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里是一棵树啊。

还要能看到自己的话,那怎么说也要藏到树冠里吧,那也就是说……

“我跪了一个半时辰,你就在那藏了一个半时辰不成?你是不是傻啊!?那得多热啊?!”

“可是,不看着你,万一被用了私刑,会损坏我持有物的,使用价值的。”

“你傻,你就是傻!”

“那,你跟我也不过半斤八两,当年你不也是,趴在墙上看我练剑的吗?”

说到这的时候莫彩薇笑了。

那双浅水色的眸子里,透出了温柔的光。

朱唇挂起了一轮弯月般的弧度。恰逢这时,一阵风吹来,吹起了她那披着光点的长发。

吹起了她那白纱裹素的裙摆。

更吹乱了苏洛遥的心弦。

好似看到了天上的谪仙子,美得让人痴迷。

苏洛遥还是第二次,在这个冰块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笑容。

那样的温和。

温和得与之前的她,看着根本不像是一个人。

她……一定很喜欢那个人吧?就只是因为想起了与那个人的回忆,就露出了这样的笑容。

自己能接受这样沉重,且不属于自己的爱吗?自己要说出真相,告诉她,自己不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让她对自己彻底死心吗?

“还有甜点。”

可莫彩薇却像是,没察觉到她的异常一般。

从食盒里拿出一个盘子,里面装的却不是菜,而是五串冰糖葫芦。

“怎么……是这个啊?”

苏洛遥不明白,这盘子里为何是这种孩子气的食物。

“你以前不是最喜欢吃这个的吗?五年前你走后,我就自己学做菜,希望有一天……你能像只饿了的小动物那样,自己跑回来……”

她的话没有说完,苏洛遥的心就猛的沉了一下。

当着自己的面,说她和前身的关系有多好,这种感觉好奇怪,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这感觉到底是什么呢?

闷闷的,好难受。

“那个……其实……”

苏洛遥咚的一下,把那盘冰糖葫芦给放回到了桌子上,义正词严,

“人是会变的!”

“以前喜欢吃冰糖葫芦的人,今天可能就会喜欢吃辣条。”

“五年了,我已经变了,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怎么就是不明白了?”

莫彩薇沉默半刻才道,

“已经……不喜欢了,就是说以前喜欢过?”

“对,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时光抵住了我们后退的脚步,我们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了,你明白了吗?”

“……”

只见莫彩薇脸色沉了又沉,玉手紧了又紧。

最后她竟然,抿开唇笑了。苏洛遥看到那笑容不由一呆,因为仿佛从这个笑容,听到出到心碎的声音。

“呵呵……”

莫彩薇一句话也没说。

顶着这张似笑似哭的脸,起身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出了院子,那个世界。

明明目的已经达成了,但苏洛遥第一时间,感觉到的并不是开心,这几天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动着。

虽然短,可却很深刻。

几次被她推倒,可以在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又是她出现解救自己。

虽然,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那是因为爱,可是仔细想想,每一个细节,都写着我爱你。

那股深情动人。

细致入微。

自己竟然,有些羡慕那个死去的苏洛遥了。

也不知怎么的,苏洛遥鬼使神差地就拿起了,盘中还放着的冰糖葫芦,吧——吧的啃了起来,

“好甜。”

“她对她的爱,大概也是这么甜吧?”

“明明甜,应该是幸福的味道,可为何我却从中,尝出了一丝苦涩呢?一定这糖炒焦了吧?”

她也起身,放下了手中的冰糖葫芦。

桃花树下,温光煦煦打在那盘中,未吃完的冰糖葫芦上。

折射出异样的光彩,不时有一片花瓣落下,将其衬托得美轮美奂,可却再也不会有人,再把那未食完的点心,拾起来品尝了。

往后的几日里,莫家的气氛,陷入了一种古怪之中。

(下划线君——以下为作者发癫与BB,与正文无关,不喜请跳过。)—————————————————

写到这里,不知怎么的,少了几百个字,不好调,就在这里写点儿,别的好了。

不知道,这个文这里,还有人看吗?

反正,无不是报太大希望的,因为这本书来,创作之初,那就是不报太大希望的。

像我的上一本书,评论还是挺多。

这一本却不行,一来是读的人少了,二来是写实在是太过平常,或者说是日常,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评论的了。

好像写的,与推动主线,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我却是有意这样做的。

一般来说,对剧情的按排,都是跟着强冲突走的。

比如从系统里抽出的一个宝物,打脸那些看不起的主角的人,而重点也放在加强爽点的构成上。、

爽文的市场,这么写是没错的。

只是地,在凤梨包好像又不太行,我也问过编辑他们到底想看,编辑说是细腻的感情。

我……

这对于 我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爽文感情线一般,有就行,言情爽没有也行,要看是的人物。

而按那个说法,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取个加间值 ,让我有种一拳打在来了绵花上,根本就不知要怎么去出力。

因为,一个做好了,另一个就会被诟病。

这是难以避免的。

偏偏我在哪一块上,我都不算长板,长可把别的点忽略不计。

……

于是,开始到站外的文去寻路。

结果就是发现,想要写甜,写刀,写那些感情性的东西,就要绕开一些爽点。

这个想法,我的编辑看到后,直接发了个,你在说什么的表情。

但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太行,却是一定有用的。

这种用处在于练习。

我去分析顾温的小说,发现九层以上,都是日常。

都拆不去出什么大纲来,太日常了,但是那些能吊着人看下去,却有一些设计精心小东西。

更重要的一点,自我的强迫性。

没有了那些主线的套路化,那能写的还剩下什么?

可不就除了水,不就是感情了嘛?所以,感情可以拉得特别满。人家那叫艺高人胆大。

一般人,是通过主线的选择来突出人物的。

但那是大胆且危险的。

就像明明手里有刀,却把刀丢了,与人赤手空拳搏斗,能不落下风吗?

败在这条路的人,想逆着时代走的人何其之多?就连根耳这样的白金大神,都只能从流了。

求魔的成绩,有那时相对太差,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我的话……

怎么有点取死之道的味道。

当心会不会,因为日常水得过头了,被刀片穿越到异世界什么的……咳咳,扯远了。

但写人还是很重要的。

套路化多了,自然的反派,配角,哪怕是主角,也容易白化。

想想,你多久没看过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了?是不是都是一个个,天生大奸大恶,让主角装十三的工具人?

话神里的赵高,魔道祖师里的金光瑶,薛洋。

还有我经常踩一脚某罗,我也不得不承认,比比东与千仞雪,是悲情且有魅力的反派。

可现在……这些高质量的反派,都去哪了?

他们消失在上了,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网文市场了,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很奇怪不是吗?

大家真的,会喜欢这种反派吗?

反正,我是挺不喜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必然的,情绪大家想要的多是快乐的,而且以快速而快乐的情绪。

那就像打游戏一样。

只要摸上手机,那种感觉,就像着了魔一般。

要是小说情绪用得太久,那为什么要看小说,咱去打一盘游戏,不是好得多吗?

作者大多我也想也是会认为的。

其结果就是,套路化与快节奏,这就造成了,留给人物塑造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就连配角都要排着队,更不要说,那些反派了。

一个个都工具人,用完就扔了。

那些最能塑造人物内在性格的日常的,偏真实的剧情,那就不好写了。

反派也不是一个活生的人了,比配角更惨,没有血,没有肉,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不过是一次性的垃圾。

就像垃圾桶里的**一般。

只是用来发泄情绪的量产物。我与编辑聊天时,他认同,也认为理所应当。

这话怎么解释了?

就像一个骗男钱的小绿茶,被主角抓住打了一顿,是不是有一点点的小爽?

可是,一旦你想把这个小绿茶塑造一就不一样了。

比如,小绿茶,是走投无路,要帮家人治病,才不得不这样。主角是不是就点儿坏坏的感觉了?

这也是一个不重点塑造,反派的原因之一。

一个优秀的,有魅力的反派,容易给主角显得虚伪,一个弄不好主角反而像个大反派。

比如斗罗里,唐三,又或者神话里的易小川。

就是因为这种双刃剑的属于,太难调平,反派出彩的小说,不,大多作品,都有这样的通病。

这也就使得大家下意识,的就把塑造这个环节给丢了。

就那样——piu的一下,就丢到银河系里去了。

配角也是一样的,不过还算好一点,至少就算塑造好了,也不会一刀,把自己主角弄成个伪君子,一类的角色。

且反派越传神,主角就越显虚伪。

但就算是这样,那些传神的配角也是,越来越少了,也多量的工具化了。

不抢光嘛,理解,理解~!

但就算这些我都不明白,也不免的去想,这样真的好吗?

起因,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写一个有魅力的反派,却发现断断续续,写了也有一年以上了。

而然,没有一本完本,但也有些心得。

主角写得也不怎么地,也能写出,那种有些小搞笑的角色。

配合角啊,女主啊,没有特别突出的,也算不点儿心得,至少我感觉,还不算……太烂

可是,反派了呢……

写了这么久了,我却不会写反派,这无论怎么看,那都是莫大的讽刺。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在于,我可以学习的对象,大多都是那些,大家前当都喜欢的热门书。

他们都这样写。

一个作者的前提,就是一个读者,一个学生。

哪怕那些老师,一个都不认实你,有时候从他们那学来的技能,他们自己有的都不没认为存在。

类似天赋吧。

可是,他们也陷入了一问题里。

他们的有意,或无意避开,所形成的一次性反派文风,直接的影响到了我。

没有思考材料自然就无从下手。

那想要打破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找一新的老师,但这样的风险就是,与现在的主流脱节。

也许,我不该去想这样的事,毕竟我连可观的钱都没挣到。

这无异于,没跑就想飞。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了。

我也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开的这本书,一切都为了在避开套路,去思索写人这个本身。

至于,值不值得……

我也说不上来,但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小说让读了的人快乐,这是它的首要目的,作家也不是教育家,也没有教导什么的义务。

我也是一直这么认为的。

但现在看来,好像也并非全对。

经过这么久的写作,我发现以前的作家,是介与史学家和哲家之间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听我慢慢道来。

哲学到底是了?那些这么多年前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还有好学的呢?

甚至有人说,哲学就是一群人,在那里讨论一些没有实用性的东西,听到这种话后,感觉大对,就放弃了。

但这实际是不对的。

在初次,接触哲学时,书杰的哲学课里,也说类似的话,但却给出结果,却是让我犹如醍醐灌顶。

他说:

我曾经也想过,哲学这门学科到底有什么有呢?

不信的东西,依旧不信,相信的东西只会更加的坚信不疑,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啊。

那到底是要学习哲学呢?

其实,我们要从哲学中学习的,并不是一个实实的公式,而是思考方法。

只是把这个思考的对象变成了自己思想本身。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哲学一词,本来的意思是爱智慧,而智慧从哪来,从思考中来。

过去的人,往往习惯逆来顺受。

比如天子就天定的,是不推翻的,可结果却发现,并非如此,这个结果就是大家自己思考从得来的。

打破常识,自我审视,这种对万事万物的思辨,就是在不断思考中磨练出来的。

但小说也有类似的效果。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我说到的另一点,小说家像是史学家了。

史书相信多少都看过。

可是,为什么史书这种东西,经久不衰呢?

这些东西与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按理来说不是,我该是没用的老卷宗,早该消毁了吗?

留着,还总让人去读,难道是闲得蛋疼吗?

当然,不是。

如果说,哲学像是一件工具,那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仔细看历史就会发现,许多的事情,是从复发生的,要是我们早些思考,发生其中的问题,就能避免悲剧。

所以说,历史像一面镜子,利用过去,照映未来。

它与小说不同的是,这虽然有戏剧性,但却是平白记录下来,尽量做到没有往向主观。

好让人们自己来判断出,公正,道理。

小说却不一样,它是带着作者的一些主观性的,但无可否认,也答到了让人思悟人生的效果。

也许,创作之初,作者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

可却是做到了。

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的网文里,却是大多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呢?

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真实,二是负能量。

就像之前说的,以前的作家,那是绞尽脑汁,思构出一部史书。

世界不是直实的,可以里面的人情世故,却是以情感为砖瓦,一点点构建出来的。

而不是一个单的标签。

二就是与主角,唱对台戏的从不是一个小丑,而是精心塑造的人物。

他们与主角的对抗,不但是智慧上的,底会看肉体上的对抗,更是思想上的对抗与交锋。

也许他们一开始,没有想到过写什么的深刻的东西。

但他们在不断的对真实的刻画中,也许是人物,人性,也许是其他,一个个问题被摆上台。

我们看一部部‘问题史’。

我们自然也会不由思考起,也只是这样而已。

我们所看到的是作家思考的过程,还有一步一步,也跟着他们走向了,真实与思想的深处。

得到自己的结果,这点东野小说里就由为明显。

且他从来不会把问题解,而是把最难的,最矛盾的,扔在小说末尾,让读者自己去悟。

这大概也是,小说总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吧。

而且要达到这一点,先要做到一点儿,行恶有理。这个点听起来,有些扯,但却是不二刀锋。

就拿魔道祖师中的金光瑶举例,起先只是个小小的少年,回到金家去寻,结果却是一次次的被看不起。

父亲不认他,族人羞辱他。

为了不过这样的生活,他才开始黑化,这样就让人可以有些理解,和同情了。

此外,他还是有人人喜欢的优点。

待人和善,观察入微,就因为蓝大哥一直偏信他,他也投桃报李,一点与神里赵高很像。

看出毛病了吧?

这些对于人性的思考,左右了我们善恶观的养成。

而这些都来源于,这种强大的对立力量,也正是这两股力量的不断碰撞,引动了我们人性的思辨。

戏剧性和颠覆性,也就来了。

有意思是也就出现了,善不是纯粹的善恶,不是纯粹的恶,真相由我们来判断。

当然理解和认同是两个概念。

不要搞混。

不过,有些人也经常利用这个混淆概念,指恶为善就是了。

什么未经他人苦……呕!

听得我想吐。

比如说,斗罗。

要是千仞雪跟比比东,没有那些,枭雄式的宏图大志。

没有那些一步步黑化的可怜经历,谁还会意难平?谁还会大喊打败反派唐三,武魂殿万岁?

那不纯纯的就是狗咬狗了吗?

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戏剧性,什么都会大打折扣。

不过,这里还是要说上一句,虽然讨厌唐三和唐三少,但把那个人物塑造成那样,可能还真不全是唐三少的锅。

那时候的正派人物,大多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的。

正派:可敢切磋一番,只比拳脚!

反派:好呀,好呀~!

然后打到快打不过了,反派直接偷袭,正派吐血瞪眼,

“你不讲武德!”

(˃ʍ˂)

“桀桀桀……这叫无毒不丈夫~!”

“噗~!”

然后正道就歇菜了。

有时候这个正派人物往往是主角他爹之类的,看着就他丫的离谱憋气。

做好人就他丫的这下场?

那还是不要做好人了,什么好人这分明就是个大傻·逼嘛!

唐三少可能就是捕捉到了这点。来了个反其道而行,打破俗套的同时,竟然意外的让人感觉解气。

不过,长大后……

就感觉当初的太简单了,那种不讲信用的人好像才是真的恶心。

当初的自己怎么会认为……那丫的,是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的有魅力的主角……

算了,这都不重要了,就要的是,区别在哪就搞懂了。

就是要不要,下刀了。

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起不来也要下刀!

因为我听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小说,那只能让人得到短暂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书外面的。

人生总是有很多的问题。

看小说得到短暂的快乐后,把小说放一下,好像现实的苦恼还在。

好的,可以传世的小说,是那些引人思考,关于带着读者,去进行这场人性冒险的小说。

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

长久的快乐,短暂的快乐,我全要!

不过,现在看来,我离这个远大的目标……还差亿……点点。

最主要的点在于,怎么下刀。

要想达到人性情感的深处,那就要下刀,也就是所谓的虐。

上一本说实话,我真没想下刀的,不过不小心踩了个毒点,被骂惨了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

悲伤的人又怎么能写出快乐的东西呢?

然后一刀,接一刀了。

这真实的情绪流露了出来,就给我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现在想起来,当年看完白夜行,那股震聋发聩的感觉,对于非善恶的思考,之所以这么深刻也是刀。

所以我不会反复去看。

当年,尚且能忍受,现在我也和诸读者一样,只想吃糖,不想吃苦了。

怎么下刀?

下什么刀?

怎么做到快准狠,就成我的大问题。

我问编辑,他直接劝我,咱就不能不下刀吗?

我的结论是该下的时候,还是要下,只是手法,需要练习,对象需要斟酌。

那些意难平,那些隐藏在快乐下的苦涩,才是真正能在思想上,刻下深痕的暗礁。

PS:

本集已结束,若想获取更多精彩的内容,请收藏本书,等待作者的持续更新。

爱你们哟,唉嘿嘿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