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最后一场雨,带走炎日的余温;

很快,入冬了……

北瞳关失守后,尽管大启兵部有针对性的改变了战略,但雁翎关、苦澜关、铁棘关……

没有一道关门撑过十八个时辰!

魔道军团摧城拔寨,像一头疯牛冲破栅栏,朝着一个方向肆无忌惮地奔跑;

吞噬、魔婴期的精英部队,配合空中灵舰、帝江机关兽,有节奏地攻破沿途的每一个高价值兵营、堡垒和关塞;

而行动缓慢的步兵大部队,则紧随其后,无情地收割着那些被打散、陷入绝望的大启残兵;

最后是练气、筑基的魔修,管理一路攻略下的城池,占领龙脉节点的灵石工坊,四处洗劫,尽情释放心中每一份欲望。

一个月过后……魔道军团与京城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下十四道关塞。

前线节节败退,噩耗也接二连三传回京城……精英军团全军覆灭,战备物资全部落于敌手;

阴云弥漫皇都的上空,危如累卵,大厦将倾。

而这时,一位叫“墨天玑”的凡人,从京城的监狱里被放了出来,接手兵符,由启帝钦点,拜将总督;

虽然名字有点像个女生,但他其实是一位胆小内敛的少年,在狱中度过了28岁生辰;

同时,他也是武将世家出身,从小苦心研读兵法,天资聪慧,却得不到重用……

只因他是凡胎,在这个低修者泛滥的世界,不会被重视,也注定没法上前线;

如此一来,就算读再多的兵书,也只是纸上谈兵。

除了家人以外,唯一赏识他的,只有一位藩王——瑞王三世;

从魔修带着“帝江号”,入侵北辽州的第四天,墨天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

敌方太过于“自信”了,完全不顾及薄弱的后勤线,行军速度简直就像赶着去投胎!

前线部队,完全由精锐组成,把步兵和大部队全部抛在身后;

而他们所有的自信,都是建立在对机关兽“帝江号”的依赖上。

瑞王三世对此评价道:

“……利用绝对的制空权,发动快度、奇袭、集中的攻击方式,有些……过于跨时代了。”

可当时战斗才刚刚打响,这些话也都不过是闲聊罢了。

在对战局观察分析后,墨天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或许敌方掌握了某种特殊的技术,可以让“帝江号”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真是如此,应该回避正面战场,迂回打击……

但墨天玑不是什么高情商的人,说话也让人很不舒服;

他的一番上奏谏言,虽然只是一种假设,却惹恼了心高气傲的皇朝满堂武官……

众人都认为,墨天玑这书呆子,只不过仗着家资厚,信口雌黄、指点江山!

枢密院也想挫挫他的锐气,找了个理由,把他丢进了大牢,打算关上一两个月。

墨天玑的第一假设就是天方夜谭,文武百官都不会相信,世界上怎会有无法摧毁的机关兽?

若是按他的战术,回避正面战场,相当于把损失拉到最大,把江山拱手相让,把大启子民置于水深火热而不顾……

由于机关术、炼丹术、符箓和阵法的高度发展,导致时代在反复横跳,个人能力对战局的影响……千变万化;

就算是大乘期的强者,当面对数十万名金丹期修士,布下天煞诛仙剑阵,也难以活命……

除了拥有不死之身的南宫政!

本以为南宫政这样的存在,已经是超越认知,颠覆常理了;

没想到“帝江号”的出现,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帝江号的噬神剑欲,威力虽强,但还不足让人瞠目结舌;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无论什么攻击,都无法伤它分毫!

尽管在它厚重的黑色玄铁表面,能感受到灵力的流动,可它却始终没有开启任何灵力护罩……

一切正如墨天玑所料,帝江号那坚不可摧的外壳,仿佛被写入了世界基本的规则中。

…………

临危受命,重权所托,皇帝似乎把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墨天玑的身上……

可墨天玑执掌兵权后,并没有展现出任何的军事才能,而是终日呆在军营,无所事事;

战事也没有发生任何好转,魔道军团的推进速度,反而比预想中还要快;

除了撤退,墨天玑几乎没有下过别的命令,据副官说,他甚至从未亲临前线看过一眼。

说是要保留兵力,但在援兵从五湖四海持续集结的情况下,兵力依旧越打越少……

前线依然屡战屡败,防线持续收缩……

有的时候上午还在修筑工事,下午便收到命令后撤;

皇都南迁的工作,也开始紧张地筹备着,却也只是缓兵之计,按魔道军团的进攻速度,根本来不及……

百姓们也四处逃亡,但寒冬来的比往年都早、比往年都冷,不少人都饿死、冻死在路上。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看着大启万年基业摇摇欲坠,却无能为力;

但与前段时间相比,皇宫里还算安静了不少,有不少官员提议,让朝廷动身南迁……

启帝看上去像一位20出头的俊美少年,龙颜玉面,英姿俊朗,不急不怒地对群臣说道:

“庶民可逃,卿不可逃,私自离京者,皆以叛国论斩。”

自那以后,胆小请辞的、趁乱牟利、从中作梗、准备叛逃的,都已经被锦衣卫或厂卫,人间蒸发了;

留下来的,则是对着墨家破口大骂——

“墨天玑那个混蛋!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

一天之内,魔道军团突破了两条关塞防线,墨天玑却一次性下令撤军七成;

这无异于开关迎敌,朝廷内外虚声一片……

魔修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一座又一座要塞,将大启疆域收入囊中。

事实上,将士们也不可能听从一个“空降官”的调配;

而前线的指挥作战,其实都是由墨天玑的爷爷,墨老将在带兵;

至于总都督墨天玑本人,几乎没露过面。

“墨天玑在做什么?!莫不是想把江山拱手让给那群魔修?”

“防线已经够薄弱了,他竟然还要分散兵力?!”

武将们都快要气疯了,为保留兵力、集结援军,下令撤退也还说的过去……

可他非但没有组织有效的防御和进攻,反而还继续将兵力分散!

前线一盘散沙,被魔军追着打,这只会加快敌人的进攻速度!

大家都知道,这小子天生胆小怯懦,只会纸上谈兵,让这种人当总帅,无疑雪上加霜!

但就算声讨墨天玑的奏折堆成了山,启帝依旧置若罔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