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的境界并不算高,凝真初期的他只能引导五体内少有的真气在身体里活动,以强化某个部位,或是以身躯为导体传递到特殊造物的武器上,增加武器的杀伤力及坚韧性。

也能做到灵气外放,在短距离内杀伤敌人,不过灵气和真气差别巨大,后者是前者精炼而来,效果远远强于灵气,控制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突破到识藏境界之后,会大大精炼神识也就是精神意识,加强对真气的掌握。

可以说,凝真境和识藏境都还只是停留在肉搏的战斗阶段,真气加身之下,身体素质大幅度上升,寻常刀剑难伤分毫,水火不入百毒不侵。

而眼前的宋文境界还要更进一步:

真气凝丹,神识成海,丹海已成,真气外放!

已然可以随意驱动真气攻防,比一般兵器强大数倍不止。

境界高深之后,便能如此人一般,随便以真气御敌。

陆文抬手一推,便有一股真气将林易推回去,空中的响箭也骤然消失。

又是一收,便解了林易二人身上的禁制,让他们可以自由活动。

林易喘着气,不敢有任何动作,脑中思量着对策。

对方最少也是丹海之境的强者,能随手灭杀自己和赵雨诗。

赵雨诗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对自己动手:“你最好快点放了我们,小白叔就在附近,等他过来可饶不了你!”

“郡主所言可是李天白阁下?无风剑仙,剑宗五大剑首之一!陆某倒想见识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剑仙有多么厉害,可惜他来不了。”

“你什么意思?”

“李剑仙那边有另外的人招待他,郡主大人就不用担心了。”

赵雨诗顿时没那么镇定了,若是没有李天白的庇护,自身便可能遇到危险。

而这种情况还是第二次出现,即便是前两日在狱中时,小白叔也是在刑部的。

而能“招待”李天白的人,境界也不会被差。

林易紧盯着此人:“你究竟是何人?”

陆文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拾起桌上的竹扇打开,任风吹起耳边长发。

“在下其实还有一个称号,居士。”

听到这个词,林易瞳孔骤然收缩,心中骇然。

这个称号只属于一个人:影楼第十一楼主——居士。

影楼下称影众上称楼主,共有十二位楼主,每一位楼主境界都在返虚之上,其中前三席更是已然达到化神之境!那是整个天下不超过双手之数的存在!

影楼楼主没有具体姓名,只有代号,而眼前的陆文,便是排行第十一的居士。

返虚强者!

想必在另一边拖住李天白的,多半是另一位楼主。

林易不禁苦笑,没想到影楼为了自己和赵雨诗,竟如此大手笔,一次性出动两位楼主。

“二位可莫要再动手了,陆某只是想请林捕头和郡主大人走一躺,可不想废了二位的修为或手脚,那多不好啊,陆某也不想浪费时间,要是惊动了剑宗的那位可就不妙了。”

说着,陆文在甲板上走动了起来,而随着他的移动,林易赫然发现,船上之前那些人都不见了!

无论是打扫花船的小厮丫鬟,还是初上船看到的几个人,都不见了,整个花船俨然只有他们三人。

林易这才想起关于影楼的卷宗中对于居士的描述:神识强悍,极擅幻术!

“我们到了。”

随着陆文抬手一摆,周围景色骤然变化,万香楼旁,洛河岸边的景色散去,连绵无尽的桃花林映入眼帘。

竟真的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桃花林。

纤枝粉花,瓣瓣动人,无边花瓣随风落下,与绿草相衬,在水面反射下,更是美如人间仙境,这一刻,林易忽然明白了“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句话。

“好美。”赵雨诗也不禁惊叹出声,一时忘了自己身处困境。

林易也看呆了,从未旅游看惯城市景色的他,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景象,两岸仿佛无穷无尽的桃花林伫立着,漫天花瓣洒下,落到清澈的水面上。

月色下,柔美如画。

兴许,真有一个桃花源藏匿其中也说不定。

陆文不知从那摸出一个酒壶,优哉游哉的小酌:“没骗你们,这可是难得的美景,桃之夭夭,乃陆某一生最爱之景,要是能死于此处,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他一边饮酒,一边注视着桃林,目露迷离之色。也不知是醉于酒还是醉于这一片山水。

正如他的称号,此人喜好美景,喜好美酒,也喜好诗词,为人洒脱而文雅,更不喜动用武力,落到他手里,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林易心念一动,起身来到陆文身边。

“此情此景,林某倒是想到一首诗。”

“哦?林兄大才,愿闻其详。”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一诗吟罢,陆文完全呆住了,跟过来的赵雨诗也张大小嘴。

虽然她听不懂,但她大受震撼。

陆文没有说话,缓缓放下酒壶,抬手之间,一副纸笔飞到他身前。

宣纸平摊悬浮于半空,他挽起衣袖,而后落笔,脸色极其严肃,仿佛是做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

横撇弯勾……

一笔一划,勾勒出一个个精妙的文字,陆文的字可比林易的鬼画符好看多了,每一个字的每一笔都仿佛鬼斧神工,足以称得上书法大家,并且排版工整,每个字都刚好在恰好的位置。

凑过来的赵雨诗不禁叹绝,这一手书法,可比很多书法大师都强上不少。

只听说影楼都是邪恶之徒,倒没想到还会有如此文雅之人。

同时她也几番侧目望向林易,从未听说过这家伙还懂诗词,而且照陆文的意思,那首风头正盛的《水调歌头》便是出自林易。

不消多时,五十六个字写完,分毫不差。

“可有错误之处?”

“一字未错。”

“可有诗名?”

“桃花庵歌。”

“好好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