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题杜子美浣花醉归图,《老杜浣花溪图引》是宋代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通过对浣花图意的描写、想象,成功刻画了大诗人杜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全诗多以杜诗语句表现杜甫的性格,将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的心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思想深刻。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

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

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

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

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具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元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

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绩弦千古无。

杜甫流落到锦官城中,老朋友严武做大官,对他照顾得很好。在碧鸡坊西面修建了茅屋,在百花潭的水中洗濯帽缨子。杜甫脱下的旧衣裳未补好,新衣裳又绽裂了。他虽然生活贫困不堪,却有着出众的才华,胸中存有万卷书。

他努力寻求治国的大道,真的要超越到伏羲氏之前。他所写的诗歌,借鉴吸收了《诗经》的精髓,与国风的风格十分接近。自从安史之乱,干戈四起,天下到处兵荒马乱,杜陵韦曲在兵劫之后,已经难以听到鸡犬之声。

安史之乱后,亲人四离,现如今年迈的妻子、幼小的儿子都和杜甫在一起,但其他亲人,杜甫的弟弟、妹妹四散在外,飘零他乡,难以相见。杜甫真是乐观平易,很合人们的心意,因而菜农、渔夫都愿意和他结为邻居。

邻居家每有美酒,都邀请杜甫过去相饮,他每次都应邀而去,而且与鱼鸟相亲,乐在其中。登上浣花溪的酒船,遣散开随从的车马,我们在野外墙边欣赏不知主人的桃李。他的儿子宗文在家守家,另一个儿子宗武相随搀扶着他,日落时分,杜甫因为喝醉由一匹驽钝的毛驴驮着回家。

希望战士们早日解下马鞍脱去头盔,而自己也不需要高官做。没有得到中原平安的消息的杜甫,即便是在醉中也皱起眉头,为国家发愁。

绘在生绡上的图画挂在墙头,粉墨零落;杜甫一生忠义,现在已经不复得见了。杜甫醉酒之后,儿子在旁唤不醒来,驴子也停下了脚步,都恐怕唤醒诗人,诗人又要作新诗。如果是后世的诗人,一定会顶礼膜拜这幅生动的画面,但要继承杜甫的精神那就困难了。

此诗通过对浣花图的画意的描写、想象,成功地刻画了大诗人杜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爱国精神,思想意义非常深刻。在此诗中,运用了很多杜诗的语句,这正是黄庭坚和江西派的诗人所主张的“无一字无来处”,对表现杜甫的思想和性格有较大的作用。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谓此诗:“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作者把杜甫醉中不忘忧国事的情态、一生忧国忧民的心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堪为杜甫知己。

括江神子

拾遗流落锦宫城。故人情。眼为青。时向百花,潭水濯冠缨。韦曲杜陵行乐地,尘土暗,叹漂零。

园翁溪友总比邻。酒盈尊。肯相亲。落日蹇驴,扶醉两眉颦。磊落平生忠义胆,诗与酒,醉还醒。

本词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落寞与惆怅交织的氛围。拾遗,本是官职之名,却在这锦官城中沦为了流落之身,这种身份的反差,无疑加深了那股凄凉之感。锦官城,成都的别称,素来繁华,可对于流落于此的主人公来说,这座城恐怕更多的是见证了其漂泊的无奈与心酸。

然而,故人之情却依旧深厚,一个“情”字,为这凄凉之中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眼为青”,青色的眼睛,常被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眷恋,主人公对往昔的回忆、对故人的思念,都凝聚在这简单的三字之中,仿佛那青色的眸子中,藏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有欢笑,有泪水,更多是岁月沉淀下的那份真挚与不舍。

“时向百花,潭水濯冠缨。”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清新又略带超脱的画面。百花盛开之处,潭水清澈见底,主人公常去那里清洗冠缨。这不仅是对冠缨的清洁,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寄托。在这尘世之中,主人公试图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被世俗的污浊所侵蚀。百花的绚烂、潭水的澄澈,都映衬着主人公那颗渴望超脱却又无法完全抽离尘世的矛盾之心。

而“韦曲杜陵行乐地,尘土暗,叹漂零。”则将思绪拉回到现实。韦曲与杜陵,本是长安城外的风景名胜之地,往昔人们在那里尽情游乐,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欢乐。可如今,那些地方却被尘土所掩盖,曾经的繁华与喧嚣不再,只剩下无尽的荒凉与落寞,让人为之叹息。这不仅仅是对风景变迁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漂零、世事无常的深深喟叹,曾经的欢乐与美好,都在这尘土之中化为泡影,只留下主人公在这漂零之中,独自承受那份失落与无奈。

“园翁溪友总比邻。酒盈尊。肯相亲。”下片伊始,笔锋稍转,描绘出另一番生活情境。与园翁、溪友为邻,大家彼此亲近,一同饮酒作乐。这看似是一种平淡又惬意的生活,可在那平淡之下,却也藏着几分辛酸与无奈。

主人公在这流落之中,只能与这些平凡的百姓为伴,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都已不再,如今的他,只能在这简单的邻里之情、酒香之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落日蹇驴,扶醉两眉颦。”落日余晖之下,主人公骑着蹇驴,醉意朦胧,眉头却紧紧皱起。这一画面,将主人公的落魄与愁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蹇驴,那醉态,无一不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两眉紧颦,则更是将内心深处的忧愁与烦恼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可即便如此,“磊落平生忠义胆,诗与酒,醉还醒。”主人公一生秉持着磊落的忠义之心,哪怕在这艰难的处境之中,也未曾改变。他以诗与酒为伴,在醉与醒之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底线。

这种坚守,既是一种对自己的忠诚,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不屈与抗争,哪怕命运如此不公,哪怕生活如此艰难,他依旧不愿放弃那颗忠诚正义之心,依旧在诗与酒的世界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精神寄托与灵魂归宿。

整首词情感丰富而又复杂,从流落的凄凉到故人情的温暖,从对往昔欢乐的回忆到对现实漂零的叹息,再到邻里之乐的平淡与内心深处的愁苦,最后是那对忠义的坚守与在诗酒之间的自我救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命运面前虽饱经沧桑却依旧坚守初心的主人公形象。

让人在感慨其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禁为其那颗坚定而又强大的内心而深深动容,仿佛在那古老的文字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沉浮却又从未放弃挣扎与坚守的影子,引发着我们对人生、对命运、对自我内心深处的深深思考与无尽感悟。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