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光,问春光,披发草履访野乡

郎君牵牛探春柳,柳色尽在阡陌上

娇娥浣衣笑春水,水光濯清纱暖江

小儿嬉戏沐春风,风急飒沓纸鸢扬

听着远处小孩唱的童谣,君莫扫有一脚没一脚的踩着烂泥,桥子庄才下过雨,乡间小路尤其是这些没什么大户的村子,几乎没什么好路。

看旁边地头站着个老翁,君莫扫便上去问问路:“老丈,你是这里人吧?”

老翁白发黑脸,脸上挂着一大团树根,仔细一瞧是胡子,一张嘴嗓门倒是不小:“小伙!看你眼生,这是来寻谁呀。”

“您知道段家咋走么?”

老翁一下乐了:“嘿,你这话问的,俺们村基本都姓段,你找哪个段?”

君莫扫张开嘴,把在心里念叨了三四遍的词一股脑射了出来:“就是有个段二,当兵去了,我是他战友,他远在边疆没法回来,托我来看看。”

老翁顿时恼了,提高嗓门的吼道:“你这娃说话急什么,俺耳朵不好嘛,当兵的……你说的是瘸子家老大吧?”

君莫扫顿时老脸一红,刚刚确实失礼了:“不对吧,他叫段二,应该是老二。”

老翁一听,哈哈笑了:“哎呀,对滴对滴,瘸子家老大,族中排行老二,你进了村往西走,看见一棵老椿树就是了,小二在军队里混的咋样。”

“他——还成,跟着……”

还没等君莫扫说完早已编好的谎话,老翁就打断了他:“那就好,俺们村说不定以后要靠他光耀嘞,你快去吧。”

“好,多谢了。”君莫扫舒了一口气,打记事起他从没撒过谎,自从睁眼就跟着商不禄,没什么商不禄不能解决的,根本没必要撒谎。

君莫扫递上几个铜板以示答谢,却被老翁拒绝了:“收起来,把咱当啥人了,说起来我还算是小二的大爷呐,赶紧走。”

君莫扫也不多说,收起钱直往村里去了,桥子庄很少有外人来,尤其是背着条羊腿的外人,一众孩童好奇的围着君莫扫,却又都怯生生的不敢开口。

君莫扫取出一把铜板:“领我去段二家,这些就是你们的。”

一个个好奇的眼神顿时放了光,这群小小子赶忙连推带拉的把君莫扫往段二家带。

段二家很寒酸,三间屋子有一间被去年冬天的积雪压塌了到现在还没修,门口的大椿树若有若无的冒着点点嫩芽。

“一人一个,不许多拿,玩去吧。”君莫扫把钱往地上一丢,转身进去了,他没敲门,因为门也少了一扇。

“谁啊?”听到外面的动静,一个跛脚老汉从放下了手上的活转身迎了出来,却看到一没见过的后生站在院子里。

君莫扫赶紧开口:“我是小二的战友,他在云滇救过我的命,咳……这些是点心意。”说罢把羊腿挂到院子里的柿子树上。

“他娘,来客了,”老段一喊,段婶从厨房走了出来,裤腿上一个大窟窿很是显眼,“小二呢?他啥时候回来?”

“他跟燕王镇守边疆去了,暂时回不来,他好着呢,”君莫扫把风车和蜜饯递给段婶,“给小兄弟的。”

段婶顿时木住了,她不认得蜜饯是什么,也不敢收:“我这……”

老段见状开口了:“你收下吧,人家一片心意。小兄弟不要见笑,家里实在穷,这不老二连条裤子都没有,还在炕上坐着呢。我家小二身体不好,还望小兄弟一定要多多帮衬,这孩子自小懂事,有事都憋着,现在远走戍边,只能靠您照顾了。”

君莫扫边说又掏出一把碎银:“老丈放心,小二在军中吃得开着呢,我之前在军中跟他借了不少钱,他叫我还到家里,这也是他一片孝心。”

老汉接过银子,段婶豆大的眼泪哗哗的掉:“这是我儿拿命换来的啊。”

“收声。”老段觉得在君莫扫面前失礼了,立即呵斥段婶,于是那嚎啕大哭变成了呜咽。

君莫扫取出一枚木牌:“以后若有难处,拿着这东西去长安城,随便找个商户给他们一看,就能找到我。”

老段颤抖着接过木牌:“受公子这么大的恩惠,小老儿都不知道如何报答,真是……”

“我还有急事,告辞了。”君莫扫实在呆不下去了,拱拱手就赶紧往外逃。

“公子慢走,”老段看着君莫扫出了去,叹了口气,眼中蓄满浊泪,“我儿有出息啊,结交到这般好的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