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地处边陲的玉麦,两岁的卓嘎和不到一岁的央宗,跟随着父亲开始坚守家园。63年后,已经65岁的卓嘎和62岁的央宗,依旧没有离开她们所钟爱的家园。在她俩的心中,“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是使命,需要传承,是义务,需要践行,更是梦想,需要行动。
为了高原的富饶魅力,为了家乡的事业奔腾,卓嘎和央宗用热情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屏障,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的乐章。1997年父亲临终时留下了一句话,“你们不要因为玉麦苦,更不要因为我走了就离开这里。”此后的26年岁月蹉跎,这句话伴随着卓嘎和央宗扎根在了玉麦。
不管环境怎样的恶劣,也不管条件如何的艰苦,姐妹俩一如既往,乐此不疲的在家乡耕耘着,奋斗着,坚守着。此前冷清孤僻的“三人乡”,逐渐的添人进口,曾经的谎寂之地变成了小康之乡。如今,央宗的儿子,也是玉麦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回到玉麦,承接起家族的衣钵,寨根边陲,为国戍边。
卓嘎和央宗,这对格桑花姐妹的爱国戍边的故事,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需要怎样的毅力,又要付出多少?在常人眼里无法完成的任务,却在边陲之乡的一隅得到了完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忍受的艰辛,却在一家三代人的手中凤凰涅槃。
总书记的“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更像是前行的坐标,鞭策着卓嘎和央宗,以及他们的后代,该怎样传承爱国戍边的奋斗精神。
卓嘎和央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使命,就会及其无穷的力量和斗志。人生的坎坷与磨难无从计算,命运的无常更无法预料,但只要心中有梦,永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就一定会梦想成真。“五四青年节”,今年也是“五四运动”10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衷心祝愿全国青年朋友节日快乐!也寄望全国青年朋友时刻勿忘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时刻勿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号召大家勇为人先,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开拓创新,广大青年争做立志成才的新青年、争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争做乡村振兴的开拓者、争做时代新风的引领者,目标已经确定,舞台就在眼前。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永远跟党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以实际行动,为雪域高原贡献青春力量。建团104年来,共青团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在艰辛探索中前行,在团结拼搏中奋进,建立了卓越功勋。
青春的故事。回想起进藏一年多的征程,扎根西藏,有两个地方让我更加让我坚定了决心,也可以归结为一个,第一个就是在最开始老师所讲的一句话,叫离国近了,离家远了,说实话当时只是记住,没有很深的感觉,但是当我走到南伊沟小木屋的时候,雪山下,国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我觉得那一瞬间,我这个脑子里想到的就是这句话,离国近了,离家远了,但是我愿意这么选择,我愿为我的选择付出所有,我觉得我们这些援藏干部,大家都是非常有信仰的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更多让我们更想扎根西藏的故事,也可能遇到让我们觉得走不下去的事,我想说的是,我们走不下去的时候,就回头看看,看看自己最初的样子,最初的信仰,也是永不磨灭的番号。
青春的颜色。青春有很多种颜色,奉献、扎根我觉得是最美的颜色,青年时期同时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选择雪域高原,选择扎根西藏,我倍感珍惜,不负青春韶华,勇担时代使命,义不容辞,无限光荣。即使阳光晒黑脸庞,朔风吹裂皮肤,我也无怨无悔坚守边疆,做坚定地戍边基层干部。
青春承载理想,奋斗成就未来。我们坚信,广大青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勇担使命、开拓进取,用青春的臂膀勇敢地肩负起扎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谱写更加壮美绚丽的青春华章!画外音:运输队的女兵们,集合照相喽!
你看我这样好看吗?
非常好,非常好。
朋友们往这看。
旁白:我不知道这些照片呐,是怎么发黄的。那碧绿的嫩草地,淙淙的流水,鸟语花香的树林,那个时候呀,我还是一个军政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学生,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美好的想让人跳起来。我和几个小伙伴儿啊,都参加了女兵运输队,我们呐,赶着牦牛运送物资,进军西藏。
A:哎,你们快来。
B:诶,你看这些是什么花啊?
A:这呀,是格桑花,西藏的吉祥之花。
B:真漂亮。
旁白:我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大笑,泄露出了女孩子的天性,这时候苏队长就会把手指放在嘴唇上。
C:嘘,少说话少唱歌,这里可是高原,小心一会儿氧气不足啊,出现高原反应。
旁白:苏队长叫苏玉英,那年她才22岁,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沉着能干的军官了。
B:区队长说我太小,说什么也要把我送回家去。
A:小月宁,你才15岁,太小啦,这以后要是赶不上队伍,说不定啊,连命都要搭上呢。
B:我到西藏就已经做好了要牺牲的准备。我还没上战场呢,就让我下战场,我不甘心。
C:小月宁。小月宁,高兴吧,支队长同意你递上的请求啦。
A:太好了,月宁。
C:好啦好啦,我们准备集合,马上出发。
AB:是。
A:就这样,我们终于成为了女兵运输队的一员。
旁白:就这样,我们终于会和在了通往拉萨的漫漫途中,可是眼前的这些山都好像长了腿,跑到我们前面不断的阻挡我们。终于有一天,牦牛这个被称为高原上最有力量和耐力的高原之舟也拒绝前进,它们呀,也被累垮了。
A:那天,我最老实温顺的牦牛憨憨也开始罢工了,死活都不肯往前走。我知道它太累了,我也心疼啊。可是我们还得继续走下去,我就哄着它,乖乖的,快走,啊。
合:乖乖的,快走,啊。
C:憨憨的鼻孔里嘶嘶的吐着气,不但不肯往前走,还猛的把驮在背上的物资抖落在地上。
B:哎,你。这是投给先遣部队的物资,你知不知道?你要是再不听话,今天我就饿你肚子,打你,哼。
C:不知道是不是月宁的话起了作用,当我们重新把那带物资放回到牛背上的时候,它居然没有反抗。
A:哎哎哎,突然,憨憨嘴里发出了一声低吼,带动了整个牦牛群的吼叫。
C:我走在前头悄悄地靠近牦牛给了它一拳,牦牛转过它硕大的头看了我一眼,还是一动不动。我撞起胆子拉起栓在牛头上的绳子,我要拉着它往前走。
AB:咦。
C:它们还是丝毫不动。
B:我和雪梅姐一起上前帮忙,可是牦牛发疯了,一脚把雪梅姐踢翻在地上,狂奔了起来。我们俩拉不住绳子,只好松手。
A:在这个时候,苏队长想都没想就冲向前去一把抓住了绳子,牦牛拖着她狂奔了起来。
AB:苏队长,快松手啊。
C:牛背上有物资。
旁白:这个时候,天快要黑了,山上的积雪很深,牦牛托着苏队长跑到了悬崖边上,滑出了路面,紧接着,我们听见了牦牛摔下悬崖发出的惨叫声。
C:快拉我一下。
A:我踉跄着扑过去,一把抓住挂在悬崖边上苏队长的胳膊。
B:我向前一扑,一把拽住雪梅姐的腿,死死拽住。
旁白:队长,你要坚持住啊。
A:我明知道应该坚持住的应该是我。
B:苏队长悬挂在悬崖边上,她仰着脸,突然,露出来了一点儿笑容。
C:雪梅啊,你快松手吧,不然你也会掉下去的。
A:不,我不松手,我不松手。
B:雪梅姐,你再使劲儿啊。苏队长,你不能下去。
旁白:可是我的手啊,正在做着相反的事。
A:可是我的手,还在一点一点的放弃苏队长。
C:雪梅,月宁,要照顾好自己,本来我想着,到了拉萨,再……
旁白:她最后那句话啊,还挂在崖壁上,被风一吹颤了颤才坠落下去。
AB:苏队长。
A:队长。
旁白:进藏运输队的女兵们,是用两条腿走到拉萨的。在我们这只鲜为人知的队伍里呀,女兵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可我想说的是,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以生命为启、灵魂为辅终生行走的人。他们呐,就是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