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作为知识分子不要追求功名利禄了,游山玩水多好。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

其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朱元思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号。建于明朝中期,是朱元思居住的地方。该建筑以明清古典园林的特点为主,受到了西湖山水的熏陶,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居内依然保留着朱元思的工作室、著作室、书斋等重要空间,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古代贤人的风范,了解朱元思的思想和成就,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有关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和优美的环境。这里没有巨大的高楼大厦,没有喧哗的城市,只有寂静的千年古居和自然的生态环境,让您能够放松心情,远离城市的喧嚣。

怎么看才算是明白,那是之后来人的事了。

满庭芳

春过围林,雨馀池沼,嫩荷点点青圆。昼长人静,芳树欲生烟。一径幽通遂竹,松风漱、石齿溅溅。平生志,功名未就,先觅五湖船。

良田二顷,茅舍三椽。任高歌月下,痛饮花前。果解忘情寄不如,归去好意,又何在、频抚无弦。烟波友,扁舟过我,相伴白鸥眠。

满庭芳,清徐釚《词苑丛谈》认为,调名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见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则认为:“《满庭芳》采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按:唐吴融《废宅》诗有“满庭荒草近黄昏”句,非“芳”字也,今辨之。五代后蜀毛熙震《浣纱溪》词也有“满庭芳草绿萋萋”句。调名本意即咏庭院的满同茂盛花草。

春过,总会留下点什么,围林见色,新雨馀池沼,池塘内,嫩荷点点青圆,尚小如钱,便有可问:何日藕几时莲?

都是可以等等的事,昼长,人静,闲是闲,芳树欲生烟气,终有景。一径通幽处,遂围竹,听松风漱(拟声),石齿(山石间的水流)溅溅,流形。平生志向,躺平,功名未就,也不用去追求,先觅五湖船(居天下)。

中场

先是知谏院范镇言:“去年十二月,荧惑犯房上相,未几,陈执中家决杀婢使,议者以为天变应此。臣窃谓为不然。执中再入相,未及二年,变祖宗大乐,堕朝廷典故,缘葬事除宰相,除翰林学士,除观察使,其馀僭赏,不可悉纪。

自陛下罢内降,五六年来,政事清明。近日稍复奉行,至有侍从臣僚之子,亦求内降,内臣无名,超资改转,月须数人。又,今天下民困,正为兵多而益兵不已。执中身为首相,义当论执,而因循苟简,曾不建言。

天变之发,实为此事。陛下释此不问,御史又专治其私,舍大责细,臣恐虽退执中,未当天变。乞以臣章宣示执中,宣示御史,然后降付学士草诏,使天下之人,知陛下退大臣,不以家事而以其职事,后来执政,不敢恤其家事而尽心于陛下职事。”

至是镇又言:“御史以谏院不论奏陈执中家事,乞加罪谏官。臣闻执中状奏,女使有过,指挥决杖,因风致死,而外议谓阿张决死。臣再三思维,就阿张下狱,自承非执中指挥,有司亦可结案。须执中证辨,乃是为一婢子令宰相下狱,国体亦似未便,所以不敢雷同上言。然臣有不言之罪二而御史不知。

初,朝廷为礼直官逐礼官,而臣再奏论列,及为一婢子因辱宰相而反无一言,臣之罪一也。臣不及众议未定时辨理执中,至执中势去已决,始人文字,臣之罪二也。乞以臣章下御史台,榜于朝堂,使士大夫知臣之罪,臣虽就死,无所憾也。”

乙巳,以观文殿学士、户部侍郎、知河阳富弼为宣徽南院使、判并州。

丙午,徙知并州武康军节度使韩琦知相州,琦以疾自请也。先是潘美帅河东,避寇钞为己累,令民内徙,空塞下不耕,号禁地,而忻、代州、宁化、火山军废田甚广。欧阳修尝奏乞耕之,诏范仲淹相视,请如修奏;寻为明镐阻挠,不得行。

及琦至,遣人行视,曰:“此皆我腴田,民居旧迹犹存。今不耕,适留以资敌,后且皆为敌有矣。”遂奏代州、宁化军宜如岢岚军例,距北界十里为禁地,馀则募弓箭手居之。会琦去,即诏弼议,请如琦奏,凡得户四千,垦地九千六百顷。

初,翰林学士吕溱上疏,论陈执中外虽强项,内实奸邪,又历数其过恶十馀事,帝还其疏,溱进曰:“若止用口陈,是阴中大臣也,请付执中令自辨。”于是溱改翰林侍读学士、知徐州。辞日,特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会特为卿设,可尽醉也。”仍诏自今由经筵出者亦如例。

"良田二顷,茅舍三椽。任高歌月下,痛饮花前。果解忘情寄不如,归去好意,又何在、频抚无弦。烟波友,扁舟过我,相伴白鸥眠。"

得进一步了,良田(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二顷,有余粮,茅舍三椽(间),有余屋。任高歌,放声于月下,更可痛饮花前,日日……

果解忘情,天下非知,寄为不如,归去是好意,又何在,想什么,频抚无弦,聊无可聊。烟波友,玄真子,张大仙,扁舟过我处,相伴白鸥,长眠接短眠。

唐张志和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着《玄真子》,亦以自号。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