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若许,堕泪杨公……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其生前游憩之地岘山建庙立碑,以示纪念。每当人们至此,睹碑生情,莫不流泪,杜预因称此碑“堕泪碑”。后人则用望碑堕泪来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堕泪碑”传至南齐时一度遭到毁弃。据《南齐书·张敬儿传》载,军阀张敬儿统治襄阳时,“欲移羊叔子堕泪碑,于其处立台,纲纪谏曰:”羊太傅遗德,不宜迁动。“'敬儿曰:”太傅是谁?我不识也。’”“堕泪碑”可能在此时被毁。

但过了不久,即南梁大同十年(五四四),“堕泪碑”又被重新竖立。并由刘之遴撰文,记重立始末,刘灵正书丹,刻于碑阴。这便是《金石录》中所著录的《梁重立羊祜碑》。

宋人《集古后录》记述此碑云:“羊公‘堕泪碑’,不著撰人名氏,《襄阳耆旧录》谓李兴初撰也。梁大同十年雍州刺史以故碑阙落,命别驾从事刘伯雄撰模立此本。碑一丈一尺。”《隋书·艺文志》总集类有“《羊祜堕泪碑》一卷”,或即指此碑本。梁碑传至唐代,尚属无恙,故孟浩然诗中有“羊公碑尚在”之句。

到了晋永兴年间,大将刘弘出任荆州刺史,刘弘早年曾为羊祜参军(见《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对羊祜久怀钦慕,其莅任荆襄之后,恭谒羊公祠下,并命幕僚李兴重撰了一通羊祜碑记,刻之祠前。

此即晋文名篇《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公碑》。李兴为当时文学名家,《晋书》卷八八《孝友传》中称其“有文才”,“在弘府,刘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所撰《羊公碑》感情充沛,笔触深沉,颇为时人所推重,遂将“堕泪碑”之名移贯此碑(见《襄阳耆旧传》)。

选冠子

碧眼连车,黄头间座,望断故人何处。当时胜丽,旧是繁华,都变虏言胡语。万里衔冤,几年埋恨,仔细向谁分诉。对南风凝眸,眺神旌、触目泪流如雨。

今幸会,电扫雷驱,云开雾敛,一旦青天重睹。桃林卧草,华岳嘶风,行迓太平周武。洗尽腥膻巷陌。从此追欢,酒杯频举。任笙箫声里,花朝月夕。醉中歌舞。

“碧眼连车”与“黄头间座”,形象地勾勒出异族入侵后边疆地区的社会风貌。碧眼者,指异族人,其碧绿的眼眸在此象征着侵略者的身份;黄头者,或指黄沙漫卷中的边民,或喻示异族人的特征。二者交错于车马之间,揭示了边疆地区已由汉人主导变为异族统治的事实。此句以具象化的画面,展现了边疆风貌的巨变,暗含词人对故土被侵的深深忧虑与痛心。

“望断故人何处”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故友亲朋的无尽思念。故人何在?他们在战乱中或流离失所,或生死未卜,词人只能空望远方,却无法寻觅到他们的踪迹。此句透露出词人面对故人离散、家园破碎的无奈与悲凉。

“当时胜丽,旧是繁华,都变虏言胡语。”这三句回首往昔,对比今日,昔日的繁盛之地如今已被异族占据,熟悉的乡音被虏言胡语替代。词人以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凸显出故土风貌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深处的撕裂感。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文化精神层面的,词人对此感到无比痛心,却又无力回天。

“万里衔冤,几年埋恨,仔细向谁分诉。”词人以“万里”、“几年”极言苦难之深广、时间之长久,表达了自己及广大民众饱受异族欺凌、身负国仇家恨的悲惨境遇。然而,这些深重的冤屈与仇恨,又能向谁倾诉呢?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跃然纸上。

“对南风凝眸,眺神旌、触目泪流如雨。”词人面向南方,那是故国的方向,他深情凝视,期盼着救世神兵的到来。然而,眼前所见只有异族的旌旗,这使得词人心中涌起无尽的哀伤,泪水如雨般滑落。此句以生动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恢复故土的热切期盼。

在那遥远的边疆,碧绿的眼眸如星点般镶嵌于疾驰的车马之中,黄沙弥漫中的人影,或隐或现,他们或为边民,或为异族,彼此交织,构成了这片土地新的社会生态。我遥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无尽的酸楚。

那些曾与我共饮黄河水、同耕黑土地的故人们,此刻又身处何方?他们的笑容、他们的歌声,仿佛还在昨日,如今却只留下一片寂寥的空旷,让我在风沙中久久伫立,茫然四顾。

遥想当年,这片土地何等胜丽繁华!市井喧闹,田野丰饶,人们安居乐业,言语间皆是亲切的乡音俚语。而今,一切都被异族的铁蹄踏碎,熟悉的街巷被虏言胡语充斥,曾经的家园成了异域的疆场。我背负着万里之遥的冤屈,忍受着数年累积的仇恨,这份沉重如山的情感,又能向谁倾诉?在这荒芜的边陲,我犹如一叶孤舟,漂泊于无边的苦海,无处停靠,无人倾听。

我面向南方,那是故国的方向,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有我血脉相连的同胞。我静静地凝视着南风,期待它能带来故国的消息,期待它能吹来救世的神兵。然而,视线尽头,唯有异族的旌旗猎猎作响,它们刺破蓝天,如同利剑般刺入我的眼帘,触目惊心。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打湿了衣襟,也浸润了脚下的土地。

尽管眼前一片凄凉,但我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如同电光扫过阴霾,雷霆驱散乌云,总有一天,笼罩边疆的迷雾会被彻底揭开,我们将会重新仰望那片湛蓝的天空。那时,桃花盛开的原野上,英勇的战士们将枕戈待旦,华山之巅的雄风将为他们壮行。他们将如周武王般,挥师北上,驱逐异族,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当那一天来临,我们将洗净边疆巷陌的腥膻之气,让和平与安宁重回这片土地。人们将不再畏惧,不再哀伤,他们将在街头巷尾欢歌笑语,酒杯频举,庆祝胜利,庆祝新生。笙箫悠扬,花朝月夕,人们在醉意朦胧中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久违的欢乐。那时,故土重光,故人重逢,所有的冤屈得以昭雪,所有的仇恨得以消解,我们将在欢庆的歌舞中,迎接那期盼已久的太平盛世。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