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早到达,两人赶路赶过了头,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天气又十分寒冷,实在不适合露宿,索性的是黄蓉发现不远处有一民宿,便提议前去借宿一晚。
这幽州低处北部,非常寒冷,加上现在又时值冬季,两人来得匆忙,并未带上棉袄,岳青身强力壮,倒是没什么问题,可黄蓉那小身板可受不了。
她被冻得瑟瑟发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走都走不利索。
岳青非常绅士的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她披上,敲了敲那民宿的门。
“请问有人在吗?”
不一会儿,那民房打开了,一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了一道口子在门缝里问道:“你……你们是什么人?”
“小哥,我们是路过的商人,这一不小心走错了地方,你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能不能在你这里借宿一晚?”
岳青一边说着,一边从钱袋里拿出了一锭金子,这已经够一般人花好久的了,但是没办法,不是他奢侈,是他身上实在没有比这更小的了。
看到这么大一笔钱,那年轻人当然立刻就打开了房门,将他们两位财神请了进来。
“两位请。”
岳青点了点头,将马牵入屋中:“谢谢啊,小哥,多有打扰,还请见谅。”
正说着,从里面的一间屋子传来了一个妇人的声音。
“轩儿,是谁啊?”
“娘,是两个借宿的。”
“哦,是借宿的啊,那你好生招待人家。”
“哎,我知道了,娘。”
那年轻人将岳青和黄蓉领到了他自己的房中说道:“二位,这里是我的房间,就委屈二位住这里吧。”
这民宿中的家具基本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这肯定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不过有个地方过夜总比露宿野外的好,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赶了一天路,黄蓉早就累了,进到屋里果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她迫不及待地躺到了床上,对那年轻人说道:“小哥,你这有没有棉袄啊?能不能卖我们两件?这天气实在是冷得要命,没棉袄的话感觉得冻死。”
“有是有……但……只有一件呢……”
岳青摆了摆手说道:“一件也行,我不用了,给我们拿来吧。”
“哎,好的。”
那年轻人转身离去,很快就拿来了一件棉袄。
黄蓉接过棉袄,想要试试合不合身,便直接将棉袄穿在了身上。
可她刚把这棉袄穿上去,就很不开心地将其脱了下来。
岳青很是不解:“怎么了?不是挺合适的吗?也就稍微大了一点而已,凑合着穿没问题啊。”
黄蓉白了那年轻人一眼说道:“小哥,你这样就太不厚道了吧?”
“怎……怎么了?”
“我兄长刚才应该给了你不少钱吧?不要说是一件棉袄,就算买下你这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绰绰有余了,你赚了那么大便宜,还要这么贪心吗?你自己穿穿看,这也叫棉袄?我穿我自己的衣服都比你这破棉袄暖和!”
岳青接过那棉袄一看,然后仔细揉捏了一番,这手感确实很不对劲,根本不像是棉花的质感。
“小哥,这是怎么回事?”
那年轻人很是不服气地说道:“你……你们别血口喷人啊,这棉袄可是军队里发的,肯定没问题的……”
“军队里发的?”
话刚说出口,那年轻人就意识到说错了话,连忙捂住了嘴巴。
黄蓉仔细盯着他的面容观察起来,立马就看穿了一切。
“面色苍白,双颊却充满红润,看来应该是虚火上浮,失血过多所致。你一个农民,不可能会有这种症状,难道你是逃兵?!”
这战场上当逃兵,罪过可不小,那年轻人被吓坏了,连忙跪下来给岳青和黄蓉磕头。
“二位官人,你们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说出去啊!我……我不是故意想逃跑的,可是我们打输了,我不跑难道等死吗?我家里还有我老娘要照顾啊。”
虽然说当逃兵确实是很可耻,但是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士兵心生怯意,倒也是人之常情。
岳青倒也没打算苛责他,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扶起。
“别怕,我们不会告发你的,打了败仗又不是你们的错。只是你刚才说,这棉袄是军队里发的?”
“是啊。官人如果不信,我可以给你们看看我的兵器还有盔甲。”
“拿过来看看。”
那年轻人趴到了床底之下,将藏在里面的一把刀还有盔甲拿了出来。
岳青拍了那盔甲两下,面色瞬间就凝重了起来,他捡起那把刀,用两根手指夹住刀刃,然后随便一用力,刀刃竟然直接断成了两半。
岳青愤愤地将这断刀扔在了地上,骂道:“该杀!该杀!岂有此理,难怪我大汉二十万军队竟然被那辽国蛮夷区区五万之众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监造这批武器的人简直该死啊!还有这棉袄,这里面塞的根本就不是棉!穿这种玩意打仗,不用对方动手,我们自己就被冻死了,还打什么仗?”
那逃兵看到岳青如此生气,自己也很是惊恐,直觉告诉他岳青的身份不简单。
“官人,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乃中州王岳青,我要你把知道的情况一一说明清楚。”
这中州王的大名如雷贯耳,哪怕是穷乡僻壤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那逃兵泪眼汪汪地抱着岳青的大腿说道:“王爷啊,你可终于来了,你是不知道,那个女皇帝她简直就是畜生啊!”
“怎么回事?”
“这天气严寒,军粮短缺,大伙都已经吃不饱饭了。可是那狗皇帝却一直催促杨将军进攻,杨将军被逼无奈,只得出城与辽国交战,然后我们就在北硖谷被辽国包围了,二十万人啊,几乎都死了,我也是拼了命才跑回来的。”
这番话让岳青很是不解,在他的印象里,独孤月虽然讨人厌,但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得意忘形的蠢货,她若是知道军队遇到了困难,肯定不会无脑要求他们进攻的。
黄蓉也疑惑地说道:“可是,我听我爹说,北伐军一直都很顺利啊,陛下都已经备好了庆功宴要给他们庆祝了。”
究竟孰真孰假,其实一目了然。
杨丽华发现了军队装备的问题,便写信向独孤月汇报情况,可是独孤月接到以后,不但没有同意修整,反而催促她继续进攻。
杨丽华只得带着这批残次品与辽国开战,最终致使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可是我们知道,独孤月实际上并没有收到杨丽华的求救信,而是收到了杨丽华连战连捷的捷报,所以她才催促杨丽华进攻尽快结束战争。
为什么会这样呢?岳青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情报被人篡改了!有人截取了杨丽华发给独孤月的求救信,并把它改成了连战连捷的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