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吴乡作为穿越者,没点东西是不可能的,别人穿越可以带枪械电棍。吴乡是魂穿,那就应该有个系统。
系统是有的,但是没大用就是了。
除了当成一个自己状态的看板之外,它没有任何用处。
只有从出生开始就出现的提示:
人之道 开启进度1%身不由己。
吴乡也不知道这人道到底也什么用处,只能暂时搁置在一边。
这并非一个普通的世界,经过吴乡观察,这个世界是有玄异存在的,人们也在口口相传,哪个地方有仙人,哪个地方有妖邪,哪里又发生看什么怪异的事。而且村里的老人特别喜欢讲这些东西,问其在哪里见过,也都是口口相传。
吴乡同样在系统中发现了一些端倪,系统中除了提供功法,其它的类型例如法宝,药材,兵器等诸多选项都是灰暗的,都没有开启。像是一个做了一半的网站系统。
而所有的功法都显示的是0元,也就是说可以零元购!
吴乡内心窃喜,统统购买,在买功法之后,吴乡脑袋就昏昏沉沉的,像是喝了假酒,眼前的世界也是一片模糊,不知晕厥了过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脑袋里面有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功法,甚至还有上个世界的学识,小到农业种植,中到驭人之术,大到参禅悟道都有。
而且,得益于吴乡上个世界的知识储备,这些0元购的东西似乎都是地球存在过的。
吴乡也就明白了系统是个什么东西,不仅把他拐来了,还把整个学识体系拐来了。是0元购没错,但是是系统先0元购,自己再0元购。
吴乡虽然骂娘,但还是要照着功法去修行。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不管他怎么折腾,系统提示:
仙路未启,修行无用。
吴乡尝试过自行感应气,尝试过用各种方法去吐纳灵气,甚至自己原本的父母也给他留了一个竹简,上面写着洞庭经,这也是一本修行功法,但每每吴乡按照其中的方式修行,一旦感应到吐纳灵气入体,系统的提示就会跳出,随即,那灵气宛若泥牛入海消失不见。让他颇为无奈。
吴乡来到这个世界这些年,也就人之道的提示发生了变化:
人之道 开启进度3%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
翻译过来就是:宿主你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强求,也别修行了,当成天命吧,系统我摆了。
吴乡和系统抱怨过,系统不理睬。
最终,吴乡放下了自己在这一世修行的想法,说是无上道心系统,实际上连修行路都不给,甚至修行所得还要给系统抽走,这系统真的不是用来拖累他的?
既然系统大佬劝自己放下,那吴乡也就跟着混吧。毕竟,系统我那么多年带了无数的人成为至尊,还不能摆烂一场享受享受了?!
吴乡:系统您请,我也跟着摆了。
吴乡打算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了,但在其8岁的时候,遇上了一位仙人。
那日,还是孩童的吴乡在河边野钓。一仙人路过此处。
那人披散着头发,穿着布衣长衫,却将衣袖绑口,腰间束身。一套行装打理的很干净,看起来并不如同仙人一般潇洒飘逸,却仍旧遮掩不住他身上不羁的气质。路过村子的时候,发现了吴乡。
此人名为知问,本身是玉华山某门派一个门客。这次下山是算到自己应当在此处有机缘,所以便本身就是下山逍遥,寻找契机,在路过这小小的平霞镇时,偶然间看到了在河边钓鱼的吴乡。
知问灵觉微动,疑惑地看着路边垂钓的孩童,那孩童再普通不过,但他的灵觉却告诉他,眼前的这个人并不简单。
他是仙人,修行时间也不短,灵觉是修行者特有的直觉,修行者常能依靠这种直觉趋利避害。灵觉察觉到了异常,这种感觉让知问觉得此人不简单。
知问在记忆中寻找这种感觉。那特别的气场只有在一些宗门的宗主身上感受到过。那应该是道韵!悟道之后才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特征,那是与大道相合的道韵!
只见这个孩童静静地坐在岸边,盯着河里的鱼浮子,一动不动。就像是最普通的凡人。可那道韵环绕周身,凝而不散,这般不凡的气场,怎么会是凡人。
知问知道自己是碰到隐世的大能了,便上前在吴乡的身边坐下:“道友,可有这等雅致,在这地方垂钓。”
吴乡也不惊讶这人的谈吐,毕竟是两世为人,前世又是在信息大爆炸地球,见识早已非一般人可以比的。只是自己被打搅了钓鱼,便有些不高兴:“我只是一个孩童,怎么配得上道友这个称呼。你认错人了。”
这在知问看来,一副淡然的语气,又不喜自己提起他是修仙者的身份,那肯定是前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知问这次来,虽说是寻找机缘。可他也不着急,出发之前,知问给自己算一卦,命里有时终须有。这次下山就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思。并没有将机缘放在心上。
“那又该如何称呼前辈?”
“我才八岁,但也有自己的名字,心归,归心,还没决定好是哪个,所以随便叫哪个都好。叫我前辈也太显老了。”
“那,称呼小友如何?”知问试探着问。
“嗯,这还差不多”吴乡打了个哈欠问“你是哪里人?”
知问见吴乡没有在意这般僭越便知道了这位的性格,看似不好接近,实际上非常通俗,宛若一个俗人。
知问也掏出了一根精巧的鱼竿,抛竿入水。“鄙人知问。玉华山无名小门派的门客。”
吴乡毫不客气地说:“修行者来这乡下做甚。”
知问淡然一笑,反问到:“那不知小友为何会在此穷乡僻壤垂钓?”
“这里挺好的,挺适合养老,安然度过一生。”
这是大佬没错了,年级估计还挺大,喜欢装嫩。知问瞧瞧在心里嘀咕。
“是啊,挺好,我游历至此,看到道友倒是有此闲心。与世俗相伴,有所感悟,所以和心归小友攀谈两句。”
吴乡虽已决定一辈子做凡人,可吴乡同样向往逍遥自在的仙路,便有些兴趣地攀谈起来。
“你也想在此地隐居?”
“当然!可惜了,可惜身不由己啊!”
“如此说来,仙人也不自在。”
“仙人你争我夺,怎么自在?”知问无奈地笑了笑,“相比小友,这里自在多了。那敢问心归小友,所寻的是哪条道?”
吴乡皱眉,他不讨厌这种自来熟,但他也不是修仙者,他也想寻仙问道,但他现在懂个屁的道,能怎么回答?
“不知道友可知道是何物?”
“道不就是……”知问突然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知问认为自己修道了这么多年,见识广泛,然而在面对这个问题,他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搜肠刮肚用了一堆的词语去描述道,却仍不清晰。知问不由得有些感慨,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修炼和参悟,根本就是白费功夫,自己境界颇高,居然未能窥见这道半分。
呆坐了许久,知问恍惚间醒悟。“吾不知何为道也。”
“和我说话就别那么文邹邹了,真难懂。”吴乡白了他一眼心想自己怎么遇见个这样呆的修行者,连何为道都解释不清楚,还把自己错认成前辈。
作为21世纪的学生,吴乡张口就来:“道可道非常道,这便是那些人,口中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知问在一瞬间似乎抓住了什么,“非常道……”能够用只言片语说清楚的便不是道。这不正是对道最好的描述。
但吴乡的暴论就让他惊呆在原地。
“要我说,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道哪有那么玄乎的,还用天地日月去解释,道即是路,供人行走的是路,道嘛,也一样。为人走的道即是路,为万物走的路即是道!”
知问呆愣了许久,就连鱼儿咬钩了也未能察觉,天地万物皆为道,道,那道即是天地万物,道在何处,又改如何获得?道非常道,寻仙问道,穷尽一生所求的道只是虚的吗?那几十年的修行这又有什么用,不能求得无上的大道又有何用?
吴乡发现他鱼儿咬钩了,便拿过他的鱼竿,将鱼儿钓起来,却在水面的时候,鱼儿挣脱了鱼钩,“呲溜”一下不见了踪影。
知问被吴乡触碰,才恍然回过神来,眼神逐渐清澈。之前的那种感悟是悟道的表现,被吴乡打断他有些不喜,但也知道自己之前的状态有些不对,但悟道的机会没有可那么容易得到的。
“早点收竿啊?上钩的鱼儿就都跑了。”吴乡也有些扫兴,毕竟作为钓鱼佬,已经咬钩的鱼儿跑了,还是一条大鱼。
“钓鱼要专心,要盯着鱼浮子,而不是想别的。你看,鱼跑了吗?这么好的鱼钩也没了。”吴乡唠叨着。
知问刚想说,这一条鱼哪有悟道重要,可吴乡的话却像是别有深意,让他心头微动,不要想别的,要盯着鱼浮,鱼浮子是鱼线上的浮子,鱼咬钩拉动鱼线,带动鱼浮子,这个时候就可以清晰地知道钓上鱼了,可以说鱼浮子是鱼咬钩的表现。
知问拿起钓鱼竿仔细瞧着,鱼钩已经脱落,只剩下鱼线和鱼浮,抛却之前悟道的杂念,而只盯着道的表现,道为何物?道,为何物!
以往的不解之处通通解开,何为道,路即是道,大道至简。却也至深,一两句话不能概括,但世间万物却包含了大道,世间万物都是大道的表现。
知问颓然地坐在了地上,原来他一生追求的东西就在眼前啊,一草一木一花一树,这都是道。
何为道,人走的便是道,天地走的便是天地大道。
知问将饵料缠绕在鱼线上,丢在了近点,一个虾窝,不出片刻,一只虾便上钩了。
越是强求越是伤己,前辈打断自己悟道,防止自己走火入魔,再给予点醒。明白了这些之后,知问的神态变得恭敬,拱手作揖。短短几句话,这便点醒他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使得他道心通明,这前辈的提点,有些太大了,让他有些承受不起。
“多谢前辈赐教。只可惜,未能早遇前辈,不然知问也不会谬误至此。”
“前辈不敢当!”吴乡摇了摇头。
“多谢小友指点!晚辈受益无穷,不知此物能否入的了前辈法眼。”知问笑呵呵地说,看起来这大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在意自己的年龄。
他掏出了自己曾经得到的一根鱼竿。见这位前辈垂钓,应该是很喜欢钓鱼。
没想到吴乡生气了,他被一声声前辈叫着,虽然听上去很爽,但自己才八岁好吧!
“我说了,别叫我前辈,我才8岁。你一声声前辈叫的,好像是我跟几十岁老头子似的,我哪有那么老!”
“8岁?前辈,知问自持一生慧眼如炬,一番交谈下,能让我茅塞顿开的人还没有几个。前辈就莫要再笑我了。”知问摇了摇头,只当是前辈开的一个玩笑。
“我真的只有8岁!”吴乡白了他一眼,露出自己的喉结,“不信你看,还没发育呢。”
知问轻笑,只当时这前辈童心未泯,便配合他一手。
“是不是8岁,我一摸根骨便知!”
知问摸上了吴乡的胳膊。即使是踏上修行路,最后用缩骨和驻颜,其骨架也是会固下来,一摸骨龄就能知晓实际年龄,除非是炼骨之术。
知问轻咦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推论。
“真的只有8岁!”
“当然八岁啊。”
“这他妈8岁!”
知问满脸惊愕。
“前辈可修行过炼骨之术?和晚辈这般调笑就没意思了。”
“我都说了我只有八岁!没修行过。”吴乡都有些生气了,这个仙人怎么是这般奇怪。
知问低下头思索着,吴乡的姿态不像是作假,真的只有八岁。
他直勾勾地盯着吴乡,未曾修炼过的根骨,绝佳的悟性,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天才。
但一想到这个孩童刚刚点醒自己的姿态,便不敢相信。
那些话居然是从一个孩童的口中说出来的,自己还被孩童点醒了一番,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不过……既然也这份悟性,何不让他踏上修行路呢?也这样一个道心通明的弟子,怕不是要让那些老家伙们羡慕嫉妒恨啊,到时候就算自己教不起来,还有那一群朋友,见他天资好,教他两手,我再偷学,嘿嘿。
“骗你干嘛?”吴乡白了他一眼,缩回了手,眼前这个人的目光太过刺眼。吴乡都要怀疑他是否有龙阳之好了。
“抱歉,是我唐突了,小友。”知问连忙歉声说到,“不知小友来自何门何派,家在哪方,可有修行过,有高人指点?”
“原来是要收徒,唔。”吴乡摇了摇头,“我出身平凡,不曾加入任何门派,也未曾有高人指点。”
“那你又是如何悟出此番道理的?”
“是我自己闲暇时间的感悟罢了。”吴乡不会说是上一世所受的熏陶,还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修行者都是什么样的呢。
天资聪慧!举世罕见。这样的孩童一定得收为徒弟。
知问随即皱起眉头,天资聪慧虽然可以在修行录唱畅通无阻,但道韵却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道韵,这是修行者在使用道法或者是悟道境之后才会出现的东西,一些大门派的弟子也是有可能在出生便有家族的机缘,接触大道,便能悟道,虽然之后也会变得聪慧异常,却不会出现道韵。
想要周身显现出道韵,要么是修仙者的悟道衍道,心游天外,要么是身上有着其它特殊的气。刚才知问摸过根骨了,这是一个凡人。这也就不可能了。
知问却想到了古书上的一个记载可能。
道体灵胎,这是上天的恩惠,只有一少部分人会在出生时候就出现道韵的情况,而且孩童在降生之时就带有灵气,甚至出现异象。更有甚者形貌奇特。
道体灵胎却不是没有尽头的宠爱,尽管孩童灵气十足,但在凡世,道韵会逐渐逸散,变为普通人。因此越早进入仙门,往后的路便越轻松,这等天才极为罕见,就连各大宗门都要争夺。却没想到被知问捡漏了。
知问顿时开怀大笑,收敛起自己的性子“没想到了,啊没想到,居然遇上了道体灵胎,我问你,你可愿意做我弟子?”
吴乡被吓了一跳,有些不解地问:“你要收我为徒?”
“当然!小友天资非凡,身怀道韵,若是踏上修行路,定能一飞冲天。”知问笑着说。
“道韵是什么?”吴乡还有没迷糊。
“正如你所说的万事万物皆有道,道韵便是人参悟大道而形成的印记,只要参悟过大道,便会在身上留下这印记,在使用时,调动灵气,道韵便可显现,如有天助。就连我也得苦苦寻求大道。”知问以期盼的目光盯着吴乡。“而你不同,你是道体灵胎,天生便具有道韵。可以说是身负大道。”
吴乡看了一眼系统,人之道已开启的字样,便不难理解其中的意思,原来道是这样的东西。可是不能修行又有何用?吴乡失落。
知问笑着说,眼前的这个小孩子越看越喜欢。“小友不知道自己的体质。若是不修行,道韵逸散,则与凡人无异。”
“我不去修行。”吴乡自知身体原因无法修行,只能拒绝,做一辈子凡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小友看起来并不想修行。”
吴乡回过头看了看自己所在的小镇,推脱到:“我志不在此,不能强求。”
知问被拒绝之后有些失落。但还是可惜他要浪费这大好的天赋。
“凡人总会有饥荒,战争,瘟疫,生死有命,凡人躲不过去,若能成仙,便可远离灾厄,逍遥一生。仙凡之间的差别,你之后会懂。”
“哪有逍遥,世间有几人能逍遥。”吴乡懒得看他了。
“的确不逍遥啊。”
系统的声音适时的响起:人之道传授中!
吴乡顿时满头黑线,传道?论道也算传道?系统的定义如此宽泛的。
翻看系统的提示,系统的提示不知在何时发生了变化。
人之道,觉醒度10%己不由心
备注:这也许这次对你来说是一个契机,但仍需要仔细斟酌。
吴乡看着这条备注琢磨着,系统的提示来的很突兀。让吴乡思索了起来,片刻吴乡就轻笑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就算身负大道能传道解惑又如何,孔子还身高九尺六寸,他爹还单手举城门呢,他会差到哪去?
吴乡已经不想依赖系统横行霸道了,也不管系统的提示,随心所欲地说:“人所求的逍遥,不过只在心中罢了,你应该比我清楚的多。再说了,我不是一直在教你,怎么你要当我师傅?这不合适吧!”
面对吴乡的这般毫无礼数,知问也不生气,只是有些羞愧地将一块雕刻着白云的青色玉牌给他:“如果有一天,你想寻仙问道,便拿着这块玉牌来玉华峰。或许我真的不够格做你的师傅。但作为道友而言,足够了。”
吴乡看着这块粗糙的玉佩,不由得惋惜自己,曾经想成为修行的幻梦,回上了一句:“那,道友再见!”
“日后再见!”
修稿修了三百次,不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