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苏鸿卿坐在道观后院里赏月。

道观虽然不大,但几间空房还是有的,夏念真已经回房休息了。

唐妙韶一天都没有吃饭,现在只是烧了锅热水。

苏鸿卿坐在石凳上,抬头看着那轮月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唐妙韶房间里传来了水声,声音轻微,但一直关注着她房间的苏鸿卿还是听到了。

他悄悄起身,步伐轻缓,好似做贼一般的走到唐妙韶房间窗边。

因为整个山上只有唐妙韶一人,所以她也没有锁门窗的习惯。

苏鸿卿也是知道的,他悄悄打开窗户,只露出些许空间,探头往里面瞟去。

雾气朦胧,浴桶内的唐妙韶双肩光滑,精致的锁骨,秀发披散在背后,一切都是那么诱人。

因为浴桶遮挡,剩下的看不真切,任苏鸿卿如何努力,也只能到此为止。

他暗叹一声,有些可惜。

看着热水从她身子上滑落,苏鸿卿想着她清丽无双的面容,也难免有些躁动。

“你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一道声音突兀的响起。

苏鸿卿被吓了一跳,收回视线,看着来人。

夏念真站在离苏鸿卿不远的位置,看着他的所作所为,有些鄙夷道:“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很丢人。”

苏鸿卿站直了身子,假声咳嗽了两声,走到石凳上坐下。

夏念真瞥了一眼依旧没有动静的唐妙韶房间,跟着走到了苏鸿卿身边。

“你就不怕她出来杀了你?”她道。

苏鸿卿抬头看着月亮,轻声道:“我倒是希望她出来打我一顿。”

“什么意思?”夏念真疑惑的看着他。

苏鸿卿只是看向月色,喃喃道:“修道真的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啊。”

==

第二天一早,苏鸿卿起了个大早。

没办法,这里不是皇宫,他肚子饿了要自己起来准备吃的。

在苏鸿卿忙活之时,唐妙韶也起床了,她没有言语,只是独自走到后院那棵桃树下,开始打坐。

苏鸿卿的手艺确实不错,夏念真是闻着味起来的。

饭菜出锅时,夏念真早就等在桌前了,唐妙韶还是没有吃。

苏鸿卿做的饭菜并不多,刚好够三个人吃的,唐妙韶不吃,他就多吃了一些。

他让夏念真收拾碗筷,自己则去了后院。

唐妙韶站在桃树下,低头看着身边的落花。

“你每天都这样不会无聊吗?”苏鸿卿在她身边问道。

“不会。”唐妙韶平淡道。

苏鸿卿看着桃花,沉默了片刻,才道:“其实我是真的希望昨晚你出来教训我一顿的,哪怕只是骂几句也好。”

“只是一副皮囊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唐妙韶淡淡道。

苏鸿卿扭头看着她,依旧是那身道袍道冠,但也同样是世间第一绝色。

苏鸿卿玩笑道:“那你把这身皮囊给我怎么样?”

唐妙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平静道:“你若是想要,尽管拿去就是。”

苏鸿卿也没有欣喜,而是叹道:“你真的很没有意思。”

这句话当年苏鸿卿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说过,如今还是这句话。

唐妙韶没有应声,只是低头看着满地的落花。

“其实这样修道真的很无趣的。”苏鸿卿开口说道:“你应该多下山去看看。”

唐妙韶还是没有回声。

“虽说修道求长生,成就仙人之后可得大自在,不过我觉得不应该为此丢掉人性。”

苏鸿卿背负着手,赏着桃花,轻声道:“人有七情六欲,你如此清心寡欲,想斩断尘心,真的很没劲。”

“喜怒哀乐,悲欢离别,有了这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唐妙韶难得的看着苏鸿卿,问出了心里的疑惑,“所以你就想方设法的惹怒我?是想挑起我心中的情绪?”

“我只是觉得可惜。”苏鸿卿如实说道:“你这么好看,还这么有天赋,更重要的是,你这么年轻,不应该,也没有理由一直待在这里。”

这是苏鸿卿最实在的话,当初见到她之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想的。

“若是为了求道得长生而将自己困在此处,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唐妙韶转头不再看苏鸿卿,也没有说话。

“你不该待在这里,也不该为了所谓的道就舍弃了自己的自由。”苏鸿卿诚挚的看着她,正色道:“下山吧,等见识过江湖的风光后再做决定。”

唐妙韶还是没有回答,依旧低头。

“你每天待在这里能干什么?”苏鸿卿问道。

“数花。”唐妙韶盯着地面的花瓣,平静道。

“那你数清楚了?”

“快了。”

苏鸿卿往前走了几步,站在那棵桃树下,抬起脚,一脚踹在树干上。

桃树摇晃了几下,又落下几朵桃花,覆盖在地面上。

“现在你可就数不清楚咯。”苏鸿卿只留下一句话,转身离开。

唐妙韶没有动怒,也没有任何情绪,只是低着头,再次从头开始数。

苏鸿卿在道观里一顿翻找。

“你在干嘛?”夏念真忍不住问道。

“找点保命的东西啊。”苏鸿卿回道。

找了一圈,这道观里确实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苏鸿卿叹了口气,之前他就问过唐妙韶,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抵御葬花谷里那些阴魂和魑魅魍魉。

唐妙韶的回答也很简单,

“道心护体,道气长存。”

简单,但却很难做到。

苏鸿卿是修剑的,而且如今也没了武功。

扫视了一圈,苏鸿卿的视线最终落到了正殿里的那副道长画卷上。

之前画卷大显神威,都能压制夏念真,想来也是一件宝物。

看到苏鸿卿盯着那副画卷沉思,夏念真终于开口道:“你不是吧?难道要带别人师傅画像走?”

苏鸿卿想了想,确实有点不好,也不尊重人家,还是算了。

又扫了一眼,苏鸿卿突然看到了正殿画卷下的那把道剑。

那剑是唐妙韶师傅传下来的,如今算是她的佩剑,当初苏鸿卿寻到这里时,曾与唐妙韶问剑,那是她第一次拔出这鞘中剑。

唐妙韶对这道剑还是很珍惜的。

————————

(莫要本末倒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