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之七,假期就要结束了,新的假期就要开始了。确实,作者菌都不知道明天能出去不。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一天天的,慢慢来呗。

恕我(王小波)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元和十年(八一五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刺客潜入京城,一举杀死了武元衡,击伤了裴度。刺客还在现场留下纸条,上面写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谁敢抓我,我就灭谁。气焰十分嚣张。这起罕见的恶性政治事件引起京城大骇,朝野震动。

而其幕后指使者正是李师道,是地方割据势力企图以卑劣的暗杀手段阻挠中央以武力削藩的决心。事情发生后,朝臣们大为惊恐,纷纷给自己找保镖,保命要紧。至于这起导致“国辱臣死”的谋杀案,却迟迟不见有人敢站出来追查和讨伐。

宰相武元衡被刺后,白居易不顾自己东宫官的身份,第一个站出来上书言事,亟请捕贼雪耻。后来,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越权站出来。他说,国辱臣死,这样前所未有的事,就算职位再卑微,也不当默默,而应倍感痛愤。

然而,这次面对李师道指使的刺杀宰相案,朝臣们的所作所为却远远出乎白居易的意料:他们对刺杀案沉默不语,但对白居易的仗义执言却一点儿也不沉默。他们安在白居易身上的第一个罪名是,宫官不当先谏官言事。就是说,谏官没讲话,他却先讲,不应该。

然后,平素憎恶白居易的人,拿他四年前去世的母亲做文章,给了他另一条罪名:伤名教。这些权贵诬陷“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名教,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这种恶毒的毁谤,目的是构陷白居易犯了有悖人伦的“不孝”大罪。

最终,白居易遭到贬官。先是叫他去做长江以南边远地区的刺史,接着,一个叫王涯的中书舍人落井下石,说白居易的罪太大,不宜作一州之长,于是追回前诏,改作“江州司马”……

画锦堂(上李真州)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应是秋满淮涯。昨夜将星明处,仿佛峨眉。干戈已净银河淡,尘沙不动翠烟微。邦人道,半月中秋,当歌不饮何为。

谁知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文南一矢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画锦堂,无以多说,上李真州,不知晓怎么个上法。其他也就没什么了,当然,最后一首宋词,嗯,最后一首宋大人的词了,也不用多说什么了。

池中荷叶,俯仰龟游,庭皋见鹤舞(优美的舞姿),应是秋满淮水山涯,算是一大片地方。昨夜将星(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徵大将的星宿)明处,仿佛占取峨眉。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已净,银河淡淡,尘沙不动,翠烟升微(远塞)。邦人(同乡)道,半月是中秋,当歌,不饮何为(还不痛快一番)。

中场

乙巳,下德音,降陕西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特支军士缗钱,赈抚边民被钞略者亲属。

丙午,以陈州布衣郭京为大理评事、陕西都部署司参谋军事。京少任侠,好言兵,范仲淹、滕宗谅数荐之,帝召见,特命以官。

建州布衣徐复赐号冲晦处士。

复学《易》,通流衍卦气法,又精明乐理。胡瑗作钟罄,大变古法,复笑曰:“圣人寓器以声,今不先求其声而更其器,可用乎!”后瑗制作皆不效。范仲淹过润州,见复,问曰:“今以衍卦占之,边境无变异乎?”复言:“西方当用兵。”推其日月,后无少差。

于是与郭京俱召见,帝问天时人事,复对曰:“以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年月日,当小过也。刚失位而不中,其在强君德乎!”帝又问:“变故与前世何若?”复对曰:“如唐德宗居奉天时。”帝惊曰:“何至此?”

复曰:“虽然,陛下无深虑也。德宗性忌刻,好功利,欲以兵服天下,其德与凶运会,故奔走失国,仅乃能免。陛下恭俭仁恕,西羌之变,起自元昊,不得已而应之,时与德宗同而德与之异,卦气虽不得,无它也,不久定矣。”帝称善。命为大理评事,以疾辞,乃赐处士号。

是月,辽罢修鸭绿江浮梁及汉兵屯戍之役。又以东京留守萧萨巴言,驰东京击鞠之禁。

五月,戊午,以右班殿直赵珣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都监。珣初随其父振在西边,访得五路徼外山川邑居道里利害,作《聚米图经》五卷。韩琦言于帝,诏取其书,并召珣。至,又上《五阵图》、《兵事》十馀篇。帝给步骑,使按阵,既成,临观之。于是陈执中荐珣为沿边巡检使。吕夷简、宋庠共奏:“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者。”即擢任之。

珣自以年少新进,未有功,辞都监,受兵万人,赐御铠仗,令自择偏裨参佐,居泾原,兼治笼竿城。麻氈常留百馀帐,处近塞为暴,珣白府,引兵三万,自静边历揆吴抵木宁击贼,俘获数千计。静边将刘沪殿后,为贼所掩,珣登阪望见,纵骑数百,复又拔沪之众以出,士皆叹服。辖戬居龛谷无所属,珣与书招之,遗以绨绵,辖戬听命。

"谁知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文南一矢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谁知心事,心远事偏,但既已登临,何不生感慨,白羽生风,频挥少倾(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恨不得明朝出塞,猎猎旌旗(一战再战)。

后面就是一些故事了:文南一矢澶渊(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劲,夔门三箭武关奇(武关犹悵望,何况百牢关)。挑灯看(剑),龙吼声起,传家旧剑,曾斩吴曦(南宋叛将)。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