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么阴晴不定…难道是更年期提前了?】

【女帝才30岁,应该不至于吧?】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女性皇帝,也没什么两样…】

【唉,早知道就不来考这探花了。】

【在家悠闲度日,慢慢积累实力,等足够强大了再出去人前显圣,该有多好?】

【可惜一步错,步步皆错,如今已经站至风口浪尖…】

【只能在女帝面前展现价值,尽量争取更多的修炼资源了……】

御花园中央。

女帝武曌原本正沉思着如何出题,却差点被白杰的心声气得血气上涌!

更年期?!

荒谬!

虽然武曌没听过“更年期”这个词,但凭借她的惊世智慧,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真意。

肯定是在暗讽她年老!

这一刻,她几乎有种冲动,想亲自出手把白杰的脑浆摇匀了。

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下来。

此子心性,确实符合大能转世的特征。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这白杰却懂得适时收敛锋芒。

即使被推到风口浪尖,也能随机应变。

必定拥有前世为人处世的记忆。

不过,既然想获得我朝更多的修炼资源,那便要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武唐帝国,朕绝对没有一点报复的念头!

没错,一点都没有……

见武曌沉吟不语,园内文武都以为她在琢磨题目。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蔡坤和魏博奇两人又开始嘀嘀咕咕。

“许大人,陛下为何考虑这么久?”

“魏兄这就不明白了,陛下深思熟虑是好事!”

“思虑越久,意味着题目难度越大,难度大才能显出真本事。”

“届时,白家小子若无法作答,面临的不是极刑,便是流放之苦。”

“许大人果然看得透彻,恐怕白家是在劫难逃了。”

“不急,且看陛下如何出题。”

两人得意嗤笑,随后静待女帝出题。

御花园中的文武群臣都在屏息凝神,准备吃瓜看戏。

仅有白丽旋额角冒汗,每一息过得都如坐针毡。

片刻后,女帝指向园内池塘,打破沉默。

“此次复试,就以池塘内任意景物为题,你三人各自赋诗一首,形式不限。”

“期限定为半个时辰。”

“评判胜负,将以诗中所蕴含的浩然正炁之量为依据!”

在这个世界中,每一部文道作品,都存在高低之分。

而评判的准则,便是作品内所蕴含的浩然正炁。

上乘之作,甚至能撼动星辰。

下品拙作,则如水中的涟漪。

二者好似圣人与凡夫,差距甚大。

“妙啊!陛下这题目,出得真是恰到好处!”

武曌话音刚落,许蔡坤便“啪啪啪”地鼓掌。

“嚯?许卿说说究竟有何妙处?”

武曌斜睨了许蔡坤一眼。

她倒是有些好奇,这许蔡坤还能怎么奉承。

毕竟在出题时,她并未过多思索。

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白杰的心声。

这题目又能妙在何处?

“陛下出题以池塘景物为范围,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划定了明确的界限,又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

“如此一来,即便是对某些景物不太熟悉的考生,也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景物来创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陛下此举,无疑是科考的一次创新,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至于那些名不副实之辈,即使勉强成文,其作品也必将流于俗套。”

“陛下此题,巧妙杜绝了某些人鱼目混珠的心思。”

说完,许蔡坤还故意瞄了白杰几眼。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话中有话。

而白杰表面上则保持着沉默,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其实,他心里已经把许蔡坤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诸位爱卿移步花园两侧,上桌椅及文房四宝,准备复试。”

武曌微微颔首,示意大臣们分列两旁。

随后,三甲上前,各自领取纸笔。

复试正式开始。

一拿到纸笔,状元便迅速挥毫泼墨。

有关池塘的题目,他之前恰好有所思虑!

现在动起笔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榜眼也不甘示弱。

稍作沉吟,便立刻笔下有神。

灵感如泉涌,源源不断。

唯独白杰,握着笔却眉头紧锁,宣纸上仍旧是一片空白。

看到儿子这般表现,白丽旋心中既失望,又觉得在预料之中。

最终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本以为傻儿子这么逞能,会有两把刷子,看来是我想多了…”

“唉,年纪大了,居然都开始白日做梦了…”

御花园另一边,许蔡坤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

“就这?”

“就这点能耐,还敢在陛下面前挑战状元和榜眼?”

魏博奇也加入进来,言语中带着明显的讥讽。

“许大人,您就别说风凉话了。”

“要是他一会儿写得不尽人意,反咬一口说是您在旁边干扰他,那陛下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言之有理!”

就在两人窃窃私语的时候,状元竟然已经搁笔了!

“我的天!不愧是状元爷,这才过了多久?”

“这么快?!这可是陛下临时出的题目啊!”

“听闻他是孔圣学院的杰出学子,深受孔大儒的喜爱。”

“难怪如此才华横溢!”

众人惊叹不已,可一听是孔大儒的门生,便纷纷释然。

武唐虽为强国,但大儒却是稀有之至,而孔大儒作为圣人后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得意门生能够摘得状元之位,自然是情理之中。

“陛下,这是臣的答卷。”

状元将答卷呈了上去,泰然自若。

女帝阅罢,频频点头,张口赞许!

“非常好,你将池塘的自然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蕴含的浩然正炁也十分充沛…嗯?”

正当女帝品鉴之际,武唐贡院的夫子雕像突然精芒大盛,升起三丈金光!

“这是夫子金光?!状元的诗竟然得到了夫子的认可!”

“这可是圣人的赞赏啊!”

“而且是三丈金光!”

“夫子雕像多久没有显现过金光了?”

在场的官员们个个面露喜色,激动不已。

别说这次科考,就是历届科考也鲜有金光显现!

上次出现金光,还是女帝自己科考之时。

能够显现三丈金光,预示着未来必将成为大儒。

“恭喜状元郎,看来武唐文道的未来,将由潘状元引领!”

许蔡坤连忙上前道贺,和“准女婿”拉近关系。

“哪里哪里,许大人过奖了,我这次不过是运气好,超常发挥了而已。”

尽管口头上归功于运气,但状元潘昊的脸上却掩饰不住那股得意。

那神情,甚是自傲。

金榜题名,功名利禄,是每个寒窗苦读的士子所梦寐以求的。

他又何尝不是?

状元刚刚交卷,榜眼也将自己的诗作恭敬地呈上。

“字句凝练,韵律悦耳,正炁充沛。”

女帝赞不绝口。

话音刚落,夫子雕像竟再次显现两丈金光!

看到这金光,榜眼庞春松了口气。

“还好,没落后状元太多差太多…但那白家子应该是没戏了……”

对于白杰,庞春从未将其视为对手。

一浪荡子罢了,不在家中安分守己,却跑到朝堂上来争权夺利。

真是自寻死路。

“一日之内,双金光现世!”

“这是武唐的盛世啊!”

“陛下圣明,治国有方!我武唐竟在一天之内,同时出现了两位文道天才!”

这些官员们的话语不仅是奉承,更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如此盛况,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只要好好培养这两个人,待他们成长起来,武唐必将迎来一个辉煌的盛世!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时,一旁的魏博奇突然开口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