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的时间比想象中要久,王朝南方,也是洞府所在处,动乱没有任何被压制的征兆。

王朝无能,亦或者,这本就是他们亲手引动的。

目的……可能与祭天有关。

这一步,邪祖的动作很大,动乱中祭天的人数怕已经过百万。

隐于幽谷,身居洞府,两人作息堪称简单。

修行,悟道,研究,点化鬼物,种田……

相比外边的动乱,百姓的民不聊生,两人生活堪称世外桃源。

而动乱持续的时间达到数年,直到两人穿越而来的第六年。

这持续三年的动乱终于被镇压。

镇压者,就是王朝一直供奉的十八仙门。

大批光鲜亮丽的修士入凡,镇压动乱,孽杀肆意妄为的诡道人士。

十八仙门的功绩被王朝大肆弘扬,万民所见,对十八仙门的推崇更上台阶。

各地对十八仙门的修士都极尊敬。

一时间,十八仙门的声望达到顶点。

一世轮回六年,洞府内。

静修三四年,两人一直在改进功法,修行。

早两年,两人开始撅去讨论,各自专修自己的法。

到如今,两人功法已经截然不同,相互借鉴只会影响自己道途。

对三境神藏有了更深了解,叶澄对五藏神的理解与应用达到顶峰。

而此日,叶澄静坐一道石碑之前。

她把大部分要点刻画其上,于石碑前静坐数月之久。

已是秋天,一旁树木凋零,落叶纷飞。

垂眼看着落叶飞来,停在手边,叶澄打量起树叶脉络。

一条主干,数条分支的脉络。

平平无奇,司空见惯。

但在今日,今时,她突然有所明悟。

“一叶知秋……”她呢喃。

看见一片落叶,方知秋至。

此时此刻,她的道止步三境,是否因为缺少什么,导致冥冥中的意志不知她法,或者说没有在意?

因为未被那意志认可,所以她的道,法,才一直无法突破?

眼睛一亮,拿起那枚落叶,叶澄看得出神。

“有叶知秋……有言知法……”

有言知法?

当即,她伸出一指,灵力乍现下,涌出如液般的灵光。

它们留在空中,悬浮不动。

随着叶澄的指动,空中留下三字——

三元道!

“嗡……”心中突然明悟,莫名的触动在心底。

她明白了,她要写下三元道道解。

一境入境,二境融血,三境神藏。

往日的所有功法心得涌过,万般念头汇聚成字。

逐渐,她手指微动,口念。

虽已哑,但天地灵气不禁颤栗,配合她发声。

言:

“灵气引身,血灵筑体。”

“五行相生,五本回源。”

“三丹气汇四海,念朝神五藏鸣。”

“三欲聚三丹界,三丹引三心分。”

“为三生道,亦言三元。”

“盖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亦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也。”

“为造化至德之法,为三元化清之法。”

以上就是叶澄对《三元道》一卷的全部道解。

前三句是对三境的概述总结,第四句是对四境的展望,最后四句纯属吹牛皮。

毕竟都念出来,写出来了,总要告诉别人自己法多牛逼,潜力多大吧?

不画大饼,那冥冥中的意志觉得你法是垃圾呢?

“轰!!!”天空刹那间电光闪烁。

滚动的雷云中似有雷龙翻飞,麒麟咆哮,雷马奔腾。

黯淡的天空笼罩大地,甚至覆盖数座城池,引得无数人惊起。

而处于幽谷中,一切的引动者,叶澄。

不慌不忙,淡然起身,直面漫天雷光。

这可不是惩戒,亦不是考验。

而是天道赐福!

“大善!”悠扬的大道之音在天地回响。

无故升起的灵力漩涡像叶澄涌去,被她使劲吸收。

“轰轰!!……哗啦啦!!!”

几声惊雷后,天空降下灵雨,赐福叶澄的同时,造化一方土地,生灵。

无数生灵在雀跃,万鬼在此时欢笑。

百姓惊愕,修士惊惧。

被雷霆压制地面的无数修士叹然,同时疯狂推测着是谁引动天地赐福?

“有趣,还可以这样?”叶逸笑着摇头,开始琢磨起自己法。

不再来发天道赐福,这合理吗?

不过,等叶澄吸收完,两人又要换地方了。

实属无奈。

反观叶澄,她全力吸收天道赐福时,开始突破四境。

没错,她要踏入四境!

“三欲聚三丹界,三丹引三心分。”

这一句绝非叶澄乱言,而是早有构想。

趁着灵力充沛,现在是最后的时机尝试。

人欲自然不止三欲,但古代三欲可代表“多”!

当然此话没错。

既然打算以三欲引动三丹,那在构思上就要下功夫了。

有言:“人心欲,道心生,天心高我。”

既然人心本就多欲,何不利用上此欲。

人有欲火,固欲灭人性而不得。

叶澄意念一动,全身心的欲望下沉,汇聚下丹田。

瞬息间,下丹田化作昏蒙之地,直蒙叶澄本心。

早有预料,叶澄马上引动下丹田内的精气,以之作为助燃剂,点燃各类欲望。

“哄!”欲火起,将整个下丹田化作火域。

此处为人心所在,人欲灼也。

肾属水,汇聚人之阴水,又有先天,后天之精。

引动肾水,向着下丹田欲火泼洒。

“哄——”肾水欲火,如阴遇阳,造化生气。

一股翻腾的气直冲而上,最后汇于中丹田,如天之云雾,九霄之景。

意念动,中丹田云雾汇聚,打磨,凝实,逐渐光滑。

像云镜,立于九天之中。

此为道心所在,阴阳生也。

“嗡!”下丹田欲火滔天,火光大胜。

中丹田则云镜光亮,汇集万千光芒。

如日中天,照耀一方。

叶澄集中精力,将所以光芒汇于云镜一点。

“呲!”

集中一点,直冲而上。

一道光束从中丹田云镜极飞,向上丹田射去。

恍惚间遇道屏障,但又被云镜所聚光束击破。

“轰!”

宛若一道灵光冲天,打开人慧,无数灵感突发。

压制内心所想,专注云镜聚光,让光束直击上丹田。

“嗡!”上丹田疯狂吸收光芒,照亮整片上丹田,又向识海照去。

“来了,观想!月!”

上丹田立马吸收光芒,化作空中圆月。

洒下无数光芒,皆为灵光!

此为天心,高我则自然,化为月。

至此下丹田炼欲为气,中丹田化气为镜,上丹田化光为月。

但叶澄还不大满意,把目光转到下丹田。

“既然是欲火于肾水相交,不如炼化鼎熔炉?”

想到做到,叶澄马上开始构思。

上丹田化月后,洒下的无数灵光让她脑洞大开。

以往的知识不断组合,凝集,化作新奇的点子。

“那就运五藏神,筑无惧欲火邪念的鼎身,以阴阳至道合理;开两口进阳之欲火,阴之肾水;最后辅以五行炼化,得五行阴阳之气!”

“妙!”

一念至此,不在耽搁。

全身心投入下丹田,运作体内五藏神。

五藏神中有肾玄武,至阴也,合五行之水。

有脾玉女,厚土也,可守心神魂魄,合五行之土。

有心神人主,可调节阴阳五行运转,合五行之火。

有肺之白虎,带攻伐之金锐,合五行之金。

最后是肝青龙,无上变化之道,无相也,可合五行之木。

至此,五行全,阴阳合,鼎炉生,玄气升。

“轰!”一鼎五色交加,刻阴阳图的两口熔炉出现。

欲火与肾水从两口有序冲入,五行炼化中,让两者带上生气。

又因为合乎阴阳道理,产生的气更是玄妙。

她命名为阴阳五行之气!

再睁眼,天地已经清净,诸多异象消退。

叶澄也突破四境,甚至一举突破四境大成。

而此境,她命名为——“观心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