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字,所谓的地下城核心就是地下城核心。
能够设计并建造地下城的意志,实体化后便是地下城核心。
我自己曾建造过无数个地下城,里面的怪物会掉落金银财宝。
有时候,我也会将从其他死在地下城里的冒险家那得到的装备,作为奖励奉送给后继者。
甚至有时还会把食物放在犄角旮旯里,供冒险者们搜索。而这在粮食收成不好的灾荒年份十分具有竞争力。
因此,人类给我这个地下城起了个好记的名字——饭困不愁地下城。
会掉落食物,这点相当受欢迎。
改善了食物供应情况之后,冒险者愿意长时间待在地下城中。
冒险者们在我这里待得越久,战斗的时间越长,我就能积累到更多的地下城点数。所以相比那些只掉落金银财宝的地下城,我能赚取更多的点数。
但也仅此而已。
当地下城扩展到八层左右时,收益和维护费用几乎达到了平衡点。
从那以后,四十年来我建造的地下城再也没扩展过。并非我胸无大志,只是强行继续扩大地下城的规模,只会让维护成本高于收益……而负债的地下城只有一个结局——毁灭。
所以,即便我想扩大规模,也无能为力……
一个停滞不前的地下城,一旦冒险者们厌倦了探索,其中的金银财宝也不再吸引人,来访人数就会减少,最终只能选择缩小规模而维持生计。
可即便如此,若因为不愿冒险者流失而改变掉落品的内容,盲目增加掉物品的价值,结果反而会让冒险者数量骤减,地下城迅速走向终结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原因很简单。
我们这些地下城核心并不清楚人类真正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其他地下城曾掉落过宝石,那时人类显得非常兴奋,但如果我照搬,将同样的宝石设为掉落物,地下城的热度可能就会瞬间消失。
曾经有人类的地下城主说过,物以稀为贵。
宝石本身具有的实用价值不大,一旦产出的数量多了,稀有价值下降,自然而然不值钱也不吸引人了。
然而老实说,尽管主人向我耐心解释了一番,我对这种实用价值和稀有价值的概念仍然并不太明白。
总之,地下城存在着种种原因,为了避免与其他地下城在争夺资源的贸易战中同归于尽,地下城核心之间有一条约定:“不得模仿其他地下城流行的掉落物,否则会引发双方的毁灭。”
我建造的地下城有八层。这比平均水平稍大,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远不能称为巨型地下城。我希望地下城能够越来越庞大……喜欢大的东西,这是地下城核心的本能,来源于天生的原始欲望。
然而花了百年才堪堪建成八层,之后四十年则停滞不前……这就是我设计地下城的极限。
这并没有令我感到意外,地下城核心很擅长迅速接受眼前的现实。
停滞的四十年中积攒了不少点数,我利用这些点数从异世界召唤了一位人类灵魂,希望他能帮我建造新的地下城。
造访异世界的时候,我曾在图书馆中看到过人类历史上的伟人留下的名言:
“人类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虽然奉人类为主人是一种效仿其他巨大地下城的手段,但这并不算模仿掉落物或地下城奖励内容,应该不会违反规定……大概吧。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地下城效仿这种方式,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总之,我希望他能建造一个比八层更庞大的地下城。
我想变得更大……真的很想变得更大。
为此,我甚至愿意将地下城的所有权限都交给人类。
不过……即使将全部权限交出去,依仗着最初的灵魂契约,主人的生死权依旧掌握在我手上。如果他在五十年内连五层都建不到,比我干的还差,那杀了他便是。
这可是我花费积攒了四十年的点数买来的第一个人类。
可别让我失望啊?
“好嘞,我们来建温泉地下城吧……啊,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就这样,我从异世界买来的这个人类,突然说出了这样奇怪又轻薄的话语。
区区一个人类,怎敢与我如此亲近。
他真的没问题吗?
“名字啊……薇、薇奈,嗯,叫我薇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