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梦瑶迎风而立,白皙的脸颊被狂风吹得有些皴红,长及臀部秀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弯弯的睫毛颤抖,酒色的眼眸一刻也未曾从他身上挪开。
尽管李逸并不愿意接她的话,她仍然执着的小声说了句:“我是...有些开心的...”
而李逸则是望着山下茫茫崇山峻岭愣愣出神,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刚刚她刚刚的话语。
“我不知道李逸同学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是在某天夜晚睡着后就莫名其妙进入了这里。然后我就被告知自己成了曹操,现在是赤壁之战时期。而我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击败孙刘联军’。”
“...目标仅仅是如此么?”
李逸轻轻抚弄着下巴上的胡茬,突然望向林梦瑶抛出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李逸来到这里的目标一直都有两个,一个是促成赤壁之战,一个是从周瑜和曹操手中逃脱——看来让他们进入这场梦境的人,早已预料到了如今的结果。
可偏偏白婧芸和林梦瑶都说她们只有一个目标,这件事着实蹊跷...
林梦瑶没想到李逸会忽然提到这个问题,稍稍一愣,酒红色的眼眸中某种潜藏的欲望一闪而过,舔了舔被寒风吹干的樱唇,表情变得疑惑:“是只有一个目标来着,难道...李逸同学有两个目标?”
闻言,李逸耸耸肩无所谓地笑了起来:“我也只有一个,之所以这么问你,只是想确定下我们是否一样。”
“哦~~”
林梦瑶拖长音调,连连点头,似是对李逸的解释毫无怀疑,自顾自地继续说道:“然后我惊奇的就发现在我的意识海里居然有李逸的同学头像(诸葛亮),由此判断李逸同学应该来到了这个世界。但由于我的时间线大概比李逸同学进入这里早了半个月,所以才对这里有了些许熟悉和一些布局。”
李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林梦瑶的经历大概和白婧芸相同。都是先于自己半个月左右进入的这个世界,分别成了周瑜和曹操。
可就算如此
李逸仍然有一个疑点,很大的疑点!
为什么她们两个一进来就能看到他的头像,而他刚刚进来时,则是除了他自己,其他人的头像全是灰色的,只有面对面见到才会解锁呢?
为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这太可疑了!
或者说,这根本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有意为之,为可能存在的“第二目标”服务的?
可是在这点上,白婧芸和林梦瑶的回答又出奇的一致。
在联系她们一开始就能看到他的头像...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第二目标根本就是与他有关,而她们没办法或者不方便直接告诉他??
越想越有可能,越想越心惊,李逸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再望向林梦瑶时,也不禁蹙起眉头来。
林梦瑶不知道李逸通过刚刚与她的对话,已经分析出那么多信息,但她的直觉告诉她,李逸此时一定已经发现了什么。
不!
不可能!
自从知道了自己的第二目标,她就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他现在应该最多只是处于怀疑阶段...
如此一来...时间不多了啊...
所以戏还要接着演下去,毕竟要从新获得她最爱最爱逸的信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其实我根本就不想打什么赤壁之战。”
“...嗯?”
林梦瑶的突然冒出的这句话,把李逸的注意力从新集中在了她身上。
她把貂裘的下摆使劲儿往上扯了扯,随后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蹲下身,末了还不着痕迹地往李逸身边挪了挪。
双手抱膝,下巴枕在膝盖,与李逸一起望着远处发呆,眼眸中闪烁着淡淡悲寂,小小只的,可可爱爱的,把她那柔弱一面展露无疑。
李逸侧脸望向她,那个此时此刻与自己缩在一起的她,那个脸上总是带着抹不去温柔的她,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心脏跳动在加快。
她
还是那么美...
他不得不承认,就算自己做了那样的梦境,此时又与她是敌对关系,他对她还是...
“你说你...不想打赤壁之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逸把目光收回来,稍稍垂下眼帘,他怕再看向她会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而对于“她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话语,其实是他内心希望她有什么难言之隐才这么问的。
也就是说,他在潜意识上已经在为她辩护了...
上,钩,了~
她抱住膝盖的手掌兴奋地轻轻攥了攥,仿若抓住了某种东西。
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细小的弧度——距离完全吃掉他又近了一步呢~
亲爱的啊亲爱的
就是因为你如此善良,轻信别人,才会被那些坏女人纠缠上...
不过放心,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就好了,你的眼中,你的心里都只要有我就够了。
于是,她忽然把目光锁定眼前的青年,小嘴儿紧紧抿在一起,一双小手握住他的手腕,眼眶隐隐闪烁着几分晶莹的水珠。
“逸,你肯相信我么?其实我今天想和你聊的就是这件事儿——”
有些被她的情绪感染,李逸没有注意到她言语间忽然变得暧昧的称呼,点点头:“你且说,我且听,说完我再选择相不相信。”
“在没有遇到白婧芸同学之前,我一直以为在这个世界我认识的人只有逸你一个,所以才向东吴发了那篇‘交出孔明,秋毫无犯’的檄文。事实上我根本就不想打什么赤壁之战,我只想快点回到原来的世界。”
“所以我才想到叫来这个全世界唯一认识我的你,想和你共同商讨一下,非得作战拼个你死我活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么?就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啊这...
真是无懈可击的回答。
不光把她的目的和盘托出,还把自己对于她的大半怀疑都推了个一干二净!
就连檄文中“交出孔明,秋毫无犯”在她的解释下也变得合理起来。
李逸一时找不出任何破绽,可他依旧觉得哪里不对——一切都太合理了,就像...预先设计好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