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幽州,平安县。

“这可如何是好!?”

平安县县令郭槐在府衙中焦急地来回踱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平安县是座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城,既没有什么丰富的资源,也没有本地特色产业。辖内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过的算不上富裕,但也足够温饱。虽偶有邻里纠纷、鸡鸣狗盗之事,却也从未出过大案要案。

然而,最近却了发生两件极为怪异恐怖的事。

事情还要从大半个月前说起。

一个平常的清晨,辖内石头村的一位村民上山砍柴,归途路上发现远处山林中似有个晕厥的路人,于是便好心上前查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死人。

那是个早已断气的小伙子,不是本村人,年轻力壮正值盛年,约莫二十来岁。死相极其惨烈,被开膛破肚,险些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村民被吓破了胆,惊慌失措地回村向里长报告,县衙内的捕快赶到时也被现场的惨状所震惊,最后还是联合了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才将受害者运下山。

经仵作检验后发现,此人身上有两处刀伤,一处在腹腔、另一处在颈部动脉,切口平整锐利、刀法老练,明显非寻常百姓能做出来的手法。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男子在经受腹部刀伤后并未立即丧命,而是活生生遭凶手折磨一段时间后才被颈部的第二刀结了性命。

虽是一县府衙,但就算是常年奔波于第一线的捕快也从未处理过这等恶劣的案件。

向上级汇报后,倒是派下来一位有些经验的大人,但也仅仅表示:此人死相惨烈,应是遭仇家所杀,叫当地县衙依照这个思路办案。先确认该男子的身份,再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摸排。

这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结果呢?

经过七、八天的摸排后,受害人的身份终于被确定了下来。

死者刘大,刘家庄村人,为人朴实、性情随和、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后生。别说仇家,就连与他发生过矛盾的人都没有。

案件进展到这里,陷入了一筹莫展的窘况。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平安县内的怪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日,东阳村中也发现了一具男尸,死状之惨烈和上一位受害者几乎一摸一样,亦是被刀刃开膛破肚。

不过这次,报案人当即认出了受害者的身份。

本村人钱二,生前大抵也算老实本分,并没有什么仇家。

虽说县衙嘱咐过村民们不要将此事外传,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流言已经传进了平安县县城,百姓道有冤魂厉鬼出没于山林索命,一时间,人心惶惶。

县令郭槐虽对鬼神抱以敬畏之心,但很明显,此事乃是歹人所为。

相同的手法、相同的惨状、邻近的地点。

——这是一起连环案件。

凶手武功高强,县衙内的捕快恐怕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若是一拥而上抓捕……或许还有机会。

平常日子里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就足够让一县之长伤神忧虑,更要命的是,眼下可是万万不能出一丝差错的时机。

平安县虽属于幽州管辖,但却与广陵仅有一线之隔。

广陵范围内最出名的山就是久华山,久华山距离平安县不过二三十里,正是皇帝举办封禅大典的地方。

眼看着圣驾莅临的日子越来越近,若是不能尽快破案,万一有个闪失……那可不是罚俸罢官就能应付过去的。

而幽州的上级官员对此事却并不太重视,一来是因为幽州并不在天子行程之中,二是认为这小小县令没见过世面、小题大做。毕竟这些民间纠纷怎么可能影响到皇帝?故而并没有差人细细过问。

近日来,县令郭槐虽命手下严加巡查,可惜依旧未能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如今只能默默祈求那个狠毒至极的凶手可以就此消停。

听说负责护卫天子安全的都卫府以纪律严明、恪尽职守而著名,其中军士更是个个都能以一敌三的精锐,这么一想,感觉心中总算是踏实了几分。

……

……

栎阳城,翰林院,藏书楼。

“不不不,叶公子误会了,朝廷罢免了翰林院的一大批官员,如今正缺人手,我只是照家父的意思临时过来帮忙,并没有想踏入仕途的打算。”

忙里得闲的赵晗雅坐在茶室中品尝过了叶澜特调的茉莉果茶,伸出粉嫩舌尖轻舔红唇,回味着这独特的甘甜。

“赵大人不愧是肱骨之臣,子女也是一个赛一个优秀。”

叶澜回了两句客套话,暗中感叹这才叫真正的关系户。

作为一个从未涉足过朝廷事务的女子,赵晗雅一上来就进入了翰林院的领导圈子,瞧她这话说的,若是她愿意,恐怕接过陈公子原先的位置做个参事都不是大问题。

“哪里哪里,过奖了。”

赵晗雅露出羞怯神色,微微低头,抬手用衣袖掩着下半张脸,轻笑。

看看他这高挑中不失优雅的身姿、宽阔有棱角的肩背、纤细的美男腰身、翘挺的臀胯……组成了完美的倒三角形,吸溜——

赵晗雅承认,她对叶澜的好感确有见色起意的因素在里面。

但这是问题吗?

显然不是。

世间人早已对女子以色侍人的行为见怪不怪,但其实,这和性别并没有必然联系。

男子也一样可以的。

至少赵晗雅就觉得可以。

当然了,抛去外貌这一项。叶澜接管过藏书楼后,的确将这里的事务打点地分外妥当。

不仅差遣小厮把原先混乱不堪的书籍重新进行整理分类,还制定了一套排列序号的固定准则,此后入库的书籍尽遵循此法,条理清晰有序,节约了不少时间。

虽然只是一份普通的差事,但正所谓“以小见大”,在小事上都能考虑得如此周到而长远,经过一番历练后,必有成大器的潜力。

因此,就目前来说,亲眼目睹了藏书楼前后变化的赵晗雅对叶澜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她不可能知道叶澜不过是参考了现代图书馆的书籍分类方法,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其实也只是为了之后的摸鱼日子可以更悠闲。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叶澜决定把前后人都包揽到自己身上,在藏书楼一直混到辞官。

(ps.终于开第二卷了,最近在存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