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之前开小会这是常事。

为了确定某方面的步调一致,不致于脱离方向。

李常在是江防的好友,听说江防要招几十个校友,直接辞了原来的工作跑到他这帮忙。

当时就一个虚拟主播,就大肆扩张了几十个人。很多人进来空转,还是李常在负责日常,给他们找点事干,顺便理清了人事和财务的问题。

江防收人是很豪气了,苦事累事都是李常在做的。

江防问他后悔了没,李常在擂了他一拳,要不是你记着这哥几个,我才不躺这浑水。从无到有,开始搭地基,得亏是我。

李常在笑道:“老高(胜寒)去哪了。”

江防道:“哦,他去找cos去拍宣传视频了。平常星探和负责检验中之人的能力素质都是他在搞。”

“忙得很,属于经常跑的那种。”

李常在:“那你可得小心他,我听说他作风咳咳……”

经常跑是比较辛苦的差事,除了公事公办,还有一些个人动力在。

江防:“他跟外人要是你情我愿,我懒得管。不过,不允许在内有这些关系。”

李常在自己问过,高胜寒也在讲,他就好一口角色扮演的,就连片子都是看cos的,其他的再美再好,就是百亿富婆倒贴也入不了眼。

李常在一瞪他,他还委屈了,我又不搞以势压人的事。

李常在:我怕你搞。

高胜寒:那咋办?要不你代替我得了。

李常在:我才不去!要么你这么的,除了工作与合作。你愿意跟谁有一腿,就愿意跟谁,反正不准……明白了吗?

李常在心想着自己算谈好了:“那就这样呗。”

李常在拿了一些调查佐证:“现在工作室的构成过于单一,一些小组已经出现相互包庇的事情。”

“现在已经有几十号人了,刻不容缓。”

这事李常在早就说过,他的意思就是人一旦稳定下来(看见猫腻可以操作),就不单纯了。为了避免这种,自然是打断旧有的联系。

江防想了想,道:“我再想想。”

李常在又报告了,杨依针经常借用江防同学的名义,让其他人帮他办私事。还伙同采购,指定他认识的人购买设备,拿了十万元的回扣。

前两天刚被查出来,现在已经送交诉讼程序了。

江防想着,是我想岔了。

虽然他不觉得现在就要建立起制衡手段,但是江防不能够忍受借用关系来欺压后生,中饱私囊。这个口子一开,任谁都能把公司的资源往自家搬了。

除了加强在这方面的惩处审计,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就同意了李常在的建议,利用社招开始稀释,避免同学党一家独大。

江防:“不得不说,老李,你的提议很对。而且承担了比较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肯定是铁面无情,得罪人的压力。

……

会议开始,各个组别的管理人员陆续进场,拉了椅子做好。

该来的人都没有少,李常站起来报告了一些近况。

然后说:“直播模式,像修女、孙抗抗虽然盈利不错,突破也快。但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涉及现实,招风。

不如琥珀玲、会飞的云、夏敏月这些稳定,安全。我的意思是这样。”

江防:“这个不必多虑,岂有不冒险者而盈可观之利。招风是招风,也是她们在吸引风力,扩展新的领域。

不能自大到五年后、十年后还能跟得上潮流,不被淘汰。想要后来过得好,不要想着吃稳定和老本,目光放长远。”

一位负责文案的组长,举手答道:“我觉得二创补贴,可以削减一些了。相比给外人,给咱们自己人能做的更好。”

他说起来语重心长,心里想着是痛心疾首,江防真把工作室的发展当成一门跑马圈地的活动取做了。

明明早就盈利不菲,还一直扩张规模,投资二创,把赚的钱花出去大半,不肯回头调整一下内在的财政、人事结构。

全靠他的创意、点子还在巅峰。只想着不断的胜利,胜下去,要是失败了咋办。

就好比一个剑客天赋很好,杀掉了吃人的猛虎,做过令人景仰的大事,如果停下来,当个美好的土财主已经是十分滋润了。

他不要这些,就想当武林盟主。车子票子不要,天天在深山里练功,武林第一,固然是美好的梦想,那样苦哈哈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江防怀抱着伟大理想,搞得他们也得被迫用全力,虽然吃着足够的皇粮。有时候不免担心时运不济,吃着上顿没下顿的顾忌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那位组长继续说道:“咱们现在的财政,可以说是赚的快,花的也快。像推出新的虚拟势这些花费不提,扩招员工、继续视频补贴这些是不是能停一下。”

江防以前一直在讲,不单纯是套个社会责任盾,新的思路有时候是需要千金买马骨的。而且你们是之前这样的决策受益者,怎么自己占住了坑位,就不允许别人来分一杯羹了。

江防:“这样想的人,多不多。”

其他人不答话,有将近一半的人眼神复杂。隐隐表露了对那位发言者支持,现在的工作室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工作室了。

这些人想上车关紧车门,不再满足江防这种随心所欲,财政过山车的情况了。

李常在:“我干财务的,个人职业毛病是觉得稳当好。不过一切看江防决定。”

跟个人利益无关,财务没有不是保守党的。本来就不太可能看得惯这种走钢丝的行事作风,很容易出事的,反正他听过见过的这种案例不少了。

盲目觉得哪个好就跟风哪个,乱投资、乱扩建(例子很多,典型比如恒大,造车、搞足球、加杠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把钱花完了,忽悠不到新的冤大头,然后浪费了自己的成功优势。

当然除非,那种一开始就抱着转移资产、骗钱跑路的目的去的。

有李常在开口,其他人也跟进表达了要稳当财政的说法,并把选择权交给了江防。

这些人都是磨合过得熟练工了,江防不可能说不犯错的情况把这些人挤兑走,再找新的。那得不偿失。

江防提出一个赌议:“那好吧,我们立下一个约定,如果我能在限定时间做到两倍的营收。

如果不行,我就采取你们的看法。如果行的话,那还按我的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