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了什么而存在着、到底为了什么而消失——
生命本来应该是没有意义的。
正因为没有意义,所以才自由——
若是被“意义”所支配,就难免会局促不安——为了意义而活着什么的人生——
然而,那种“意义”大概就和“正义”是同样的概念吧。
并非是指代做正确的事,不去伤害他人这种——身为活着的生灵,所保有的那一丝神性——
而是今天是这样的、明天是那样的,总是变来变去的标准。
尤其是在不同的族群之中,拥有着完全不同的身份的状态下——
在表之世界、在里之世界——在现代、在江户时代——
在更遥远的时代——
以不同的身份生活着,与不同的族群相恋——
“正义”的概念总是变来变去——对于某个时代的某个兽族而言,将人类全部消灭就是其正义——
而在另一个时代,以人类的身份生活,保护自己的领地就是正义;
而下一个时代,人类自身就是在毁灭他人、破坏动物以及兽族等等异族的栖居地,将无害的生灵卷入其中——
不过——所幸【世界】本身有遗忘机制,就算上一世是妖怪、这一世成为了人类,所做的事情截然相反,所接受的教育也截然相反,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甚至会为了完全不同的事而感到喜悦——价值观相反、也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若是【世界】深层次的“遗忘机制”出现了问题,就像是睡下的时候不能消除掉的压力一样,大脑不能很好处理每一天的信息,紧接着迎来的就是失眠症——而在失眠侵蚀着精神的状态下、紧接着身体和精神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疾病——
若是没有强劲的身体,应该会“郁郁而终”。
不过——若是这样的无论怎样也忘不掉任何事的存在,自身有着修复肉体伤痕的力量——
并不会忧愤而死、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死亡是人类的最后一处避难所——若是理解了死亡本身即是虚无,是将自己人生中的一切全部都否认,重新开始也已经与之前无关——
既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落入奈落——即便真的会再一次生活在这世间,也会将一切全部都忘却,那是个从存在层面、从人格层面都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家伙,似乎也就不再恐怖了。
如果被察觉到了“死亡”这一避难所,紧接着就会将一切虚无化。
虚无主义并不是什么都不相信,应该说是接受了虚无本身——
如果理解了自身的死亡的结果,就只是自己的死亡——不会有其他任何后果,舍弃自身的性命所需要的觉悟,就能够更轻易化为对外的强烈攻击性。
“连死亡都不怕了、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这种想法、这种欲念——
将自己了断生命的行为视作重罪,大概就是为了不得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过程之中,产生异样的恐惧感——原本是给生命最后的避难所,可是却将这避难所的门扉,用纸糊的封条封锁住了。
如果对生命陷入绝望,就会变得没有任何逃避的手段——毕竟,必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绝望的、记得所有事情的不死者,实际上就是这种概念。
连逃避都不被允许、忘却也同样不被允许——有着比任何人都更强大的肉体,就算是四分五裂也会重新降生的肉体——
坚实的、有着极强的恢复力,不会受伤甚至每一次破碎都会变得更强大的肉体,随着时间的推进,并不会衰老而是会积累更多力量。
人们原本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之中,细胞随着新陈代谢——端粒变短、没办法达到每一天都变强——
甚至过分消耗肉体,还会加速衰老,而不是加速变强。
记得所有事的不死者、被烙上了烙印的存在——自身的肉体就算是完全不经过练训,也会变得越来越强——
只是睡着的时刻都会逐渐强化、只要摄入食物就会强化——
稍微训练也会比普通的生灵转化效率更高,甚至机体会记住高效训练时的代谢方式,只是在睡眠时梦到了使用火焰的梦,睁开眼睛的时候比100日元的打火机力量强不了多少的点火术,也会忽然变成爆炎魔法。
随着概念不断变动、无论是“正确”的概念也好,“正义”的概念也罢——甚至周围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自己对待周围的人的态度,也总是无法达成统一。
有的时候是挚友、有时候又是敌人——
即使想要追求不变的羁绊,却也和反复游玩的游戏一样,当对话的条数开始重复的时候,不管怎样也不会产生新的对话,在某一段时间里不断转动,纵然她想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想着“即使和其他人度过一成不变的日常、其实也没什么分别”,然而却还是想要将那种循环破坏。
毕竟在波澜无惊的日常之中、会发生的一点点惊喜和变化,才是真正的“活着”的概念——
波澜无惊的日常,不会有任何变化。
无论在哪里掉落什么、无论在哪里吃到什么食物——甚至环球旅行对话也不会发生太大的转变。
固定的对话套组;
固定的流程——
杀死谁对方的反应也已经看过了——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所有的要素都已经集齐了——
白金成就。
没有任何变化的世界——只要回到过去,选择其他选项就能看到不同的发展,甚至就算是自己一直执着着的某人的剧情,也能够因为是进入了个人线的可攻略角色、或是另一条路线的配角的位置的变化,产生相当大的差别——
那个差异,自己还没有看到过。
却不可能在个人线再看到了。
并且自己也知道【世界】的系统不可能再给那条个人线添加新的DLC补充包——已经尝试过数次,那里就是尽头。
她还是没办法停留在同一处。
在这些不断改变的关系中、在不断改变的“正确”与“错误”的概念内,她能够依靠的唯一不会变动的丈量标尺,就只是自己。
最初的、最早被强化了的潜意识的概念——
若是这个世界有什么是不变之物,那只有她自己——可以固定为不变之物——
虽然她一直都在改变,可是她想要固定住意念,【世界】就能够响应那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