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使,有节度使的省称以及持符节的使者两种意思。李大人寿王节使,寿的是一个时代啊,当然,以词所记,便宜歌唱。

就差背首古诗了,嗯,当然要挑战一下咱的软肋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一百韵确实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长篇政治诗,带有浓郁的色彩。此诗内容丰富,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历史,揭露了唐王朝内部各种腐败现象,指出国家致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权者的倒行逆施,大胆谴责朝中尸位素餐的权臣,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

诗歌涉及到社会危机的各个方面,由具体局部的事件和问题,延伸到对唐王朝开国以来盛衰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题的全方位考察与思考。全诗政论兼叙事,语言质朴,生动自然,视野开阔,气势宏大。

女主临朝(又称“垂帘听政”)并非常态,但宋代却是女主最多的王朝,前后出了九位: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哲宗孟皇后、高宗吴皇后、宁宗杨皇后、理宗谢皇后、度宗杨淑妃。

中国自古有“女祸”“红颜祸水”之说,两宋女主虽多,但没有一人可以称为“女祸”。相反,在治国方面,有的女主还相当出色。 宫廷政治历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反映宫廷政治的传统戏曲,最著名的莫过于《狸猫换太子》。

剧中情节曲折、离奇,骇人听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宫廷政治的丰富想象。只不过,现实版的刘太后完全不是戏曲中的那个夺人子并欲害其母的毒妇,而是宋王朝第一位摄政且功绩赫赫的女主。

刘太后名为刘娥,《宋史》说她祖籍太原,爷爷是将军,父亲是刺史,她还在襁褓时,父亲死于征战,母亲撒手人寰,刘娥成了孤儿,后被好心人收养,长于益州。但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说:“章献刘后,本蜀人。”没有支持她祖籍太原、将军之后说。 

刘娥善说鼓儿词,就是边摇拨浪鼓边唱歌。她十三四岁时嫁给一名年轻银匠龚美,并跟着龚美一起来到京师开封卖艺谋生。龚美手艺出众,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便是后来的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年仅十六岁。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其美貌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后面的故事就不讲了。

感皇恩(寿王节使)

昨夜一星明,太微西畔。应得良朝诞名将。豹韬龙节,谈笑坐清江汉。年年梅雪里、开华宴。

铁券高勋,金钟洪算。要同宗社流芳远。玺书褒异,自得君王深眷。看看登剑履、明光殿。

感皇恩,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据北宋钱易《南部新书》载:“(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始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钦定词谱》卷十五引宋陈旸《乐书》:“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大观中,有赵企,字循道者,其《感皇恩》词云:‘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人多称道之,遂用为显宦。俾以应制,然赵雅不乐以词曲进。”

昨夜星辰昨夜风,大概有一星明,一阵风吹,太微(帝星,太微为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西畔。

应得良朝,可诞名将(少说数掌)。豹韬(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借指用兵的韬略)龙节(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谈笑之间坐拥清平江汉(两河领域)。年年有梅雪里(时期),开华宴(庆生朝,高寿)。

中场

秋,七月,甲辰,辽主猎于赤山,以敦睦宫太保陈昭衮兼掌围场事。辽主射虎,以马驰太骤,矢不及发,虎怒奋,势将犯跸;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马骇且逸。辽主命卫士追杀,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昭衮终不堕地,伺便拔佩刀杀之,辇至辽主前。慰劳良久,即日设燕,悉以席上金银器赐之,加节钺,迁围场都太师,赐国姓,命张俭、吕德懋赋以美之。

辛亥,飞蝗过京城,帝诣玉清昭应宫、开宝寺、灵感塔焚香祈祷,禁宫城音乐五日。先是帝出死蝗以示大臣曰:“朕遣人遍于郊野视蝗,多自死者。”翼日,执政有袖死蝗以讲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

王旦曰:“蝗出为灾,灾弭,幸也,又何贺焉?”众力请,旦固称不可,乃止。于是二府方奏事,飞蝗蔽天,有堕于殿廷间者。帝顾谓旦曰:“使百官方贺而蝗若此,岂不为天下笑邪!”

甲寅,诏:“前降德音赐酺,宜俟来春。”

乙卯,分命内臣与转运使、诸州通判、职官案视蝗伤苗稼,仍许即时改种,悉除其租。申禁宫城音乐十日。

癸亥,上封者言蝗旱由大臣子弟恣横所致。诏曰:“近以蝗蝝伤于苗稼,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气用堙郁,俛从轻典,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更思教勖,姑念保家之美,勿贻败类之羞,苟掇显尤,难从末减。仍令所在官司谨察视之!”

甲子,诏:“禁京城音乐尽此月。”

丙寅,诏:“自今群官职田并须遵守元制,无得侵扰客户,遇灾沴即蠲省之。”先是殿中侍御史王奇,请籍纳职田以助赈贷,帝曰:“朕以此田均济官吏,本欲人各足用,责其清谨耳,奇未晓给田之理。然朕每览法寺奏款,在外官属所占职田,多逾往制,不能自备牛种,或水旱之际,又不蠲省,致民无告。”遂罢奇奏,降诏申敕焉。

"铁券高勋,金钟洪算。要同宗社流芳远。玺书褒异,自得君王深眷。看看登剑履、明光殿。"

铁券,丹书铁券,大功勛者,赏赐百千强,年岁长久更金钟。要同宗社(宗庙和社稷的合称,国家嘛),一共流传美好的声誉。

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进行特殊的褒扬嘉奖,是得到了帝王深切的关怀、照顾。要知道感恩,做出一番事业,剑履上明光殿(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经帝王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以示殊荣。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