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我老太监的原因,有这么几条:

1.生活中允许好好写作的时间太少;

2.在第一波灵感用完以后,第二波灵感总是衔接不上;

3.总是会想要加些有的没的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本质上其实都是思而不学的精神内耗。

比如我想秀一下我粗浅的神学知识,等到我真去查了,我才知道我的想法在真实历史上算JD教的异端。虽然他们认为的异端当然不一定真就是异端,可我还是为我的无知而悔恨,因为我是把这当做了正统理解才来写的啊。

又比如我以为《牡丹亭》和《雷雨》气质一样,等我真正好好用心读了,我才发现,原来完全不一样,《牡丹亭》和我气质不符。

野村美月是读完了那些书,非常有感觉,才写的《文学少女》。

而我实际上是读了那些书没感觉,为了找到感觉,才写的这本书。归根结底这就是错的。为了写书去读书,拿写书去督促读书,这是不行的,会去这么做实际上就已经说明我对读书失去兴趣了。而且写书真就是一个纯产出活,有人说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讲给别人,那只是一个把已经学习的东西内化的过程,而不是学习新东西的方法。写书实际上就体现了当前知识水平的上限,它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本来是因为产能不够,以及要重修第二卷,所以想休刊一个月,八月再全勤,但是经过好几天的思考呢,我又感觉我这本书好像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了。不仅是写不下去,而且是努力写下去的动力也没有了。

本来就是找问题的书。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我自己的问题。

我的本心是写轻小说,在里面加思考,本就是我的精神内耗罢了。

我想要写真正的轻小说。

那么我就这样要求自己吧:

1.写书一定要攒到30万字再开始发,不要急;

2.一定要仔细打磨第二卷的细纲,以写新书的心态写第二卷,打破“第二卷诅咒”;

3.不要再去加入任何所谓的“思想”了,真要搞思想,应该认认真真学专业书。

那么本书也到此结束了,写了三版,还是写不下去。但是本书的精彩设定和人物会继续用的。

备稿下一本去了。我在菠萝包开的三词写作是一直在写的,大家可以到三词写作找我玩。

就酱,下本书再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