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因为只是左翼骑兵的主帅,所以玲音姐是无权调动整支部队的,全军主帅则由星月国现军团长咸顺的弟弟,咸慧伯爵担任。

我倒是不认识这对兄弟,不过据玲音姐的评价,如今军团长的咸家已经连军人最基本的骨气都没有了。

本来身为军团长,咸顺应该亲自督战,但他比较怂,将这件事让给了作为副团长的弟弟。

然后他的弟弟咸慧比他更怂,现在正打算临阵投降,百年前那些锐意开拓的军团长知道他们面对敌人就这样,估计要被气活过来。

两边严阵以待的军队之所以半天还没打起来,其实是在谈投降条件。

就在两军的眼前,咸慧与夏珊国的主帅各自带着护卫,在阵前对话。

由于两边军队的规模并不算太大,士兵能听到两边的交谈的内容。

大体就是咸慧自认为不是夏珊的对手,希望和敌方讲和,表示自己愿意称臣纳贡,以求夏珊保留星月军团的基本建制退兵。

但在场的士兵都不难看出,谈判似乎很不顺利,夏珊的将领非但无视了条件,甚至对着咸慧吐口水以示羞辱。

他扬言夏珊王国的领地内,必须施行夏珊的文字和法度,帝国留下的星月军团从今以后必须成为历史。

似乎从一开始,两边就没有谈判的空间,倒也不是夏珊多惦记这块沙地,而是觉得一个顺手就能灭了的弹丸小国根本没资格谈什么条件。

对面的夏珊将领似乎并不着急开战,而是想借此机会羞辱败者,毕竟在他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开战,此时的星月国都不可能是夏珊的对手。

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主帅都已经为投降谈条件了,就算是打算坚守军团荣耀的玲音姐,在此时恐怕也已经绝望了。

“煌辰,在你看来,我们还有赢的机会吗?”

在这一个月来,因为第一次比试输给了我,玲音姐一直把我当成了真正的“煌辰”,象征着希望的存在,为此,她很细心地教导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军人。

私下里与玲音姐的家臣孙岩德交谈时,我才得知,玲音姐因为这场战事,已经好三个月没露出笑脸了,但在我面前,她却经常因为能看到我微小的进步,带着明快的微笑鼓励我继续努力。

从单纯的立场上说,我只是个外人,只是个大头兵,我还可以把玲音姐的所谓传统与荣耀当成与我无关的东西。

让玲音姐投降吧,这样大家就都可以活下去了……

尽管脑中有这种想法,但一想到玲音姐的余生会在怎样的痛苦中度过,我又有些不忍。

我知道,我接下来说的这些话未必能拯救玲音姐,而且可能将这些为数不多的士兵送入死地,但权衡之后,我还是说了出来:

“有可能,但需要战术。”

“是吗……嗯,那我倒是没看错你,你果然是我们的希望。”她那令人着迷的微笑,让我不禁移开了视线。

“我只是说有战术而已,还没说要怎么做。”

“但我却想不到任何能破局的方法,亏我还被交付了指挥左翼骑兵的任务。”玲音姐苦笑道。“煌辰,请告诉我,怎么才能击败敌人?”

我手搭凉棚,看向军队的后方,说道:“那边有烟尘,你看到了么?”

“嗯,又是风沙。”

“这里已经接近中央沙漠了,地势平坦,风沙总是一阵一阵的,停不下来啊……”孙岩德感叹道。

由于水土流失,加上地形平坦开阔,一阵风往往能在荒漠上越吹越大,直到卷起大量的烟尘,就算不是沙尘暴的级别,在吹中的短时间内,也能遮蔽人们的视野。

此时,我们军队后方,也就是西方,便刮来一阵沙尘,从夏珊军的视角上,应该很难看清我们身后的沙尘。

“但那并不是多么巨大的风沙,顶多两三分钟的时间,视野就会恢复,而且看这个样子,风沙吹到这里时,我们两军主帅应该谈不完。”玲音姐说道。

“真的谈完了,我们就没机会了。

玲音姐,这要看你的了。

虽然你不是主将,但在沙尘冲过我军的那一刻,我军全军要对敌方发起冲锋,能做到的话,我们就能赢。

在风沙中,我们都找不到方向,但能够兽化的你应该可以。”

“可是……如果真的这么搞偷袭的话,正在和敌人谈判的副团长怕是当场就要被夏珊那边的将领斩杀吧……

若是我们擅自违反军令,让他死了,军团长不会放过我们的。”玲音姐皱眉道。

“既然玲音姐的目的是要击败敌军,一个投降派的性命有什么值得怜惜的?

玲音姐,你现在是害怕军团长,还是想要军团继续存在下去?”听我这么问,而玲音姐也有些惊讶地抬头看着我。

“煌辰……好吧,我明白了,现在比起牺牲,最重要的是打赢!”

我点了点头。

“可是本来不是主将的我们,也没有权力决定击鼓进军。”孙岩德质疑道。

“我知道,”我说道。“所以,我决定击鼓进军的问题,我打算交给你了,岩德兄。

在风沙吹过我军的一瞬间,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击鼓进军,吹冲锋号!”

听我这么说,孙岩德依旧有些不安,他不得不询问玲音姐的意见。

“大小姐?”

“按煌辰说得去做吧!”

“了解!”

得到玲音姐的许可后,孙岩德也不再顾虑。

和玲音姐一样,孙岩德也拥有元核,他没有像玲音姐这样学会类似兽化这种固有特技,但力量也远高于常人,夺取己方的战鼓和号角的控制权并不困难。

而我,也立刻对周边的士兵传话:“副团长有计策,他已经将指挥权交给别人,一会儿吹冲锋号,大家一起冲。”

这是骗人的,但通过这种假消息,不少士兵开始将主帅的投降视为计策的一部分,重新激起了斗志。

传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知道,但基本能让最前排的老兵有所准备,不至于在军号响起时犹豫不决。由于全军一共只有两千多人,传话的效率也还能过得去。

不到两三分钟,我的计策已经准备妥当,风沙也已经近在咫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