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队友好不容易给他创造的空位!”
“他不是三分最准的那个吗?怎么连个罚球也三不沾。”
“还三分杀手呢!假的吧。”
“关键时刻掉链子,唉……”
曾经的那一句句的冷嘲热讽铺天盖地地向我袭来,我从睡梦中惊醒,空气很沉,让我有些难以呼吸。天已然亮了,但依旧昏昏沉沉的,我坐在床上,眼睛望向窗外,自言自语:
“对啊,为什么会没进呢?”
“咚咚咚。”一阵有规律的敲门声,随后一个温柔地女声从门外传来:
“泽田君,请问你醒了吗?今天我有些事要出去一趟,饭我已经做好了,放在餐桌上,冷了的话记得热一下再吃。”
“好,我知道了。”我应了一声,随后像往常一样起床穿衣。眼睛不经意地扫过书柜,那上面的一块银牌进入视线,在它前面一众大大小小的金牌中十分显眼。
“那天,好像也是阴天吧。”脑海中不禁闪过这句话,我移开视线,匆匆出了房门,试图摆脱那些记忆。
出房门的时候,正好传来家门关闭的声音,大概是晴香出去了。屋子里弥漫着热牛奶的醇香和烤面包的气味,去洗手间的路上,看见那女人的房间敞开着,一只大海星仰面躺在床上睡得正香,看来她昨晚又加班了。
洗漱完,我唤了那女人一声,她睡意朦胧地回了我一句,大概意思是她一会儿就起。我哪知道这一会儿是不是快要到了中午,于是将她那份早餐送进微波炉,方便她起来加热。
饭后,我在房间里做功课,窗外的天色阴沉,一股压抑的氛围萦绕在我的身边。周围轻悄悄的,又似乎很吵,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刚才梦中的那些话,扰乱着我的心。我再也写不下去一个字,索性合上作业本,去客厅看电视,那女人已经起来了,正坐在餐桌旁吃早餐,见我来了,她叼着面包口齿不清地说:
“小太,早上好呀。”咬下面包,她接着面带笑容地说:“谢谢你把早餐放进微波炉,不过,今天地小太看上去有些闷闷不乐的呢。”
我没理他,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准备打开电视。她若有所思地想了一番,学着名侦探柯南那样指着我说道:
“真相只有一个:因为老婆不见了,所以小太很寂寞。”
我瞥她一眼,面无表情地答道:“恭喜你,猜错了。”
“哎?不是吗?那是……”
没等她说完,刚打开的电视里就播出了体育节目,而这个节目恰恰是篮球比赛的直播,并且直播的场景,也恰恰是那个投球手罚球失手。曾经的一幕幕回忆涌上心头,我疾步离开了客厅,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扑到床上,那一幕幕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国中时期的我和现在不同,那时我并不是一个宅男,与之相反,比起在家,我更喜欢在户外,在球场,和我的伙伴们一起玩耍,打球。我从小对篮球就情有独钟,据那女人所说,我在上幼稚园的时候,别的小男孩都拿着小汽车,小飞机你追我赶,而我偏偏就在那一直拍皮球。
后来上了学,体育老师系统地教会了我如何打篮球,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便在篮球场上一去不复返。不论天气如何,不论忙碌与否,不论是否有人,篮球场上必然少不了我的身影。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到现场观看了一场真正的职业篮球赛,其中红队的主力投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逢持球必投三分,每逢三分必然进球。那一次次拔地而起的弹跳,优美的弧线,进篮的声音,令我心驰神往。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也要成为一个像他这样厉害的投手,每次出手,每个三分,必然命中篮筐中心。
所以,我开始没日没夜地训练三分投篮,就连做梦都是站在三分线出手的画面。终于,在上国中后,我参加了篮球社团,教练测的数据显示,我的三分球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并且多次逼近百分之百,人送外号“三分杀手”。在日常的训练中,我和队友们练成了十分默契的配合,教练也刻意将重心落在我身上,让队友配合我,给我创造投篮机会,辅助我得分。
后来,我们队代表学校参加篮球校际联赛,我带领着队伍一路过关斩将,每一次比赛几乎都是碾压式打击。一个个三分球让我们队的翻牌手都忙不过来,我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像当初那位红队的主力投手一样,倾听篮球入框的声音。
一次次比赛,我和队友们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付出、甚至是牺牲。面对教练的偏心,他们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为了团队的利益。赛场上,他们拼尽全力为我创造出手机会,不惜自己犯规,受伤,也要将球传到我手上,而我也不负所望,屡屡得分。
然而,在最后的决赛中却出现了意外。决赛的对手十分强劲,不论是突进还是防守能力都优于我们,如果没有我的三分球稳住局势,我们很快就会全面崩溃。就这样,你追我赶,三分和两分的比拼,每次仅有一分之差,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都屏气凝神。比赛的最后,对方多次突进的打法也迎来劣势——犯规。
虽然我们仅仅落后了一分,但两次罚球意味着我们如果两球全进,那么胜负将反转,而这个扭转战局的任务理所应当地交到了我身上。第一球,没有悬念,空心进球,然而,就在许多人已经提前为我们的胜利而庆祝时,第二球,就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手臂竟然软了一下,球就这样从手里滑出去,连框和板都没挨着。
比赛进入加时,对方咬紧机会,夺得冠军。铺天盖地的嘲讽与笑声向我袭来,“三分杀手”的称号从此沦为笑柄,因为在最最关键的时刻,三分杀手竟然罚球三不沾,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笑话呀。
从那以后,我便申请离队,毕竟我没有脸面再在球队里待下去了。不论教练还是队友的如何挽留,我义无反顾的离开了篮球场,从此不再碰一下篮球。一有时间,我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去听那些那些劝说,也不去听那些嘲笑,似乎只有安静的家才是我心灵的庇护所。
宅家的日子十分无聊,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室内“活动”,像阅读,看电视,打游戏什么的。这其中打游戏最有意思,我花了许多宅家的时间在这上面,所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依然很厉害,那种所向披靡的感觉弥补了我内心的那份空白。至于人际关系,游戏中彼此都不认识,虚拟的人物,虚拟的称呼,让交流毫无压力,这无非是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