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百年前的奥兰多之灾以来,帝国本土再次发生了一场因为外敌入侵引发的剧震。
事态的发端是帝国海军总提督道格拉斯提出所谓的“东南互保协议”并得到了东南行省首府浪岗城总督的响应,对此帝国中央完全没怎么当回事甚至不少朝臣还在嘲笑道格拉斯不自量力,旗号打得那么高调结果只得到了一个不受重视的大洪人总督响应。
然而在短短数日之后,局面的急转直下就让这些“有识之士”目瞪口呆,道格拉斯的倡议和浪岗总督的响应仿佛撞入高浓度铀的第一枚高能中子,乍看起来无关痛痒,却能在瞬息之间引发天崩地裂。
倡议发出第四天,东南行省半数大洪聚居区响应道格拉斯的号召加入东南互保协议,早已准备就绪的海军陆战队在当晚登陆东南海岸突袭了驻守此地的两个陆军治安军团并将其驱逐出东南行省。
倡议发出第七天,沿河一路北上的海军陆战队协同沧澜陆军夹击攻陷由帝国第十军团驻守的东南要地长垣城并将第十军团半数兵力歼灭于城下,旋即东南行省近八成的城市总督公开宣告脱离帝国朝廷控制加入东南互保协议。
倡议发出第九天,帝国陆军在东南行省的最后一个桥头堡德铭城在金山陆军和临邱国军不计代价的强攻下陷落,本就在战争初期遭到沧澜陆军突袭的第六军团后路被完全切断,不得不以近半数部队殿后的惨痛代价溃退往东北行省。
倡议发出第十二天,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协同北方联盟纳尔德尼舰队炮轰中南行省诸多沿海城镇中唯一一个被陆军控制的良港拉齐奥城,旋即城内爆发起因不明的大规模暴动,驻守该城市的陆军力量被暴动赶出城市,拉齐奥总督在暴动中被民众抓住并吊死在城市广场上。
倡议发出第十九天,中南行省全部沿海城市脱离帝国控制加入东南互保协议,沧澜王后洛清流、金山侯爷陆祁丰等人率领沧澜舰队在萨莱诺城登陆并公开发表演讲,以两国国格向所有加入互保协议的帝国城市总督和民众保证,只要加入互保协议他们就不会再受到任何来自于东方七国的军事威胁。
倡议发出第二十四天,撤往帝国东北行省的第六军团残部遭到了当地大洪人民间武装的伏击,旋即东北行省的数个大洪聚居区亦宣布加入东南互保协议为卫阳、东洪两国军队让开进军道路。再次损失惨重的第六军团几乎被打散建制,还牵连了试图掩护第六军团撤退的第八军团差点没能逃出包围圈,至此东线战场上最强大的三个帝国主力军团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倡议发出第三十天,眼见大势已去的东北行省全体易帜,被两个帝国边防军团挡在北部关口进退不得的北原国军和匆匆忙忙前来合流试图分一杯羹的九昌国军顺利突破帝国陆军的防线,开始沿着大荒原东部的边境线向帝国中北行省包抄。
短短一个月间,总共只有八个行省的帝国就丧失了对两个半行省的控制,另有三个行省需要直面这支规模呈指数级暴涨的东南叛军威胁,同时那些靠近东南互保协议范围的帝国叛军在和帝国陆军纠缠许久无果之后纷纷开始向东南部靠拢。
根据萨莱诺城的大致统计,光是向他们抛出橄榄枝表态归顺的叛军规模就高达十二万人,如果算上更多态度暧昧还在举棋不定的叛军队伍,这支投靠来的力量的可用人数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二十多万人。
“嗯,叛军的二十四万人,七国联军的四十三万人,海军的九万人,协议城市的城卫队再扩充一下能凑出二十万人的自卫军……好家伙!伊莎贝拉小姐,我们手里差不多有百万大军了!”拿着统计数据清算的道格拉斯接连清算了三遍,最后得出个让他直冒冷汗的结论。
亏他在倡议发表之初还担心自己会不会在全国人民面前现个大眼,现在看来自己的的确确是够现眼的了,不过不是丢人那个现眼而是崛起速度快得令人侧目。
不不不,我们手里已经超过百万大军了,如果算上玛蒂尔达在王都那边捣鼓出来的五万新军和盖乌斯在康科德高原上收买的八万土匪的话,当然这些底牌伊莎贝拉并不急着跟道格拉斯亮出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百万大军看着吓人实际上也就部分七国联军和海军陆战队具有能跟帝国陆军硬碰硬的真实战斗力,剩下的那几十万人大多是被帝国苛政逼得不得不反的平民百姓,打家劫舍他们擅长但正式战阵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一群鹅。
所以伊莎贝拉很清楚如今的当务之急并不是一鼓作气扩大战果而是对这支成分复杂良莠不齐的部队进行精简化、再训练和再装备,至于谁能承接这么大一笔军事订单嘛……
南方诸城的南部军工联合体和北方联盟的北方工业总公司正在屁颠屁颠地派出全权商务代表团坐船赶往萨莱诺争取这桩世纪大单,沧澜顾家的族老们也在组团赶赴萨莱诺的途中,至于金山陆家和沧澜洛家,没看见陆祁丰和洛清流老早就亲自赶到了吗?当上伊莎贝拉的朋友总是能够提前获得一些内部消息的。
尽管大部分订单出于预算限制还都是些冷兵器之类技术落后利润空间狭小的商品,可架不住它量大啊!那可是几十万军队的装备缺口!别说独家将这些订单吃下,单单是喝口汤都够他们撑到的,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反帝国包围网诸国的所有军事工业单位那算盘和锤子都敲出火星子来了。
故而伊莎贝拉没有让北方联盟吃独食而是十分大方地进行了公开招标,参加东南互保协议的帝国诸城总督和叛军魁首为了不丢掉自己手中的权势哪怕是明知道自己会被痛宰一笔也得咬着牙把老本掏出来武装和扩充他们的私人部曲。
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在如今这个浩荡乱世中只有握在自己手里的军队才是最可靠的资产,就帝国那弱肉强食的风气,别人囤枪你囤粮,你就是别人家粮仓。
之前还因为伊莎贝拉拿了他们六成股份愤愤不平的南方商人们现在乐得都快看不到眼睛了,妈的卖武器给帝国人让他们去打内战,这种好事要不是攀上大小姐的高枝儿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所以这帮无利不起早的家伙顿时心态就平衡了。
不过嘛,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总是不尽相同。
跟热火朝天仿佛随时能够独立建国的萨莱诺城比起来,千年古都欧雷德城已被恐慌所淹没,上至朝臣下到百姓都在传说三百年前的奥兰多之灾即将重演,几支在郊区外围闹事的土匪就能将这些都城的大老爷们搅得一日三惊。
至于皇帝本人,额……皇帝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给搞自闭了。
遍历帝国的千年史册,国内爆发大规模叛乱事件绝对不在少数,可局面恶化如此之快、规模涉及如此之广、造成影响如此之恶劣的,他尤里乌斯三世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尤其要命的是现在局面并非只有内忧还有外患,而且这内忧外患两边都勾搭到一起去了,偏偏帝国最能打的部队全都陷在了狮鹫王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皇帝手中除了玛蒂尔达帮他捣鼓出来那五万新军,是真的一点机动兵力都腾不出来了。
用自己那被酒色掏空了的脑壳思考了三天三夜之后,尤里乌斯三世得出了还是酒色比较适合自己这个结论,于是他封闭了潘提翁宫暂停了朝会,破罐破摔地将一切处置权都丢给那些比他还慌的朝臣们。
一众文官表示我可真谢谢了您那!
由于长期的重武抑文,帝国文官在平时那是一点军权的边儿都沾不上的,让他们去统帅军队那更是天大的笑话,而平日里对他们吆五喝六的武官们基本上都在外面拼命呢,留在朝堂上扯皮的小猫两三只水平都未见得比这辈子没见过血的文官好到哪儿去。
束手无策的朝臣们窝在一起学着他们的陛下也密谋了三天三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锅他们不想背也背不动,既然皇帝自己不出面,还是将决策权甩给皇帝的代言人御前侍从官玛蒂尔达吧,起码人家在组建新军的时候是真出了不少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