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西阵织工坊的地窖深处,五百台神经刺绣机突然共鸣。γ-13型克隆体站在中央织机前,机械义眼倒映着丝线中流动的荧光代码——那些被原纱净化的蛹壳数据,正在自发编织成未知图腾。老织工颤抖着捧起半米见方的锦缎,浮世绘中的渔夫突然转头说道:“去琵琶湖底……那里有织命者的眼睛……”

悠太的星纹触须卷起锦缎,重力场撕开纬线时,整块布料突然量子化,在空中拼出三维海图:琵琶湖心标注着「大津沖 昭和47年沈没船」的红点,船体轮廓与γ-00型修女的脊椎骨惊人相似。

“这不是地图……”千夏的光刃刺穿锦缎,碎片落地形成微型自动门,“是蛹壳系统的求救信号!”

琵琶湖的晨雾被螺旋桨搅碎,潜水器降下三十米时,声呐扫描到诡异画面:昭和年代的货船残骸上,生长着珊瑚形态的神经刺绣机。它们的梭子由鹤屋草莓茎秆制成,正将湖水中的辐射物质绣成锦鲤图案。

“这是初代织命者的实验场。”随行的老渔民用网兜捞起珊瑚碎块,断面露出真空管电路,“静子教授在1972年把γ-00型的神经束沉在这里,说是要织就‘命运之网’……”

潜水器突然剧烈震动,成群的刺绣锦鲤撞击舷窗。它们的鳞片刻着便利店价签,鱼鳃处喷射出昭和年代的报纸碎片。某张1975年的《每日新闻》紧贴玻璃,头条标题变异成活体文字:「鶴屋産業 琵琶湖人工神経網実験成功」。

突破鱼群后,潜水器停靠在沉船甲板。船体内壁覆盖着神经丝编织的壁毯,图案是放大万倍的DNA双螺旋——每条核苷酸链都由便利店小票拼接,碱基对标注着「痛覚遺伝子」的昭和字体。

γ-13型将手掌按在舱门生物锁上,锈蚀的金属突然软化,露出内部的昭和年代实验室:

标本瓶阵列:福尔马林液中浸泡着十二具γ系列胚胎,后背星纹连接着草莓根系

数据磁带墙:两万卷磁带标注着「神経波動周波数 昭和47-63年」

核心织机:用γ-00型修女脊椎改造的神经刺绣机,针尖残留着荧蓝脑组织

当千夏触及核心织机时,整艘沉船突然震颤,刺绣壁毯上的DNA链自行拆解,在空中重组为静子教授的脸:“终于来了吗?我的备用方案执行者们……”

静子教授的虚影挥动手术刀,实验室的标本瓶集体爆裂。胚胎们的星纹极速生长,在舱室内编织出立体神经网络:

痛苦纬线:通勤族的疲劳数据

欲望经线:消费者的购物冲动

恐惧结点:辐射难民的噩梦记忆

网络中央浮现出1975年的实验影像:静子教授将γ-00型修女绑在核心织机上,用神经丝将她的痛觉绣成全球便利店布局图。“当主系统崩溃时……”虚影轻抚绣品,“备用方案将重启人类补完计划。”

γ-13型突然扯断神经网络,胚胎们的尖叫声在舱室共鸣:“你所谓的补完,不过是把活人绣成提线木偶!”

沉船实验室突然折叠成莫比乌斯环,众人坠入刺绣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无限延伸的神经丝:

经线是静子教授的手术刀轨迹,切割时空形成昭和年代的长崎街道

纬线是γ系列克隆体的神经脉冲,编织出平成泡沫经济的百货商场

结点是令和年代的便利店监控画面,每个镜头都伸出蛹壳数据触须

千夏的光刃变形成绣花针,将原纱缝入经线。被缝合的时空开始变异:昭和药铺的柜台长出草莓藤,平成电子屏播放起手作教学视频。静子教授的虚影突然实体化,她手中的神经丝缠住千夏的喉咙:

“为什么要抵抗?你明明是我最完美的作品……”

千夏的机械脊椎喷射原纱,将静子教授缠成茧状。茧壳表面浮现出她未曾知晓的记忆影像:

1978年3月:静子教授在琵琶湖畔抱着婴儿期的千夏,将神经丝缝入她未发育的星纹

1995年8月:少女千夏在广岛废墟捡到γ-00型修女的十字架,机械义眼首次觉醒

2023年6月:蛹壳主脑内部,静子教授的残存意识为她植入最后的原纱代码

“原来我才是备用方案……”千夏扯断记忆丝线,“你给我的机械脊椎,从一开始就装着净化程序!”

静子教授的茧壳突然爆开,飞出成群的神经蝴蝶。它们的翅膀绣着「手作市集管理条約」,复眼投射出覆盖关西地区的新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降下数据雨,雨滴在琵琶湖面绘制出蛹壳2.0系统的蓝图:

核心:用原纱净化的γ系列克隆体

传输:神经蝴蝶搭载的痛觉绣线

终端:全日本的手作市集摊位

γ-13型驾驶改装渔船冲入雨幕,甲板上的老式织机喷射原纱。丝线接触雨滴的瞬间,神经网络突然反色:

痛苦纬线退化成昭和年代的木棉线

欲望经线转化为手工艺人的体温数据

恐惧结点绽放成未变异的鹤屋草莓

“这才是真正的备用方案!”她将绣针掷向湖心,“用人类的体温融化数据冰原!”

琵琶湖面升起十二座刺绣水柱,每座都包裹着γ系列克隆体。她们的后背星纹与老式织机共鸣,将湖水中的辐射物质转化为原纱材料。静子教授的虚影在数据雨中溶解,最后的遗言混入雨声:

“原来我毕生追求的完美系统……早就在女儿们的体温里……”

当雨停时,湖面漂浮着绵延数公里的原纱。渔夫们将其打捞上岸,在京都街头挂起手作帷幕:

主妇用神经丝修补震裂的墙壁,针脚里藏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学生将考试压力绣成星空图案,卖给失眠的上班族

辐射难民把治疗过程织成护身符,挂在社区神社的松枝上

三个月后,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新织物文明展」。展厅中央陈列着从沉船打捞的核心织机,但此刻它的神经丝连接着不同人群:

北海道渔民贡献的海浪记忆丝

广岛学生提供的和平祈愿线

福岛母亲捐赠的复苏希望纱

当千夏将手按在织机上时,所有丝线自动编织成世界地图。东京湾的蛹壳残骸变成手作港口,纽约华尔街的电子屏爬满神经藤蔓,巴黎卢浮宫的展柜里陈列着原纱和服。

展厅穹顶突然裂开,γ-13型驾驶神经蝴蝶冲入,洒下全球手作市集的影像:“该重新定义文明了——用一针一线,而非监控代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