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理解不了魔法书的原因,是它的形容过于费解了,就像没有用字母描述点和几何语言的几何题一样,充斥着大量本就还需学习的 这个世界的逻辑语言,这都令她小小的脑袋仿佛真的回到了孩童时期。
重要的是方法,就像一个立方体,如果是让一个孩童来做出来,他大概率会把等长的小棍拼起来,或者剪出一个十字架形状,再弯折出来。但倘若让他学习下去,他会提出复制,翻折,平移一个正方形来完成目标。在简单的正立方体中,这或许优势不大。
但如果是十二面体乃至二十面体,想要用木棍拼接,或者裁剪每个面,就需要费一番功夫,更不用说,根据瑟莉卡的引导,这个事情是完全在脑海里进行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的话,魔力线就不会形成,那些渐变的光芒实际上是魔力溢出的表现。组成的表面太明亮如果不是施术者有意为之,那就是其水平不高的表现。
而玛丽娜构建的“以太元素”体,边界分明,只是有着没有见过的内部结构。在瑟莉卡观察的时候,一道螺线闪过一瞬光芒,但在阳光下,只被当成是错觉。
“这部分是经典的“五元素论”之一种元素,一般的魔法师在一生中只能理解这部分,我也在学习它。不过也有很多魔法与法术无法被这个理论解释,比如常用的治疗魔法。”
瑟莉卡内心里是惊讶。
惊讶于玛丽娜的天赋,她的认知难以理解这样的进步速度是怎样做到的。如果是父亲大人在这里的话,可能也会立刻邀请她到行宫做客和收为门客,即使她还只有8,9岁的样子。
“我猜一下,另外四个是不是分别为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白皙的手抵住了下巴,是很自然的思考动作,特别是那别样认真的红色瞳孔与微微撅起的嘴唇。
比房间里那些玩偶还要可爱,好想把她抱回去打扮一番,会更可爱吧。
不对,自己在想什么啊,没把她吓到已经是凯瑟琳的努力结果了,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玛丽娜把自己当做朋友。
看着尝试着组合出正二十面体的玛丽娜,瑟莉卡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二十面体对应的“水元素”应当重新组建,而她在面前正试着用原来的魔力线组合,似乎是奇怪于没有另一种新物质的产生,歪向一边的头看着手中用几秒钟构成的金色二十面体。
方法有很经典的错误,其他方面却堪称完美,这样的魔法学习者,瑟莉卡确信即使是神通广大的父亲也未曾见过。
呜…你这不是很会吗,那我还能教什么啊,瑟莉卡发现这个人明明懂得很多,却就是对魔法一窍不通,然而她又能在点拨几下后理解的很好。那自己难道反而要向她学习吗?不行不行不行,一定还有她不擅长的事。
玛丽娜在怀疑自己。
这样的规律让她想到曾经听说过的一种理论,即五种正五面体对应构成世界的物种元素,它们还能派生出多种别的元素。虽然这种理论早已证伪,但在这个世界,它或许真的成为了有用的理论?但据身旁呆呆的看着自己的瑟莉卡所说,这套理论并非完美。
实际上,玛丽娜几乎已经确定了,魔法的实际原理,要靠想象力没有错,那么,几何体又为什么能对应魔法中的元素呢?
“瑟莉卡。”玛丽娜突然抬头看向一旁头脑风暴的她。
“啊?嗯,玛丽娜你学的很好,嗯。”
“你有没有试过,跳过构建几何体来施法。”
“诶,你怎么知道高阶魔法基础的?”
“真的是这样吗。”玛丽娜兴奋地凑了过来。
“嗯,在我这样的低阶魔法师学习到的“五元素论”其实为许多高阶魔法师所诟病,例如水元素是光滑的正二十面体,这一点被一位操纵水的高阶魔法使公开批评,说她就在帝国竞技场等着,她会告诉每个反对者,水可以锐利如刀。所以,你看我的魔法书的附录里,就有提醒“此书不适用于高阶魔法使,请按照你们自己的理解精进魔法”。”
“那么也就是说,实际上“五元素论”是辅助理解魔法的入门理论。”
“喂!我入门用了6年可真是不好意思啊。”瑟莉卡觉得这话像是在嘲讽她,但是又有点无法反驳,只是对一个刚接触魔法的人居然说着那些望尘莫及之人的话有些不满。
“五元素论”在这个世界不是纯粹的幻想,而是如牛顿绝对时空观的,适用于通常情况,在这个世界就是更多低级魔法师的理论……不,还是更像高中化学吧,在局限的领域内能自圆其说就好了,有能力和天赋的再去探寻更本质的原理。玛丽娜想到。
真的如此吗?
如果正是这些多面体阻挡了学习的脚步呢?
数学本身就不是容易学习的科目,更何况是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时代,要是生个火都要构建一堆图形的话。
“那……那些高阶魔法使有什么新的理论?”
“学习过一点,似乎被他们称为“法阵学”,“符文学”甚至“窥天学”。用一个巨大的平面,上面用魔力线画满了图案和卢恩文字……玛丽娜,你是不是想直接学这个。”
“不可以吗,按照你说的,这些理论都是帮助学习者理解魔法,使用魔法的,那选择更加通用的,不是更加合适吗?”
“那,祝你学习顺利,我……”瑟莉卡有种感觉,面前的女孩将来会成为很厉害的人物,而自己真的应该留住她吗?
“等一下,我还没有教你唱歌。”玛丽娜感觉瑟莉卡有些失落,思考着应该怎样拉近与她的距离,好实施接触上层的计划。
“诶。”
“我想想,有了,就这个吧,这首歌叫《鳟鱼》”
-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
“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
“在清清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