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教学楼的走廊,凌晨的寒风灌入喉咙中,明明都到夏天了,凌晨还是有点凉的。
凌晨即便有点凉,莉莉还是选择穿着的竟可能凉快一些,一旦到了正午,那烈日绝对会令她头晕眼花。
对于炽热的太阳,她这种体制本身就承受不下,甚至就连正常的温度,她都感觉有点燥热。
这点寒风自然不在话下,就是冷风打在皮肤上,会稍微有点不舒服。
是谁规定高中生六点上课的,莉莉对于这点,一直都是抱怨的看法。六点上课,这就意味着五点要起床,五点半之前将所有事情做好。
洗漱,吃饭,整理书包,这些都要挤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至少不用上晚自习,莉莉这样想。
一中那边因为交通事故和城市的犯罪事故,导致的青少年死亡足足有百人,这些人应该说是活该吧。
但也给莉莉的父亲增加了大部分的麻烦,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放荡一点,也算是自然,可是晚上十点半下课,还要那时间来发泄自己一天的郁闷,那么很可能遇到城市中的恶棍。
这是一个很大的城市,繁华到乡下的人都往这边奔赴,可,林子大了什么玩意儿都有,坏人自然就多了。
但更多的则是被这残酷的城市戏弄到崩溃的人,他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个定时炸弹,被快节奏的生活压迫,随时打算与任何一个人鱼死网破。
特别是夜间后,一点酒精,他们就暴露了内心深处的丑恶想法。
莉莉有时候也想过杀人,特别想完成一场“完美犯罪。”
她的父亲是个警察,还是这大城市中的局长。有着部分教导的她没有走上这条道路,更不会浪费时间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杀谁都行,杀谁都行,谁都可以去死。开启一场现实中的侦探游戏,或许也不错。心情一旦燥热,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各种想法,正因为厌恶所有人,所以谁都可以。
正因为知道这种极度的想法,莉莉如同电影中的“汉尼拔”,能洞察人心。
在这个城市中的夜晚,被定时炸弹杀死的概率,甚至比俄罗斯转盘都大,六颗子弹左轮手枪,塞下一颗子弹。
开枪,这绝不是六分之一的概率,但也可以看作是六分之一的概率。或者简单看做二分之一也行,只有死和不死两种。
或许有人会猜测莉莉是被害妄想症,的确她童年有过被欺凌的历史,有这种想法是自然的。
初二那年,莉莉所在的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件,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发生了矛盾,女生一直在辱骂男生,甚至将男生的丑事全暴露了,男生跟隔壁班的女生好上了,而男生却跟女生是情侣,在去二楼的移动教室的路上……我猜你在想女的推了男生,因为感情纠纷所以这么做。
正常来说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至少一般人不会,是那个男的推了女生一把,将他从二楼的楼梯口在人群中在队伍的尾端推向了下面。
人在自己的丑闻被曝光,极度羞耻下才会冲昏头脑,愤怒不会冲昏一个人的头脑,更何况……那个女的也劈了男生一腿去追其他男的,虽然被甩了。
只是看一眼,他们的小九九,莉莉全都知道。莉莉一直在队伍末尾,猜到了这种情况,她过去拉住了少女。
那个楼梯道很长,下去不死也都是躺ICU了。
自那之后男生和女生从未有过瓜葛,原因,女的处于恐惧男的报复,男的处于愧疚和自责。
这种事情常常发生在身边,为了避免学校天天有人放唢呐和扎花圈,莉莉制止了一场悲剧。初三那年一名女的也被从拥挤的楼道上挤了下来,真的是挤了下来吗?她可是从护栏上摔下去的,护栏上挂着她红领巾残留下来的蓝色与红色交织的线头,那名女生的红领巾刚好就是用蓝笔图画过的。
校方也在撒谎,所有人都陪着他撒谎,多数人都是怕麻烦的。
莉莉也不例外。
晚自习造成的死亡例子多的数不过来,但顶多就算是咎由自取,而且出事故的一般都是一些性情开放的人,喜欢夜里出去玩闹的。
而且校方也是出示了一系列证词和是他们自己出去乱晃的,先是减轻自己的压力,接着在承包医疗和赔偿,学校都有保险,在入学第一年就会强制要求买那个保险,这是一中的规矩。
剩下的事情,学校就扔给了保险公司,事情因为校方主动承担责任也没人关注了,因为没了亮点。
媒体和观众对这可没有兴趣,这套路学校玩的很六。
至于他们不像莉莉的学校取消晚自习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不同意,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家长也是,无私的家长很少见,如果遇见真正的无私,那只能证明那人很幸福。
莉莉相比于她们算是幸福的,她的之前人生多数时间是在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里度过的,因为不想与人接触,她妈妈也尊重她。
尽管之后上学的时候遇到很多不快,她也挺过去了。而且在她的世界中只有游戏世界,现实世界就是一片冷色的灰蒙蒙,没有半点彩色。
也不需要任何色彩,因为现实让她感到自由的轻松,不管在哪总有种生活在牢笼中的感觉。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也有人会说莉莉是逃避现实,可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个互相欺骗,互相隐瞒,互相伤害的现实世界,真的会有人觉得快乐吗?
那个心理医生曾经经历了家庭暴力,一度陷入绝望,莉莉只是用话语让他回想起现实的可怕。随后他就自闭了,那也不能怪她。
没有体会过葡萄的狐狸只会说葡萄是酸的来蒙蔽自己,不知道那葡萄是什么味,也没有品尝过,你就会自己给他定义为酸的……美好的,蒙蔽自己。
还有每个人有自己的体会,她更不可能会由一个曾经身处在灰色世界的人所打动。
自私的人,只会允许自己自私,不会允许他人自私,这样就会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些父母抱着这种心理,不要求关闭晚自习,她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样子,真的有认真学习吗?
或许晚自习对一部分人是幸福的,至少可以晚上也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这个时代,快餐式时代,所谓爱情,不过是互相欺骗的两人,在谎言上编织新的谎言。
秉持着这种态度,没有任何人愿意接莉莉的订单。对于那些外卖员,她都是恶言相向,他们就是这快餐式时代的产物,生活的节奏的步步紧逼,会令人压力倍增,莉莉不想被任何压力束缚。
学校的另一个理由则是升学率,看一个学校,没有人会看他死了多少人,所谓富贵险中求,也算是一个道理。明知道贩卖毒品会死,传销的话是假的,为何会有人相信呢。
在庞大的利益面前,没人在意生死。如同叫不醒装睡的人一样,疯子的话普通人不会懂,装睡的人会在意叫醒他的人吗?普通人的话疯子能够懂吗?
莉莉的学校取消了晚自习,理由是他们这些学生都会被外国的学校录取,虽然国内也有学校要人,但国内给的条件太差。
平等和公平永远不可能同时存在,人人平等,像有些有能力的人就会被束缚在其中,有一个阿拉伯的棋手因为没有穿长袍被国人辱骂,这施加在身上的人人平等,不是她想要的公平,于是她加入了其他国家为其他国家效劳。
那些知名的有为人都会选择那里的怀抱,并非没有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担忧给予有为的人奖励,那么绝对会有人弄虚作假,平等就会打破。
莉莉对于和“平等”和“公平”保持中立态度。人人都在喊着平等和公平,但要怎么才能实现呢?真的实现了吗?难道不存在自己身边吗?
人是自私的,不存在与自己身边,只是看着别人怎能相信呢。
莉莉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她甚至没见过贫穷的地方,所以她根本无法相信有人会因为饮水而苦恼,仿佛那些电视画面与游戏宣传一般,打着贫苦的口号收揽别人的怜悯。
例如某个与这个国家深交的国家,是贫穷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一直向这个国家索要救济金,却只是拿来大肆消费,从未想过改变现状。
莉莉的班级会上到晚上,但不会太晚,一般也就一节课而且紧跟着吃饭后,上完就走。而莉莉也能随时离校,只要在请假条上写上回家就行,这是作为学校中两个特招生的权利。
当初她也没有选择加入这个麻烦的班级,对方说可以同意一个要求所以莉莉就选择了随时能够回家。
另一个人,莉莉也挺在意的,她没有选择加入提高班,校方也提出可以答应她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她选了,随意挑选班级。
就在她的隔壁班,这是在挑衅吗?仿佛在说自己不去提高班也比你强,体育方面她的确比莉莉强。
莉莉也有擅长的游戏领域。
而且来学校上课,莉莉不过是来看看课外书而已,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免费借书,而且书本很齐全,他就会抽几本书来看。
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百年孤独。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莉莉没有看懂,倒是感觉挺玄幻的。
有过体验孤独,却一直很享受孤独,直到最近感受到孤独感。稍稍能够理解那种感受吧。
所谓孤独,与孤僻不同。孤僻是主动的,孤独是被动的。
时常在玩游戏时,本该出现在旁边的少年,已不在身边。就像是戴了许久的帽子,突然摘下帽子,陡然发觉帽子不在了,却一直以为帽子仍旧在头顶。
孤独就是错觉。
透过凝聚着晨露水珠的窗户,少年依偎在漂亮的女生旁边,双眼中闪烁着色彩,那是现实中莉莉少有会看见不是灰色的东西。
来一阵龙卷风,将这烙印在羊皮卷上存在的神秘都市吹走吧,将这些受诅咒的人们卷飞向故事的终焉。
莉莉这么想到,百年孤独中,一个家族连同所存在的城市都连同孤独的家族而消亡。
可惜今天是个大晴天,而且会很热。
“请假吧。”
本以为是个好日子才来上学的,难得第一的位置只有她一人,刚刚开心一点,试着能不能听见夸赞自己的话语。
想想这是多么卑劣的想法,悄悄来这儿,只为了听取别人夸赞自己,这搞得自己不是那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好话的人了吗?
“直接回去,等下给老师发个信息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