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既然我在无心之中,想到了这么一个既符合我心意,又貌似对现在的镜水而言,可操作性也不算弱的项目,那就抓紧在心里规划好可能的“路线”,不要闷头闭眼,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那样才是真正亏。但不得不承认:自我确认了方向、奔头,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梦想和生活两头兼顾,兴奋劲当然不会一会儿就没了。也就是说,我要借着、趁着这股劲,搞出些名堂来,起码得试试看……生活残酷,这我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但无情,在我的世界观里,她总不至于半秒都不“转向”吧?

舞台上场的人物、舞台的各种效果、剧情的简易或繁杂……无论我写得是好是坏,是长是短,既然我暗自下了决心,尽量不让家里人一开始就发现:我有这个长时间举措。因为有“暗中”、“偷偷摸摸”的属性在其中,一些时候的激动、兴奋感窜上来当然是正常现象了,但……自身保密工作也得做好,不能光靠、光指望外力不发现,不然说白了不还是看脸、碰运气吗?兴奋度还是得人工把控住,一上来就露馅,那以我老爸的性子,估计会半开玩笑对我来一句:“嘿,跟你‘镜水’的品性肯定不符的吧?”

我能确认(写网文、写小说)是我的新晋想法,我回想了一下,一来,我就算有把这付诸行动的想法,那也是兴趣爱好为主,我不曾想过把写作当主业——能靠这个为自己赚得收入,二来,也是生活有形无形间,掐断了我不少未来可行、起初没那么难走的通路,这算是镜水无需学研太久,不久就能上手操作的,机会难得的项目。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没有经过我再三考虑,哪怕是我不至于冲动到“提笔”——我在动这个念头,到真正在手机屏幕上打字,其中也是想了大半个月的。

首先,毕竟是自己第一部网文作品,字数体量大还是小,肯定要考虑啊,不能眼一闭啥也不管,直接写了再说吧?按照家里人、也是学校学院的预定计划,我在n市再休一年,18年的秋天就要强制开学返校了,否则……咳咳,先不谈读完大学本科还是到时让老爸再跑江大一趟,帮我办肄业的问题,虽然时间一年还有富余,但类比一下一天一章三千字,而且还得分割成好多段来写,怕被发现,也怕被打扰,影响效率,深夜的话又是挤占看番、聊天治愈的空间。饶是这样,满打满算,一年的字数也不够百万,我虽然不是痴迷看网文小说的人,但明白网上小说作者,动不动就一本书两百万字起步,翻看得多了,总会发现有雷同剧情的地方,那……自己还想着靠码字挣点钱?还想着热门题材、保持新颖度的前提下,有纯原创、思路不断档?我章启轩,章镜水,可不敢轻易夸下这种海口……

而说到创作题材,我确实是在都市学生、国内玄幻网文,以及二次元轻小说,像日漫番剧的主题——之间来回犹豫。轻小说的话,毕竟我看了那么多番剧,虽然没有痴迷到一定要去回看一遍原著译文,但我能明白:想象空间是足够的,读者能比现实情节更容易接受,进入剧情,也就更容易(愿意)掏钱读下去。国内像是玄幻、宫廷穿越的网文……我的母上大人以前到现在,都还挺喜欢追这类、这一系列产品的,只是我当时也对网文起兴趣的时候,尝试接触过,结果还是不感冒,所以往后也就不挨她们了。有一说一,刚开始,我就想就这方面去写,而且思维还没怎么卡壳,几乎一路想下来,就把书名和主题都设好了。

“半自传半小说,书名就叫《吾号镜水先生》不就行了?”内容的话,虽然镜水脑出血了,但起码抢救过来了,没什么记忆损伤,二次重生的话,写这本书也是应该的,未来能留作纪念嘛。主要是“半自传半小说”这一说法,既新颖,又符合实际——又不是像拍纪录片那样,想到什么就生搬硬套写什么,枯燥乏味。我在脑子里重新翻找出以往回忆的片段,整理一下,或者在实际基础上加工、修饰一下,可以重温从前感人、难忘的经历,伤心,或者悲情的遭遇,作为创作者的你,可以选择性跳过,可以淡化地处理——执掌通篇文章的“生杀大权”,这是身为作者能体验到的爽感之一。

So,平台选哪块呢?我看小说一开始跟同学一样,都会随大流,wx读书app啊,启点阅读啊……但相应的,网文创作又不是这几年才兴起的风潮?意思是网络小说大神都一抓一大把,我这萌新就更别谈了,虽然暂且以想写的题材,来判断平台的合适程度的话,有、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但我还是选择二次元轻小说的平台,去写我的自传,我的日常、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国内的轻小说、二次元的东西,都挺新生的,比像霓虹国、港台引进得更晚一些;而说得难听、直白的话:时不时以“镜水”自夸呢,结果呢?还不是实力不如人心虚。新生代?哼,以为国内轻小说这片海就没有相对的大鱼了?别到时候一下水不分轻重,不知深浅,狂妄最后被打脸,哭都没处哭去——我时刻不忘大学一年、住院一年里,半社会上、网上短视频里……沉心静气从那儿看了、学了、记的多少。自己没有像大多数正常人、普通人的基础条件,那起码要懂得坚持,难得想到愿意坚持的事情,然后还是半途而废,那未来都不谈有没有出息的问题,结果最终,不能让别人瞧不起你吧?

我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国内的sf轻小说——没想到华夏还有二次元轻小说文库,而且创立时间还真的挺早,才零几年,当时我还在上小学,还不知道“轻小说”这个概念、说法呢。而决定尝试一下,不是半途而废,更不是更糟的、畏缩不前的那种,以章启轩的心性,就是习惯性地预先考虑好一些麻烦,想好解决方案,给自己增加信心:既然是在电子版面上书写,就不要死脑筋地非要用word文档嘛(其实是我先用了word,发现字体又小又不方便操作……),我到app store里找免费码字app,功能、操作效率都挺好的;把sf轻小说平台的一些作者规则都看了一遍,感觉还是入门挺简单的哈?当然,实际操作、尝试都没有就开始膨胀,这种行为肯定是要不得的,事先就有担忧,码字效率追不上普通写手,那正好嘛,尝试效率的同时,也能囤囤稿;而既然说到囤稿……正好拉长开局时间也是办法之一嘛。

开篇大学虽然是套路文惯用的操作,也便于我和黄思语恋情故事的展开,但只一年后,准大二的镜水就遭遇脑出血的,与作者本身想营造的轻松自然、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的,堪称命运大转折点,那在我的概念里,也太突兀,太不日常了;高考(高三下)的话,确实跟准大一相比,时间线也往前推了一些,那学期对我来说意义大的事情也不少,可……我一回想起中学时期,心里就愿意讲的人和事,肯定不只高三下那半年啊。我偏瘫,这休学的一年里,愿意来看望、慰问我,我就已经把这份爱、这份恩情,深埋在心里,不会忘记了,更别说还有带礼物、上多次门的老师(长辈),同学朋友了。初中F6啊,十班五虎啊……我肯定是要写上去,记下来的,这也是我坚定信念想写书的原因之一。

“想拉长篇幅,又不让读者觉得水字数很明显,那……用插叙的方法?”正好,谈到镜水对女生的喜欢、恋慕之情,李萤就是既不能规避,时间点还早,时间线还长的一段,插叙的话就可以不按部就班,也符合轻松的感觉。就从初三开始吧,中考成绩又是我的骄傲点,顺带着又可以讲出肖大大……我内心激动之情真的愈发难抑,就在这个暑假,没能再等下去了,我也没有另创一个新号,免得作为读者的后续、作者前端的可能隐性麻烦。我又是个喜欢按特殊日子办重要事情的人,这月是七月,那我就容易想到去年的七月二十二号——我脑出血,从那之后开启偏瘫的生活。所以用今年的七月二十二,来盖住去年的不好,翻开新的一面……真的,挺久没有打心底感受到“心动不如行动”的那种正向的冲动了,just do it!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