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经是休息时间,但是独孤月下了圣旨,所以也没人敢怠慢。
前来参加讨论的分别是太尉杨毅,御史大夫海刚峰,左丞相慕容衍,以及宁国侯海燕和安国侯杨丽华。
独孤月派人过去传旨的时候,海燕都已经睡下了,这睡得正香突然被叫起来开会,她的心里是有点不太舒服的。
海燕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问道:“陛下,你这是干什么啊?我刚打算睡觉呢,却被你叫起来了,这又怎么了呀?”
一听这话,海刚峰立刻生气地斥责道:“燕儿!不得无礼!你怎么能这么跟陛下说话!”
海燕一脸委屈地回道:“爹……你都不知道我多辛苦,天天都要看这么多的奏折,简直比练功还要累……”
“你这臭丫头!胡说什么!陛下看得起你,让你多积累些经验,你不但不感激,怎么还好意思抱怨?赶紧跪下!”
虽然海燕有些刁蛮,但是她还是很听她爹的话的,哦了一声后,便乖乖地跪了下来。
慕容衍捋了捋胡子笑着劝说道:“海大人,燕儿还小嘛,何必对她如此苛责呢?算了算了,我想陛下也是不会在意的。”
为人父母的,总是会对别人的孩子比较宽容,杨毅也跟着劝说道:“是啊,海大人,这段时间燕儿辛苦了,让她发发牢骚也没什么嘛。”
独孤月也点头笑道:“是啊,海伯伯,朕并没有生气。燕儿也是拿朕当朋友才会这样说话的。这里又没有外人,何必这么拘谨?燕儿,起来吧。”
闹剧结束,杨丽华便也开口问道:“所以,陛下,您这么晚把我们大家叫过来究竟所为何事呢?”
“朕刚才,在坊间看到了夏国的奸细。”
于是,独孤月便把刚才在春晓堂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得知了这些后,海燕显得非常的紧张,连忙凑到了独孤月的身边,关切地问道:“陛下……那……那您不要紧吧?有伤着哪里没?”
“一点小伤而已,不足挂齿。各位爱卿以为,夏国这次偷偷潜入上京,究竟所为何事呢?”
海燕想都没想地便直接说道:“哎呀,陛下,管他来干嘛?臣这就带人去把那个什么夏国王子抓起来,用我的紫龙晶鞭狠狠拷打他一顿,我就不信他不说!”
“你这丫头!胡说什么!赶紧给我滚过来!”
海燕很是不服气,她躲到了独孤月的身后,嘟着嘴回道:“爹,我又怎么了?女儿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你跟了陛下这么久,为什么一点长进也没有?看看人家丽华,也不过就比你年长一岁,别人怎么就这么懂事?你以为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夏国的王子!那是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抓起来的吗?”
“反正我就是笨蛋,就是不如丽华姐呗。别人杨伯伯也没比你大多少啊,怎么不像你当个御史当了几十年……”
本来气氛是很紧张的,但听海燕这么说,大家都被逗乐了,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慕容衍一边笑着一边拍了拍海刚峰的肩膀:“哎呀呀,海大人,燕儿这丫头还真是可爱得很啊,哈哈哈哈。”
杨毅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嘛?跟海兄你这一板一眼的还真是完全不一样啊。我很喜欢燕儿这丫头,海兄,要不咱两做个亲家,我家戎儿也差不多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
“咳咳……”
听到这里,一直在看热闹的独孤月轻咳了起来。
虽然说杨家和海家是她最大的支持者,对于杨毅和海刚峰的衷心,她也非常信任,按理来说,如果杨海两家联姻,独孤月应该也很乐意见到才是。
但是,实则不然,独孤月也有自己的考量。这两个人现在一个是总领军事的太尉,另一个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杨海两家若是联姻起来的话,对于皇权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诚然,独孤月并不担心他们的忠诚,可是问题是自己百年之后呢?自己的后继之君能不能像自己一样?杨家与海家的后人能不能一直没有反心?这都是未知数。
她可不想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铺路不得不去对海燕和杨丽华下手这种事情发生。
海刚峰听出了独孤月的意思,于是便也连忙回道:“杨大人说笑了,你们杨家四世三公,燕儿这孩子没一点教养,如何做得了你们杨家的媳妇?杨兄还是另觅佳人吧。”
作为混迹官场多年的老咸鱼,慕容衍也是非常懂事,既然独孤月不想看到这种事情,那就感觉把话题拉回来。
“陛下,臣刚才想了一下,如果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夏国只需随便派个使臣前来即可,没有必要让王子和梅家的那个小丫头亲自过来。而且,想必与他对接的人身份一定非常尊贵,否则的话肯定是无法将消息传到到夏国王子那里去的。”
独孤月点了点头:“丞相言之有理,那依丞相只见,我们该怎么做呢?”
“既然没有真凭实据,那我们自然不可轻举妄动,臣以为当下,我们应该立刻封闭城门,并在沿途的各州县设下关隘,严格盘查,一旦发现他们两人,便立刻带回上京。同时,请海大人,好好查一查京城里的官员,看看是不是有人在背地里做对不起我们大梁的事情。”
“有道理,杨伯伯,海伯伯,对于丞相的意见你们可有异意?”
杨毅双手作揖说道:臣的想法,大体上跟慕容大人的差不多,不过臣以为,要查就要查得彻底些,对方可未必就是冲着官员来的。陛下,臣愿率皇城司挨家挨户盘查上京,请陛下恩准。”
独孤月思考了一下后点了点头:“准奏,燕儿,丽华,你们两个即日起,与海伯伯和杨伯伯一起盘查,务必尽快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朕这就下旨关闭城门,向各州县发下海捕文书。”
众臣听后纷纷单膝下跪:“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