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备,列阵!”

王寒一声令下,随行的千岩军立刻拿起武器将没有战斗能力的民工护在身后,这支小队共二十人,其中五人的战甲最为厚重,一手持盾一手持短剑站在队伍最前方,毫无疑问,他们将承担抵抗敌人攻击,保护战友的责任。

在他们身后的是五手持长枪的士兵,枪身并未经过多么细致的打磨,但异常的坚韧,从形制上明显可以看出专门为攻击硬甲目标的设计。

再往后是七名弩手和三名预备役(当其他出现伤亡时,可以迅速取代其位置,防止阵线出现漏洞)。

当杨灯从车上站起来时,王寒已经将队伍理解完毕,顺着他们面对的方向,杨灯也发现了敌人:一群幼岩龙蜥。

这些从地脉中诞生的元素生命对地脉变化极为敏感,因此越是接近前线战场,这些生命便越是躁动不安。

“幼岩龙蜥?王寒队长,能解决吗?”杨灯皱了皱眉,这种魔物和他的相性非常差,几乎完全由岩元素构成的皮肤堪比花岗岩,即使子弹能击穿它们的皮肤,威力也会遭到很大的衰减,坚硬的身体组织也会减弱空腔效应,目前杨灯手上只有元素手雷能对它们造成杀伤。

“放心吧杨灯大人,这些魔物不足为惧!”王寒向杨灯保证道,随后再次面向自己的战友,开始指挥起来:“弩手准备,抢占高地,装填破甲箭头!”

几名弩手立刻向着一处山坡上冲去,放下手中的重弩,将弦拉到弩机上,随后取出一支支箭矢搭在上面。

这箭矢的箭头和一般的尖锐箭头不同,前端相对圆润并且重量不轻,是专门为对付硬甲目标设计的,并且从他们的动作上看,这箭矢的重心平衡做得很不错,射程也就有了保障。

原本还在数百米外的幼岩龙蜥很快就冲到了车队前一百米的距离,早已在他们前进路径上等候的千岩军盾兵立刻举起盾牌,如同一道铜墙铁壁,令这些魔物无法再前进分毫。

随后,盾兵立刻横向移动,留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空隙,挥起短剑刺入幼岩龙蜥的岩甲缝隙中,将其拉到自己身后,后方的枪兵看准时机,将那些立足未稳的幼岩龙蜥乱枪打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车队中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便成功杀死了两只魔物。

“厉害呀,换我的话绝对杀不了这么快。”杨灯在后方看着,忍不住赞叹道。

前方的战斗还未结束,后面的几只幼岩龙蜥见千岩军如此勇武,便调换方向,试图从两侧绕开这支队伍。

“嗖!嗖!”

两道破空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那只幼岩龙蜥头顶上瞬间插上了两支箭矢,岩石一般坚硬的头骨成功保住了它的性命——箭头并未伤及更深的组织——但转眼另外两支箭矢便将它送回了自己母亲的怀抱中。

杨灯向着弩兵的方向看去,六名弩兵分成三组,前后站立,当前面的人发射之后,便立刻退后装填,下一组的人接着瞄准发射,以此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三组会不会时间太短了?”但很快杨灯就找到了答案:那些士兵并非用手指或臂力上弦,这些重弩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士兵在力量和体力上的差距,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使用门槛,设计师们在弩机上集成了诸如滑轮杠杆等设计,使用者只需使用很小的力,便能将上百斤的弓弦拉开,并且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看样子璃月的技术水平很高啊,回头得系统的学习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外骨骼再完善一下。”

正在杨灯构想未来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有针对性的装备和战术,几只幼岩龙蜥确实不算什么威胁,从发现敌人到王寒确认幼岩龙蜥离开,整个过程只不到半个小时,但这半个小时却让杨灯受益良多,他抬起自己手中的步枪,抚摸着枪身上的纹路,自言自语道:

“等我把下一代外骨骼和重机枪造出来,你就可以退休了。”

如果步枪有意识,大概率会对杨灯说:“无情无义!”

士兵们收起刀枪慢步走回车队,虽说战斗结束的很快,但毕竟是和魔物寻找,凡人之躯还是免不了会消耗许多体力,因此王寒在和运输队长商量之后,决定就地扎营,等明早再出发。

虽然和原计划稍有差池,但也并非不可接受,于是,运输队的所有人。包括杨灯在内,都参与到了营地的建设当中。

虽然很想这么说,但杨灯发现这时候自己好像真的帮不上什么忙,不论是搭帐篷也好,生火准备食物也罢,杨灯都不会,但最后绕了一大圈自己反而成了最闲的那个人。

一大群努力工作的人中间混进去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杨灯的压力可想而知,虽说不会有人因此责怪他什么,但杨灯还是想要做些什么。

于是他看向自己带来的两箱手雷,这些原本是他带着用来防身的,但路上意外的安全,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看着这一箱手雷,杨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王寒队长,我有个想法。”

正在安排岗哨位置的王寒暂时停下了工作,道:“杨灯大人请说。”

杨灯指了指自己带过来的一箱手雷,“这里有十六颗手雷,我可以改造它们的引信,减少触发时间,把他们设置在营地附近,如果有魔物接近的话可以自动引爆。”

听完杨灯的描述,王寒明白这是一种防护措施,如果能布置到营地周围的话,确实可以提高安全性,于是他点点头道:“好,我这就叫几个人跟你去。”

杨灯带着三个士兵来到营地外约五百米的一处树林中,这里树木相对比较密集,夜晚容易遮挡视线,因此杨灯决定将大部分“地雷”布置在这里,一旦这个方向出什么情况手雷的爆炸声就是最好的警报。

“稍等,我改造一下引信。”

杨灯将手雷从箱子里取出来,放在木板上,小心翼翼地将引信拆除,将里面的引信装药取出一半再重新装回去。

用了一个小时,杨灯才把所有的手雷处理好。

考虑到大部分比较危险的魔物的身高,杨灯选择将手雷固定在树干上距离地面约一米左右的位置,用线拉着保险栓,轻轻走到另一颗树旁,在同样的高度固定住另一颗手雷,将线系紧后两颗手雷的保险栓刚好卡在了临界点上,如果有人从这里经过,只要碰到了这根线,不出两秒就会被火光和破片淹没。

“就像这样安装,尽量找那些树林中天然存在的小径布置,如果有魔物的话它们大概率也会从这些地方经过,不用担心野生动物误触,它们早就死完了。”

“拉拌线的时候小心一点,实在不行可以稍微调松一些,影响不大,你们的安全最重要。”

“安装好之后尽量想办法做上标记,方便我明天早上来销毁。”

将安装地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交代完之后,杨灯便和战士们一起把一箱手雷全部当地雷安装完成,回到营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