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人监工是没什么效率的,如果只是一个人监工他们还是会偷懒的,必须多重监督,还得给他们具体指标才能让他们不偷懒。
她也想搞个计件的来招工,但是想想好是算了。
计件简直就是罪恶的代表,一条流水线按小时计价的员工,不会像牛马一样快速的干活。
那些计件的流水线,工作量是计时的三倍,但是工资也就是多个两三千,按时的话,一个月大约四千八左右。
沐云艺不理解这帮人,明明可以轻松一点儿,明明非要像牛马一样干得那么快。
她很痛恨这种计件的,但是当她当上领导后,发现这群牛马是真的强!
连着去设置好多个检查岗位后,又去找几个官吏,负责几个片区,她的任务就像主管一样,负责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干得慢的,就直接叼那群官吏,官吏就会役使百姓。
然后她的工作就可以轻松多了,对于这样的设计和安排,她非常满意。
不过她不同于黑工厂,她是把钱给得足足的,不亏待百姓!
但是工作量可一点儿也不少!
……
沐云艺时不时地就过来查看工作,进度,以至于那些想给百姓放松偷懒的官吏都不敢太过放肆。
逐渐的沐云艺明白了一个道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的,监督的方式得多种多样,还需要设置考核的机制,这样的机制鼓励了部分想努力的官员,还要设置惩罚机制,不能让官员懈怠,要让他们知道国家的官粮不是那么好吃的。
张居正的改革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他破坏了那些坏官、懒官、贪官的道路,让这种官员没有办法继续依靠金钱晋升爵位。
汉宣帝就对吏治特别重视,他对于地方的监视特别的严格,经常派人去地方巡查,因此在他的治理下,西汉帝国达到了顶峰。
下午的时候,她去了一趟隔壁城西,那边的工作进展也不慢,因为通判似乎在与她较量,发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那些地方豪绅自然是愿意给他一个面子,给的工资居然比她还高一个铜板,而且还包吃住,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这边的农民干活不是很积极,管理也比较轻松,还懒散,干事的效率似乎不如她。
沐云艺大概看了一眼,那边的人数远多于城西,她并没有想去告状,这是好事,有了竞争,两个团队才能比较,一比较,大家就很难偷懒,这样,要不了多久,这个杭州府的废墟就该清理得差不多了。
经过了一天的沉淀,沐云艺开始总结经验,对于员工必须要好,她可不想那些员工故意搞破坏,她还得搞一份类似于现代的合同,因为她想组建一个工厂,到时候搞一个流水线生产,搞出一套标准化流程。
然后就可以雇佣百姓,给这个城市添加点活力。
而流水线化之后,所有的成本都会降低,那些类似拉长(zhang管理流水线的基层管理)就很容易学会技术,到时候这项技术一定会外流。
所以她得想方设法地搞一套类似现代的知识产权法,没有这个法律,科技是不会得到发展的,因为科技不能转化为财富,就没有人愿意去苦哈哈的研究科技。
有了财富这个动力,那么就不怕这帮人不去干。
想到这里,她又开始头疼了,知识产权,不适应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了,那些富商要是跑到外地去,那岂不是又没有了约束力。
思来想去,她还是要将这个想法告诉陆成君,有他在,一定会有办法的!
实在不行,就先在杭州府实行专利制度,总好过这个制度没办法使用。
她相信,这个制度是对商人有利的,那些商人和地主阶级勾结那么严重,他们不会对这个有阻力的!
专利开放,就代表百姓再也不用掩盖自己的配方了,只要有人使用了他的配方,那么就能获得一一部分利润。
古代华夏的科技一直没有特别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很大概率就是和这群人闭门造车有关,都把自己的秘方隐藏得严严实实的,谁还能创新?
学徒制是一个不易创新的。
因此她还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专科学院,让一部分读书人去研究一下关于现代的知识,让他们去研究一下化学,这玩意急需人才,最好这群人还是道士。
等沐云艺总结出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发现,现代社会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了,在古代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沉淀下来,他们的思想太过保守。
没有现代工艺品,她觉得很孤单很无助,茫茫天地间,似乎只有她这么一个人,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老乡,没有一个人认同她的想法!
下午的时候,她回到了官邸,看见坐在书房书桌前的陆成君,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咬牙切齿地继续坚持,他的目光没有一刻停留在外面,以至于沐云艺的脚都累了。
他的确有当明君的潜质,只是这个国家配不上这样的君王,她有预感,陆成君没有办法顺利登基,自古以来太子就在京城,除了那个倒霉蛋扶苏,扶苏本身也不是太子,他只是长子。
这个很明显的信号,是沐云艺往坏处想,才得出的结论,估计只要杭州府再出现什么暴动,到时候陆成君压不住,那么这个灾祸就会发生了。
皇帝只给了他们一百万贯,是不是有预谋的?
思及此处,她后脊背发冷,只觉得这群人实在是太过阴险了,如果到时候陆成君发不出工资,他还没什么钱,朝庭再推脱几个月不发军饷,到时候兵乱,就变得非常正常了,而历史书,也只会记载,百姓揭竿而起杀死了太子,至于原因……没什么人会知道了,即使知道了,史官真敢写?
看来,她得加紧速度制造玻璃,用最短的时间赚大钱,然后想办法去搞定沥青,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路好走了,还怕没人?扬州,古代的时候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而发展的,后来运河的缘故,这里就逐渐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