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她从来未曾期待过阳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光明却依然还是存在于尸者所在的世界之中。

并且强行将“恶性”剥离出去的行为——仅仅只是对于“恶魔”以及“魔女”的审判的另一种形式。

不肯承认人类恶毒的一面,不肯承认人类有扭曲的一面。

不允许有“赎罪”的机制存在,罪恶感只能自己吞噬下去——

同时也不肯承认自己是会做错事的——

扭曲的、毫无疑问扭曲的存在形式。

没有赎罪的道路、不可以赎罪——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

从人的行为,到人的形式——

如果承认了天生之恶、如果承认了“教化是没有用处”这一点,若是认为环境对于人心终究没有一点改变——

高贵也好、恶劣也好——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就包括人际关系也是相同的,就算再怎么靠着自己的努力想要争取自由的爱意——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曾相遇的话,两个人也就不会诞生出任何悲剧。

那个站在《奥瑟罗》的舞台之下,开枪的人或许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本质。

尽管只是个演员而已——纵然舞台上仅仅只是上演着构造出来的虚假的戏码,如果演员死掉了的话——至少表演出来的折磨就不会再继续下去了。

就算争取到了“自由”、前提也必须要失去自由才可以。

通过努力获得的胜利——要从一开始就有努力的资格才行。

个人的力量在其中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仅仅是在按照既定的剧本前行,却没能意识到自己的意志是被操控着的,自己只是个小小的提线木偶。

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将自己置于“无论何时都绝对不可以犯错、无论何时都绝对不会求救,既不会痛苦也不会流泪的人偶——充满了神性的人偶”的位置上——

也就没有什么努力的必要性。

就算竭尽全力维持着无错者的自尊心,也只是在做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去做的事情而已——如果自己对此感到痛苦了,那么意味着还没能把个人的力量和注定这一点剥离,还是在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寻找意义。

为什么【世界】上不存在肉眼可见的神明,应该是早已经化作了客观的存在——客观审视着一切,却保持着自己的绝对正确性。

不过——虽然从某种角度可以吐槽,如果已经有了对于“正确”的评判标准,那么岂不是“客观”是根本做不到的么。

所谓的“客观”不正是不带有任何立场,去审视事件本身么。

若是认为自己是“正确”、而某些存在的存在方式是“错误”,恐怕就不能称之为“客观”了。

当然——但凡抱怀着某种执念一般的觉悟,是一定会受到质疑的——

无论喜欢怎样的事物,一定能够找出其中的缺陷。

在最开始原本想要将和自己的思考完全不同的人视作是“错误”,但是很快就察觉到在这种境况下,自己对于他人的否认根本完全无法反驳。

对于那些“若是事先设置好了‘正确’与‘错误’,那不是和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差别么?如果无法做到‘客观’,也就无法称之为合格的神明了。”

对于“神明”的标准有着某种坚持——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某种自豪感,会让她想办法站在能够反驳对方的立场上,至少——不会在受到质疑的时候,没有任何应对的手段。

她忽然明白了——

在长时间的思考之中——当然,那并不是真正属于她的思考,也只是,受到了灌输而已——

在【里之世界】的环境下,想要做到全封闭、近乎无菌室一般的培养,一点都不困难。

在无菌室中培养出来的无害的性格——或者是全然有害的性格,都是相当容易的,毕竟都有案例摆在那里。

就算是再怎么稳定的灵魂,性格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展开去——

假定,这个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执着——并且靠着这份执着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以及成绩——

那么,将这份执着安置在其他的地方,就可能会变成相当有害的存在——

专一的感情、扭曲而病态的感情。

无论对方变成何种样子,都会保持着最初的心态——爱着对方——

原本这种状况的前提,是自然状态下的转变——无论是变老、还是健康开始受到损害,甚至忘却了一切的记忆,行动不便之类的——

无论对方变成何种样子,自己都会以最初的心**着对方。

像是站在教堂之中,对着手持福音书的神父所作出的回答一样——

“是的、我愿意。”

然后戴上交换誓言的戒指,承诺着永恒。

可是一旦变得扭曲之后,就会变成无论将对方变成什么样子,也一样会爱着对方。

不管对方是变成了再也不能说话、再也不能行动的存在,自己也依然会爱着对方——

就算对方再也不能回应自己的感情,也依然保持着真挚的爱恋之心。

容貌、性格、甚至——就算是变心也无所谓,毕竟无法掌控对方的想法,可以掌控自己的良心。

“我不会离开你的,无论如何。”

尽管可以随时随地替对方遮风挡雨,然而——在意识到如果不能为对方遮风挡雨的时候,可能会失去价值,就干脆变成风雨本身。

想要逃跑也没关系,无论跑到天涯海角都会追逐过去——

而轻易就会放弃的个性,或许会变成半途而废的家伙——但是、硬要说起来的话,所谓的“彻悟”“了悟”其实就很接近这种状态。

轻易就放下了一切,无论之前留下的记忆多么珍贵——无论自己的感情怎样激荡,也觉得全无所谓。

只要自己想要离开,就可以不带有一丝留恋。

当然,就算是其他人出现挣扎的选择,也可以不用理会——毕竟轻易就放下了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这种通透感,对于不需要那种执着来守护的人而言,反而是某种救赎。

感觉到困扰,却无法甩掉——

在“无菌舱”中培养出来的性格,扭曲的性格、疯狂的性格——

那么,无垢的性格,当然也能够培养出来。

尤其是在知晓对方拥有这种潜质之后,甚至不需要过多的犹豫与纠结,只需要按照对方的想法——将对方的执着强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