅。
“擦窗户好累……但总算能看到夕阳了!”
白鹭茜把抹布搭在肩上,双手叉腰,满足地看着自己的“作品”。阳光透过玻璃洒落进来,地板也被拖得干干净净,仿佛整个教室都焕然一新。
“你真努力呢,白鹭。”瞳奈对白鹭说道。
白鹭茜干活的效率相当高,很有热情的样子。
“因为,因为我想努力做一件事情。只是一件事情就好,只不过一直没有什么开始的契机。”白鹭茜对瞳奈回应道,她的眼神在道说着她的思绪,她的愿望。
只是坚持下来,努力做一件事情——这就是白鹭茜的愿望吗?
未免有些过于单薄了。
“教室不错,光线通风还可以。”
时雨彩放下扫帚,站在教室中央,认真评估,
“如果能够添置一些布告板、软垫和茶几,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人来,能坐着喝茶,也是极好的”
“预算暂时是零元哦。”凤夜补充。
而且,这种非体育和艺术性的社团,很难拨到经费吧。
可能一年也只有5w円的经费拨款,实在令人堪忧。
“那么,就先把旧椅子擦干净吧。”她平静地说。
于是凤夜叹了一口气,又拖着一把嘎吱响的木椅子走到窗边,开始擦。
而在一旁,雪野诗织依然蹲坐在墙角,怀里那本封皮精致的精装书没有拆封,她看起来一动不动,像是某种沉思中的雕像。
“诗织同学,你是在打坐吗?”白鹭忍不住问道。
“我在思考。”她的声音像是睡意未醒,“什么是人生,而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是啊,我已经陷入了虚无主义,无法自拔。”
“那么,你能挪一下位置吗,我要清理你那边。”白鹭无奈地扶额。
“是吗,非常感谢你的努力。”诗织慢悠悠地睁开眼睛,看向窗外,“窗户变干净了……你很努力啊,白鹭同学。”
白鹭茜微微一愣,叹了口气说:“希望你也可以稍微努力一点。”
不过,诗织同学加入社团的动机就是找个可以自由发呆的地方,所以想必难以说服她努力建设社团吧。
另一边,瞳奈正埋头画着宣传用的图案。她画得很认真,连彩笔的盖子都咬在嘴里,一副完全进入状态的样子。
她的纸上画着一幅小插图:一个卡通风格的教室,五个简笔画人物围坐在一起,中间的黑板上写着“欢迎来到心愿部”。每个人头上还画了气泡框,写着“恋爱烦恼请进”、“考试焦虑解压”、“人生目标咨询”等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
她把她最喜欢的gal女主角们,飞O凑,大O游星,还有曲O静树全都画了进去。
“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美少女?”凤夜瞥了一眼,问道。
“传单最大的用途就是吸睛,在路人心里留有印象哦。”,瞳奈头也不抬,
“说不定宅宅们看到我画的美少女这么可爱就会把传单揣兜里收藏了,然后在欣赏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记住这个社团了,也就会推荐给其他有烦恼的人了。”
“你对你自己的画工好有自信啊,你以前这么擅长画画吗?”凤夜感叹。
“那当然。”她自豪地抬起头,一副“快夸我”的表情。
不对,户田瞳奈你这家伙怎么忽然开始卖萌了,你的男儿魂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知道吗?
时雨彩轻轻点头,像是宣布某项程序完成了一样:“社团差不多好了吗。”
她扫了一眼几人:“分工明确。窗户和黑板已完成,椅子正在清洁,传单设计进行中。诗织同学……”
“我负责思考灵魂的意义。”雪野诗织马上接道。
“请继续。”彩语气没有一点波动。
“等一下,这真的算分工吗!?”拓平一脸震惊。
瞳奈忍不住笑出声:“哼哼,这就是世界和现实哦,总有人不干活也可以得到幸福的。”
白鹭凑到瞳奈身边,指着她还没画完的传单草稿:“户田同学,还会画画啊……”
“是啊,从小到大黑板报一直都是我画的。”瞳奈得意地说道。
其实瞳奈的画工也不怎么样,她从来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过美术,只不过她喜欢描图和临摹她喜欢的动画人物罢了。
达不到可以赚钱的水平,不然也不至于找工作都是难题(虽然美术生找工作确实蛮难的),但是骗骗这些没有学过美术的普通学生还是可以的。
天色又暗了一些,教室里的灯光被打开,暖黄色的灯泡下,那张纸质横幅依旧在风中轻轻晃动。
桌子堆着五颜六色的笔、剪刀、透明胶,还有一张快被填满的宣传单。
传单上,“心愿部”三个大字被描了金边,旁边还有几个手写小字:“欢迎烦恼投稿”“恋爱限定解忧中”“期末冲刺鼓励中”。
瞳奈看着自己的杰作,像猫咪一样眯起了眼:“那么,直接打印到处发吧。”
“那我们明天就可以开始贴了。”时雨彩点头,“然后,准备好接待第一位客人。”
凤夜靠在椅背上,望向天花板:“会有人来吗?”
诗织闭着眼,像是在梦游中说:“会的……说不定是一个外表平静但内心千疮百孔的转学生……”
“那样会很有趣。”时雨彩说道。
“嗯……”白鹭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双腿晃啊晃,“我好期待呢。如果真的有人来找我们倾诉,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没有人能回答她的问题。
“如果可以认真的投入某件事情,可以认真的做某件事情,让它们把我的内心全部填满,就太好了。”白鹭茜说道。
在布满剪纸和颜料味道的教室里,几个人默默地继续他们的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