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诚所了解到的情况来进行思考,现在的时间线距离游戏剧情还有好几年的时间。至于说是多少年,这一点他反倒是记忆不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穿越到U.C世界的他,难道还会整天回忆着根本不搭调的OG世界的剧情?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他就算是在后面算是重温了一次OGS,在这方面的记忆也不算是深刻,能够记住阿齐波尔德这个家伙以及布朗修坦家的苦大仇深,已经是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所以在“忠诚卫队”,现在很有可能已经成为“GAM”部队的变化,张诚尽管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但是在仔细思考一下之后,觉得这种情况出现变化,其实也很正常。

毕竟就算是在U.C世界,很多情况的细节出现了变化,是再也正常不过。

现在考虑剧情开展,确实言之过早,但是有些事情并不妨碍张诚认为自己应该有所准备。

其中,将部分ZII-M能够用得上的相应装备,通过跟毛氏重工的交易进行具现化,就是张诚考虑到的相应方式。

从游戏的情况来看,哪怕是在第二次OG,像是盖修班斯特MKII,加个相应战斗适应性背包,还能够活跃在战场上。

然而,本身就有着局限的情况下,不改变核心架构的机体性能提升,始终也不过是比较偏颇的。

比如说盖修班斯特MKII,加装了炮击型的背包,在火力提升的情况下,动力炉的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战斗续航。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旧式量产机型的强化程度。

而“嘉利昂A”的提升限制其实问题也更严重,毕竟“嘉利昂A”的动力源是能量背包,而并非是动力炉。

但是这个问题反而是更好解决,只要联邦军的军舰加装了SEED-D的“密涅瓦”号,那种能够为脉冲高达进行背包充能的发射装置,就能够缩减可能很必要的战斗能量补给时间。

不过这么一来,“嘉利昂A”的相应改进所需要资源以及时间,很有可能会出现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后续机型更加实际的事情。

毕竟光是那种需要连接背包的氚光束接收器,就基本得要将能量回路彻底的进行更改。

所以,张诚对于自己在这方面想要改进的想法并不大,而且游戏之中的“嘉利昂A”,并不存在,很有可能在剧情开始的时候,这一款其实更像是验证机的PT,早已经被废弃而换装带有冲击力场的“嘉利昂”常规型。

在这个前提下,瞎操心这种事情还不如指望ZII-M能够强化到怎么一个地步会好一些。

……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GAM”部队的盖修班斯特MKII护卫部队申请已经被批准。

按照迈亚这个宇宙军的司令官的说法,这些盖修班斯特MKII暂时还没有生产出来,并非是毛氏重工的生产排期已经满了,而是因为新的基地正在进行整修之中。

在完成新的基地的建设之前,这些盖修班斯特MKII是暂时不会配备到“GAM”部队之中,毕竟别的不说,光是机体库就不可能容纳下多出来的九架盖修班斯特MKII。

对于这个说法,张诚内心中还是有些奇怪的,毕竟迈亚的说法他也是能够理解,不过他很奇怪,明明在这个基地附近就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何必要另外选择其他的位置重新修建基地。

不过作为一个部队长官,对于这种事情他也就是感觉到奇怪而已。毕竟这对于“GAM”部队本身而言,并非是什么坏事。

而让张诚有些震惊的是,配备的“嘉利昂A”再次需要进行装备更换。

没错,在之前一段时间,将那一把基本上没有多大实战意义的高分子合金短刀更换了需要安装在能源背包上方的充能型等离子剑插件的“嘉利昂A”,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并不算小型的更换装备工作。

而事实上,若非是“嘉利昂A”的能量背包的能源总量确实是偏低的情况下,安装盖修班斯特MKII的那种冲击能源拳套部件,在某种程度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等离子剑的消耗要小得多的情况下,反而是相对而言更加合适“嘉利昂A”这种试做型的AM。

而说起这一次换装等离子剑,主要是那一把高分子合金短刀实在是“过于手短”。

张诚多次在模拟战之中,轻松将想要近战的“嘉利昂A”直接劈开。

光束剑的攻击范围比起那种高分子合金短刀而言,还要长将近三倍,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范围过短,往往会让这些机体想要攻击都不得不冒险拉近距离。

张诚将相应的模拟战录像反馈到迈亚的电脑之后,后者抽空观看了这一些录像,发现自己的这个要求还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

而在接到了迈亚的联系之中,了解到相应情况的比安博士,很无语的摇了摇头,才说道:“我一开始就说了,不要将你的经验套用在PT上面,现在好了,还得让我将备用的东西送到你的手上。”

“我怎么觉得其实你一直不看好我所设想的这种配置?”迈亚听到了自己好友的话之后,很是干脆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比安博士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因为使用更实际的粒子类型的光束武器,其实相对于实体的刀剑,无疑是有着很好的优势。

不过这一点也许不是必然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纯粹的粒子武器无疑是更加具备优势。”

听到了比安博士的话语之后,迈亚沉默良久,才说出一句话:“当初你为何不阻止我?”

“因为我想要让部队列装的‘利昂’型,决定两种武器都配备上,毕竟也就是多出一个挂件的事情而已。”比安博士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这句话。

“……,好吧,什么时候送货过来?”迈亚没好气的瞪了自己的好友一眼。

“不是早就已经送过去了么?就是那些在后备部件的一堆物资之中,就有十八个充能型的上挂件。”比安博士反而是有些哭笑不得的说出这句话。

“……”迈亚很想骂一顿张诚,因为这个事情没有被发现,张诚这个指挥官其实也有着很大的责任。

不过在通知了张诚这个事情之后,仿佛是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了这个话题的迈亚,得到的是张诚其实也一脸疑惑的回应:“那些插件么?我确实是发现了,不过我并不知道那些玩意到底有什么用。毕竟我也没有开过‘嘉利昂A’啊……”

听到了张诚的这个回答的迈亚,总觉得自己的血压在逐渐升高……

……

至于第二次的装备更换,主要是一批仿造出来的BR-98简化型被生产出来,“GAM”部队所列装的“嘉利昂A”,很干脆的成为了“小白鼠”。

说是简化版本,事实上是将BR-98的射击方式调节器以及强制散热的AI功能取消。

而且本身并没有足够能量的能源弹匣,也无法让这种仿造品有着炮击模式的能力,只能够是作为一块长程光束步枪来使用。

这种装备的列装,很大程度上是为“嘉利昂A”量身定做的一种安排。

不说别的,光是比起原版BR-98要轻得多的重量,就是考虑到“嘉利昂A”的骨架承受能力。

张诚在看到了这一款仿造出来的BR-98之后,额角下意识的伸出了细汗:“这个,我怎么看都像是RGZ-95的B装备……”

没错,因为移除了不少并不需要的部件以及对于成本等控制的情况下,这些被命名为BRA-01A的试作型长程光束步枪,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利杰尔的B装备都不为过。

但是事实上,这种BRA-01A还是有着一种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因为考虑到缺乏散热部件,这种能源弹匣就只能够提供一个弹匣的5次最长单次射击的能量。

在这种前提下,这些BRA-01A,相应的战斗持续能力不高,而且“嘉利昂A”由于机体本身的设计问题,只能够携带四个满能量的能量弹匣。

算上枪身的能量弹匣,一场战斗下来,这些“嘉利昂A”在进行25次最大威力的射击之后,就可以把这一把BRA-01A直接扔掉了。

但是这种装备的列装,事实上让张诚很是头皮发麻。

BRA-01A从参数而言,确实是BR-98的简化版本,但是在射程以及重量等方面其实有着更好的机体适应性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射程内进行密集的射击,可是让张诚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不过在WR形态下的ZII-M的急速狂飙的战术之中,一道道光束根本无法打中进行不规则高速机动的ZII-M。

然后,张诚很是表情平静的给了自己的下属,来一个相当深刻的“教训”:“就算是火力密集,而且射程也比起之前要好得多,但是不被打中不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

说是这么说,在模拟战之中多次进行一挑九的ZII-M,开始出现了败绩。

张诚对于这种事情并没有什么想法,因为对于他来说,“GAM”部队的成长,相对于他的失败,还真的是更为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