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过节啊,作者菌等的养的花都成为了别人的所有物(利益交换)了。这种剧情一般只会出现在大家都懂的番剧中,现在的普通番剧(能上电视的)一般不兴搞这个,要是稍微搞一点也都是等一个反转(有所期待和执迷不悟相近)。欸,难为第一首词的作者了,小春天气还不期待。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虽然你说的很对,但我不同意,默不作声是最好的答案)。

嗯,用例的话:清朝末年,李鸿章热心于洋务。有一次,他问一个下属什么叫抛物线,下属讲了一大通后,李鸿章仍是不懂。那个下属急了,说:“李中堂,你撒不撒尿,撒尿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一下子大笑明白了,幽默地说:“各位明白了吧,庄子说‘道在屎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众人不应,洋务运动不成其一。

比起有意义的死,不如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 作为想法,这是正确的。但是从拍摄的电影来看,与带着这种意识拍摄面成的《花之武者》相比,将生的实感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下一部电影《步履不停》,更明显地体现了这种价值观。 电影并非高喊口号的东西,它就是为了表达生命真实丰富的感受而存在的。现在我正以这一点为目标而努力。

——是枝裕和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拍电影时作者菌在想的事:这个女主角怎么没见过啊?又是哪家红杏,哪家枝头,哪家春意闹?但这样想又不太好,可以折中野眺,望见还不足以思过嘛(读书人的非礼那能叫非礼吗)。好了,第一位,续之前的三百后位的米苇,也许是名书法家(米芾)呢?!但真没多少资料。

浣溪沙(野眺)

日射平溪玉宇中。云横远渚岫重重。野花犹向涧边红。

静看沙头鱼入网,闲支藜杖醉吟风。小春天气恼人浓。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作者米苇且不能多说,从心想乐又觉野眺难以实现,嗯?浣溪沙,总记得有首小孩子开大车的词,虽说是后人污客改的,但非礼勿视,合礼就当作是另一种难得的诉求了。有简单的译文,如下:

溪水平静,天空蔚蓝,阳光在水面上闪着金光。远方的小岛上空白云缠绕,再远方是一重重的小山。 近处溪边野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

静静地观看江边渔人起网,难得的闲适,微醉后拄着藜木做的拐杖在春风里吟咏,浓浓的春意让人心生烦恼。

意思就这样的意思,小春天气,也不算是难得,词人有闲情,便有此作。惊人句未有,不过平淡见真,也是略有意气,在所见所感。当然了,糊涂的人不少,愿意糊涂的人更多。米老师还有一首,一便上了:

醉太平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

太平,是见足矣,不见,就等下一次了,今天先到这里,匿了,匿了。

闰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以郑文宝为陕西转运副使,许便宜从事。会岁歉,文宝诱豪民出粟三万斛,活饥者八万六千馀人。

壬申,辽遣翰林承旨邢抱朴、三司使李嗣、给事中刘京、政事舍人张翰、南京副留守吴浩分决诸道滞狱。

庚辰,以瀛州防御使安守忠知雄州。守忠尝与僚属宴饮,有军校谋变,衷甲及门。阍吏狼狈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顾坐客曰:“此辈酒狂耳,擒之可也。”人服其量。

己丑,诏:“京城无赖辈蒱博,开柜坊,屠牛马驴狗以食,销铸铜钱为器用杂物,令开封府戒坊市,谨捕之。犯者斩,匿不以闻及居人邸舍僦与恶少为柜坊者同罪。”

是月,命翰林学士贾黄中、苏易简领差遣院,李沆同判吏部流内铨。学士领外司,自此始也。

三月,庚子朔,辽赈室韦、乌古诸部饥。戊申,辽复令库部员外郎马守琪、仓部员外郎祁正、虞部员外郎崔祐、蓟北县令崔简等分决诸道滞狱。甲子,辽主如南京。

乙丑,辛仲甫罢参知政事。

己巳,帝以岁旱蝗,诏吕蒙正等曰:“元元何罪,大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联以答天谴。”蒙正等惶恐谢罪,匿诏书。翼日而雨,蝗尽死。

先是帝召近臣问时政得失,枢密直学士冠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其应如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赃数万计。

吉既伏诛,家且籍没;而淮以参知政事沔之母弟,止杖于私堂,仍领定远主簿。用法轻重如是,亢之咎,殆不虚发也。”帝大悟,明日,见沔,切责之。

是月,翰林学士宋白等上《新定淳化编敕》三十卷。

夏,四月,庚午朔,诏罢端州岁贡石砚。

辛巳,以枢密副使张齐贤、给事中陈恕并参知政事,佥署枢密事张逊为枢密副使,枢密直学士温仲舒、冠准并为枢密副使,张宏罢为吏部侍郎。宏性懦谨,无它策,居内庭,见胥吏必先劳揖。性吝啬,好聚蓄,不为时所重。仲舒,河南人也。

初,王沔与张齐贤同掌枢务,颇不协。齐贤出守代州,沔遂为副使、参知政事。陈恕筦盐铁,性苛察,亦尝与沔忤。于是齐贤与恕并在中书,沔不自安,虑官属有以中书旧事告二人者。

己丑,左司谏王禹偁上言:“请自今群官诣宰相及枢密院使并须朝罢于都堂请见,不得于本厅延接宾客,以防请托。”沔喜,即白帝施行之,仍令御史台宣布中外。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