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成大事。有志不在年高,学生难道就不能……还是考取功名的好,其它出了名,不是难为后来人嘛。今天来者,自不必多说,有两首词,端上来罢。

满江红(寿太守·四月三十)

九十炎光,又过了、三分之一。记当年光际,诞生良弼。崧岳降神钟秀气,孕成间世真英杰。妙文章、拾芥立功名,谁能敌。

周孔业,邹轲质。伊尹志,渊明节。袖经纶妙手,屡投班笔。富贵一朝知已逼,封侯谈笑真堪觅。信功名、管取出长年,看箕翼。

这首词是对一位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赞美,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凡的一生。词句以时间的流逝为引子,"九十炎光,又过了、三分之一",既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也暗示了主人公生命历程的重要节点。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典故,勾勒出这位英雄人物的非凡形象。

“记当年光际,诞生良弼。”这里的“良弼”指的是杰出的辅佐者,暗示主人公出生时便被寄予厚望。随后,“崧岳降神钟秀气,孕成间世真英杰”,借用“崧岳降神”的典故,形容其天赋异禀,是天地间难得一见的英才。“妙文章、拾芥立功名,谁能敌”,则强调他不仅才智出众,文章更是妙笔生花,轻而易举便能建立功名,无人能及。

下片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人物进行类比,进一步深化主人公的形象:“周孔业,邹轲质。伊尹志,渊明节。”“周孔”指周公与孔子,代表着儒家的治国理念与道德规范;“邹轲”即孟子,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著称;“伊尹”是古代著名的贤相,象征着主人公的雄心壮志和治国才能;“渊明节”则是指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四个人物的集合,展示了主人公在智慧、道德、志向和品性上的全面卓越。

“袖经纶妙手,屡投班笔。”形容主人公不仅有治国理政的才能,还擅长文学创作,多次挥毫泼墨,留下传世佳作。“富贵一朝知已逼,封侯谈笑真堪觅。”这句话意味着主人公对于世俗的富贵并不热衷,即使功成名就、封侯拜相也只是谈笑间的事,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信功名、管取出长年,看箕翼。”“箕翼”在这里可能是指星宿中的箕宿和翼宿,古人常以星象喻人命运,此处预示着主人公的辉煌成就将如星辰般永恒,他的功名将伴随长久的岁月,让人们长久地仰望和纪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物,他们的存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让后人仰望、学习。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生命虽然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瞬,却因他的智慧、勇气和高尚品德而成为不朽的传奇。

生于乱世,他仿佛是上天特别的恩赐,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与才华。在那个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年代,他犹如一股清流,用他的才智与德行,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文章,既有儒家的温文尔雅,又不乏道家的超脱自然,字里行间透露出深邃的思想与高尚的情怀,令人读来如沐春风,心生敬仰。

不同于那些追逐名利的权臣,他更像是一位哲人,对权力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他看来,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能够掌握多少土地和人民,而在于能否用自己的智慧和德行去影响世界,使之向着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因此,即便是在他屡建奇功,声名显赫之时,也从未忘记初心,始终保持着谦逊与淡泊。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智慧与策略,无论是处理国家大事还是民间疾苦,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他深知,治理国家并非简单的施令发号,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人民的需求,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他的每一次决策,都力求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社会的最大福祉。在百姓心中,他是慈父般的存在,而在同僚眼中,他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和导师。

然而,最令人钦佩的,并非是他所取得的显赫功绩,而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后的选择。面对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他选择了退隐,效仿陶渊明,追求一种更为纯粹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在他的晚年,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畅谈人生哲学,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无数人学习的典范。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智慧与德行的完美结合,看到了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正如词中所述,“信功名、管取出长年,看箕翼”,他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不懈努力。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

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

这首词以寿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以及历史典故的描绘,营造了一幅温馨、和谐且充满文化底蕴的祝寿画面,表达了对寿星深深的祝福与美好的愿景。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开篇即点出了寿辰的主题,南极寿星是中国传统寿文化中的象征,它的出现寓意着吉祥与长寿。佳气,即祥瑞之气,蔼庭除,则是说这种祥和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庭院,营造出一种安宁和谐的环境,为寿宴拉开序幕。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绛人”原指红色衣服的人,这里可能代指寿星,而“甲子”则指年龄,整句意在询问是谁在计算着寿星的年岁,同时表达出对寿星年龄的好奇与尊敬。轩渠,意为欢笑的样子,显示出庆祝活动中人们的欢乐气氛。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这一句借用了干支纪年法的“亥”与“阳”(可能暗指“巳”),通过巧妙的字面游戏,既点明了寿星的年龄,又寓言般地预示着随着新年的到来,一切将更加美好,和气融融,生活节奏也变得从容不迫。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图南”取自《庄子》中大鹏展翅南飞的典故,寓意着对寿星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愿其如同大鹏一样志向高远,生活幸福。而“一瓣问兴居”,则表达出对寿星日常起居的关心与问候,体现了细腻的情感关怀。

“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这几句通过描绘松树、竹子的坚韧,龟鹤的长寿,以及蓬莱仙境的逍遥,展现了寿星高洁的品格、悠长的寿命以及闲适的生活状态。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与高尚的符号,强调了寿星的德行与福泽。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斑衣”通常指孝顺儿孙为老人祝寿时所穿的彩衣,此处描绘了家族中儿孙满堂、欢乐和谐的场景,春天的气息与家族的繁荣景象相得益彰,如同茂盛的兰草和美玉,象征着家族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碧山学士”可能指唐代诗人王维,他晚年隐居于蓝田辋川,生活恬静淡泊。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寿星虽有换得高位厚禄的机会,但更羡慕那种如杜甫、王维般的隐逸生活,显示了其超脱物质的高洁情怀。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结句以温柔乡的宁静美好,配以丝竹之音、琴书之乐,描绘出一幅理想中晚年生活的画面。在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音乐与书籍的陪伴,体现了寿星内心深处对平静、雅致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段词句通过对寿辰庆典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感与历史典故,不仅表达了对寿星的敬仰与祝福,还寄托了作者对理想晚年生活的憧憬。每一处细节都富含深意,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传达了对长寿、幸福、和谐生活的美好祝愿。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