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飞花令是社长之间的较量,陈孝男夺得第一的可能性最大。

轮流说完一句诗词便为一轮,最先淘汰的是最后一名,以此类推。

难度骤然提升,第一轮开始,三位社长满脸认真。

题目:秋+色。

姜宁:萧飒洒秋色,氛昏霾日车。

——杜甫《柴门》

杜甫!又是他!

常青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蔡堃: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

——赵长卿《水调歌头·中秋》

题目:雨+夜。

常青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蔡堃: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姜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题目:花+水

蔡堃: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姜宁: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

常青杰: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

——白居易《狐泉店前作》

越到后面难度越大,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淘汰的人会是蔡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虽然这两句中包含秋和色,但它并不算诗词,滕王阁序是骈文,既然蔡堃急得说出这两句,说明他到极限了。

蔡堃下场之后,便只剩下姜宁和常青杰,说实话,姜宁这个时候被淘汰也不会很难看了。

又过了几分钟,姜宁陷入苦想,最终由于超时而被淘汰,常青杰暂时处于第二名。

选手休息的期间,校长一脸笑意,姜宁的表现令他很欣慰。

“感谢几位带来的精彩较量,下面是本届云海诗词大会的最终环节,原创诗词部分,经诗协和校方共同探讨下,最终确认三个主题,分别是春季,思乡,乐器。”

现在就是春天,所以算主题之一,思乡之情最为常见,无需多言,乐器是用来衬托情感的,也能理解。

蔡堃顿时打起精神,刚好最近他们的知音文学社掌握了一个大杀器,即便才有一个主题,却也很能打了,他为此还专门去网络上查过,居然没人发布,这简直是天下掉馅饼。

最终环节可以请外援,有一些原创诗词是由老师和社长共同创作,这是被允许的,蔡堃就显得与众不同,他一脸游刃有余的样子。

假装思考十几分钟,来回踱步,蔡堃说道:“那就让我打头阵吧。”

话音刚落,所有人望向蔡堃,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让他很骄傲。

随后,蔡堃说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我取名为故思乡。”

反复品味这几句,会发现这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丽的词藻,只有叙述的语气描述思乡之情,而且越读感触越深。

不得不说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意味深长,朗朗上口,就是这样的诗配合这样的名字有种掉价的感觉。

台下的林诗语人都傻了,这明明是秋哥的静夜思,看到小菊同样被这首诗吸引,她晃了晃小菊,轻声道:“这不是蔡堃原创的诗,我更早之前在我哥那里听过,题目叫静夜思。”

“静夜思...”许雏菊望向林春秋,那道身影在心中又变大几分。

林春秋同样愣了一下,静夜思变成故思乡,怕是李白的棺材要压不住了...

姜宁想不明白静夜思是怎么流传到蔡堃那里的,而苏墨认为林春秋不可能把这首诗送给蔡堃。

一时间,苏之墨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大声问道:“蔡堃,你确定这首诗是你原创的吗?”

蔡堃坦然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但这首诗还没发表在网络上,作者也不知道是谁,我为什么不能说自己是原创呢?”

苏墨隐晦地望向林春秋,见林春秋笑着摇了摇头,他便说道:“我知道作者是谁,你要用这首诗也可以,但这名字不能乱起。”

“原本的名字叫什么?”有观众迫不及待地询问。

“静夜思。”苏墨说道。

云海三中的带队老师叹了一口气,她对蔡堃感到很失望。

有静夜思在,起码要两个主题才能击败蔡堃。

陈孝男和常青杰站在一起,他们都感到惊艳,毫不夸张的说,静夜思属于在教材上才能看到的诗。

“恰是这种直白的文字,才能强烈触动人心。”陈孝男感叹道。

“孝男,我们也加油吧。”常青杰的眼睛里似乎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

如果大河之剑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都是同龄人创作的,实在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他们不会退缩。

姜宁抿了抿嘴唇,她的内心非常不舒服,静夜思是林春秋说的,结果蔡堃先拿去用了。

接下来,陈孝男和常青杰,他们也要准备各自的原创诗词。

当林春秋听到这三个主题的时候,他本身都感到惊喜,就好像是上天都在助攻似的。

哪怕静夜思被说了也没事,林春秋丝毫不慌,李白还有很多好诗,偏偏有一首可以绝杀比赛。

姜宁来到某个男生身边,众人对此感到不明所以。

虽然姜宁和社员研究过题目,可她已经没自信了,一个主题静夜思无敌,两个主题肯定比不过陈孝男和常青杰,面临着再次垫底的情况,姜宁开始有些六神无主。

林春秋握着她的手,自信地笑道:“别担心,我还有一首比静夜思更符合的诗。”

虽然以前的林春秋是书呆子,但他并非没有其他才能,那就是书法,写字苍劲有力,笔走龙蛇。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林春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把这张草稿纸递给姜宁,说道:“待会你把这首诗交给校长。”

这一刻,姜宁久久愣神,这首诗不仅包含三个主题,还提到她的老家,这就是林春秋所说的‘惊喜’。

“我什么都没做,只能依赖你。”姜宁的语气很失落。

“我说我去过洛城,你信吗?”

“什么?”

“正因为在那待过一段时间,我才有感而发。”

望向林春秋的笑脸,姜宁的目光柔情似水,似乎要深深把林春秋的相貌记在心里,随后转身离开,这时陈孝男和常青杰也把原创诗词交了上去。

陈孝男写的是思乡和春季,常青杰写的是春季和乐器,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水平都还不错。

众人将眼神移向姜宁身上,发现她在笑,顿时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还能笑得出来,内心真是强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