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前历1644年,古洛穆兰帝国建立

辰前历947年,除荒泽死域外,古洛穆兰帝国统一大陆

辰前历170年前后,魔物入侵帝国疆域,帝国中央无力抵抗,皇帝下诏各诸侯自主节制本领军务。

辰前历135年,五诸侯(普伦森亲王,维克希里亚伯爵,珀西米尔子爵,沃尔登伯爵,洛赫纳伯爵)联军共击魔王军于帕里斯城下,击杀魔王,结束了死域战争。

辰前历133年,普伦森亲王外的四位诸侯均晋升亲王

辰前历51年,五诸侯废黜皇帝君士坦丁十八世,各自称帝,以北帝克拉朗·普伦森为天下诸帝之首,分治帝国疆域。史称五帝共治(辰前历51年~辰历元年)

辰前历39年,法罗群岛被航海家法罗·拉缪尔发现,成为古洛穆兰帝国的一部分。

辰历元年,普伦森亲王、北帝克拉朗一世驾崩,中帝伦特一世(伦特·沃尔登)趁机宣布本领独立,建立沃尔登帝国;后东、西、南纷纷脱离北方宣布独立,分别建立维克希里亚帝国、珀西米尔帝国、洛赫纳帝国。次年,第二任北帝萨克森·普伦森改国号为圣·洛穆兰帝国,五帝共治正式结束,古洛穆兰帝国灭亡。

辰历136年,教会改称教廷,牧首庇护二世成为首位教皇

辰历257年,因圣洛穆兰帝国不断进攻珀西米尔,珀西米尔皇帝埃克森·珀西米尔被迫签订《摩拉维亚条约》,宣布放弃帝位,仅保留原珀西米尔亲王领及附近三十七座城邦,称珀西米尔大公。珀西米尔西部莱茵河流域领土在帝国协助下独立,此区域各城邦组成莱茵城邦同盟。其余领土并入帝国治下。

辰历280年,沃尔登以及洛赫纳两国均放弃帝位并自降为王国。

辰历339年,教廷迫使圣洛穆兰帝国皇帝厄尔德斯·普伦森割让西里西亚地区。并在次年成立教皇国,置教廷于首都圣卡尔茨堡。

辰历421年,教皇乌尔班一世以维克希里亚帝国皇帝卜拉维二世对其无礼为由,宣布废其皇帝头衔,其时,圣洛穆兰帝国正是皇帝卢修斯·普伦森在位,其一生都皈依宗教,是虔诚的信徒,经常发兵征讨反对教廷的势力。绰号“教宗之剑”。卜拉维二世畏圣洛穆兰帝国兵威,不得已只能宣布取消帝位并亲自前往圣卡尔茨堡谢罪。

辰历546年,帝国林克拉德大公爵、帝国首相艾亚科斯·克雷芒拥兵自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辰历548年,克雷芒叛乱平定。因平定叛乱有功,圣洛穆兰帝国的荷布斯伯格公爵替代已经被族诛的克雷芒家族晋升为林克拉德大公爵,增法罗群岛为其封地。

辰历1135年,洛赫纳王国最后一任国王拉森纳五世无子,其独女嫁与沃尔登王储查理·沃尔登。

辰历1139年,拉森纳五世驾崩,而此时沃尔登王储查理已经登基,称为查理三世,两国正式联统为沃尔登-洛赫纳联邦。

辰历1259年,帝国新帝克拉朗二世诏《帝国新政告全体国民书》,史称克拉朗新政。

辰历1276年,帝国法罗群岛总督,林克拉德大公爵,帝国首相利奥·荷布斯伯格因辅佐帝国皇帝克拉朗二世改革有功,获封王爵,许其于法罗群岛建立法洛尔王国,但仍向帝国称臣,并且依然担任帝国首相一职。

辰历1371年,法洛尔王国爆发神圣革命,革命群众将国王利奥二世和法洛尔大主教西庇尔·桑德斯推上断头台,于同年11月8日宣布成立法洛尔共和国。

辰历1372年,教皇阿尼赛·安克西斯为重振教廷威信,纠集圣洛穆兰帝国、维克希里亚王国共十四万军队,号称二十万大军,以及十余艘军舰,以帮助荷布斯伯格王室复辟和镇压叛乱为名跨海远征。

辰历1375年,经过法洛尔人民近四年的斗争,仅剩下三万残兵败将且缺乏补给的教廷军不得不于五月初在莫尔塞签订《莫尔塞条约》,承认法洛尔共和国政府为合法政府,并于一个月内撤离法洛尔共和国。

历时三年余十个月的法洛尔卫国战争以法洛尔人民的胜利告终。

十一月,教皇阿尼赛·安克西斯因心梗暴毙而亡;十二月,帝国皇帝索尔斯·普伦森宣布教皇国所在的西里西亚地区为帝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派兵将西里西亚地区收回,并迁教廷至帝国首都卡匹托尔。

辰历1445年,沃尔登-洛赫纳联邦王储费迪南登基,称费迪南二世。

辰历1447年,费迪南二世任命萨·让·朗·华奇昂为新任内阁首相,授权其组阁并推行《新宗教法案》。

辰历1450年,教皇利泼德二世召集十字军,由圣·洛穆兰帝国、维克希里亚王国、珀西米尔公国共计四十二万大军组成,号称五十万大军,分兵四路入侵联邦。

辰历1453年6月14日,联邦首都帕里斯陷落。

费迪南二世一家失踪,联邦临时政府与十字军签订《帕里斯协定》,放弃国内教会改革计划,联邦政府被剥夺主教提名权以及主教资格审核权,联邦统辖区域内的主教由教廷统一派遣。

辰历1456年,帝国皇帝克拉朗四世废黜教皇利泼德二世。

辰历1471年,本故事开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